苦干实干:贵州2018年脱贫攻坚主题词

2018-05-24 01:26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硬仗贵州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2018年是贵州发展的一个考验期,抓住了、打赢了、干好了,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就掌握了主动权、制胜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胜利在望、胜券在握。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是广大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过程。当前,贵州还有280万农村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今年要取得决定性胜利。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指出:“2018年是贵州发展的一个考验期,抓住了、打赢了、干好了,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就掌握了主动权、制胜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胜利在望、胜券在握。”

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为苦干实干添加新动力

3月17日上午,省委大会堂座无虚席。第一期贵州“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在这里举行,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围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新修订的党章作辅导报告。

“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全省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质、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贵州结合实际,在全省开展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引导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新时代意识、感恩意识、奋进意识,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立身之本和行动指南。

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规模群众讲习、千团万场“七进”大宣讲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通过学习培训,为苦干实干补精神之钙,筑行动之基。

“活一天就干一天!”这是“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黄大发在颁奖典礼上说的话。这位85岁的老人,带领群众用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村里长期缺水的历史。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贵州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牢牢抓住这一年,努力干好每一天,用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用苦干实干实效为人民谋福祉。

“四场硬仗”“产业革命”“春风行动”为苦干实干提供新抓手

“小香鸡养殖让我在大山里有了增收渠道。”3月27日,正在榕江县定威水族乡摆头村小香鸡养殖场做管护的王木兴对记者说。

自打去年加入种养殖合作社以来,王木兴的劳动中心就从传统田间地头转移到了养鸡场,管理小香鸡养殖场能够让王木兴每月有2000元以上的收入,通过技术培训还当起了小香鸡养殖场的技术员。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定威水族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王木兴所在的摆头村是定威水族乡深度贫困村。如今随着交通的便利,大山深处也发展了高效农业。

为确保脱贫攻坚连战连胜,2018年,贵州脱贫攻坚马不停蹄,春节刚过,就发起了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对持续高质量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攻打目标。

贵州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最难的是产业扶贫。“按老办法解决不了贵州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孙志刚强调。

农村发展产业,不仅关系贵州280万贫困农民脱贫,而且关系到贵州2000万农民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

推进农业产业革命,是今年贵州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其中,利用春耕生产有利时机,全省调减玉米560万亩,大幅度提高蔬菜、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比重,瞄准全国的餐桌,将“为吃而生产”转变到“为卖而生产”。

摒弃传统的农耕习惯,今年春耕时节,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黔贵大地火热展开。

用好“五步工作法”让苦干实干更有章可循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苦干实干创造未来。

苦干实干还得巧干,才能不白干。在抓工作落实中,贵州结合实际总结提炼出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成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的“方法论”和关键招。

孙志刚强调,科学的方法对于抓落实尤为重要,就像过河需要的“桥”和“船”,“五步工作法”就是做好贵州工作的“桥”和“船”。

在谋划发展路径时,贵州省严格对标中央精神和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发展大数据作为换道超车、后发赶超的战略引领。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大数据在贵州实现了从无到有并生根开花。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苹果、高通、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贵州大数据全球“朋友圈”越来越大。

政策设计,如果不执行,再好的策略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有符合实际、切合实情的工作部署、政策才能从纸上“走”到地上。

2018年,贵州脱贫攻坚马不停蹄,为确保连战连胜,春节刚过就发起了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对高质量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四场硬仗”中,最难的是产业扶贫,贵州正在全省展开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培训的过程是统一认识的过程,也是提升执行力的过程。

2017年,贵州省市县三级举办各类培训班1.1万期,培训党员干部80余万人次。仅对扶贫产业子基金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就开展了56次系统培训,培训人数达6000人(次),对推动脱贫攻坚产业子基金的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榕江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茶叶、蔬菜、精品水果等。图为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汪脑白茶基地。(王炳真 / 摄)

政策执行,工作部署,要靠干部的自觉主动,也要靠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督检查,特别要盯住关键少数。抓好监督检查,政策执行才不走样,工作部署才不打折。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黔西南州把党员干部管理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以“工作目标、岗位责任、正向激励保障、负向约束惩戒”“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并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有力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积极性。通过运用“四位一体”机制,线上线下、从严从实管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

“五步工作法”是一个系统的科学方法。大力倡导“五步工作法”,使贵州抓落实、苦干实干更有章法可循。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硬仗贵州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流量明星转型要打“硬仗”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寒冬老年人打好三大“硬仗”
国务院副总理首提物联网强调“四个关系,五个着力”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