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淮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8-05-24 08:27
治淮 2018年5期
关键词:径流量淮河刻度

一、前言

河流的健康状况不仅决定着其自身的演变发育,还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河流的健康问题不仅是河流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要遏制河流的健康状况恶化,就需要了解河流的健康状况以及明确如何判定河流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为河流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河流进行保护或者修复。

二、淮河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少、来水变化大、拦蓄条件差、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比较严峻,水资源自然条件和承载能力与人口、耕地分布极不相适应,干旱缺水问题突出。

(2)水污染严重,水生生境受损。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突出,流域内污染物入河量远超出水体纳污能力。

(3)河道渠化严重,局部河道滩地狭窄。淮河治理过程中,治理河道断面大都设计成规则化的几何形状,河道滩地大多狭窄,两岸洼地人水争地,圈圩造田致使河湖面积萎缩,蓄排功能退化。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河流健康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形态健康,主要是指河流结构形态和水循环的完整以及功能的完备,是河流生机和活力的基础;二是依赖河流的生态环境系统健康,包括人类健康在内,是河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表征;三是河流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其对流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贡献,是人类开发利用保护河流以及维持河流健康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根据河流健康的内涵、功能和属性,将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1)目标层。河流健康评价的目标在于综合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河流在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扰动下表现出来的症状,判断河流的健康水平,最终指导河流的开发利用、管理以及保护和维持河流健康。

(2)准则层。准则层即合理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的三方面准则:自然形态健康子系统、生态环境健康子系统和社会服务良好子系统。

(3)指标层。指标层是对应准则层的具体评价指标,表述各个分类指标的不同要素,通过定量或者定性指标直接反映河流健康状况。

四、指标计算方法

1.自然形态指标

(1)河床稳定性。定性描述河床稳定及河床的侵蚀淤积状况。

(2)河岸稳定性。定性描述河岸的稳定、基质类别及侵蚀状况等。

(3)水系连通性。定性描述鱼类迁移阻隔状况。

(4)流量过程变异程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qm为评价年实测月径流量;Qm为评价年天然月径流量为评价年天然月径流量平均值,天然径流量按照水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规划得到的还原量。

(5)植被覆盖率。由植被覆盖面积与河岸带土地总面积比值确定。

(6)滩槽比。由两侧滩地宽度之和与河槽宽度比值确定。

2.生态环境指标

(1)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qd为评估年实测日径流量为多年平均径流量;EF1为4~9月份日径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最低百分比;EF2为10~3月份日径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最低百分比。

(2)水质达标率。监测断面水质达标次数占评次次数的比值。

表1 健康淮河评价指标体系健康刻度表

表2 健康淮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权重分配表

(3)生物完整性指数。参照Fausch等修订的12个生物完整性指标方法,根据淮河实际情况,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来表示水生生物的完整性。用鱼类IBI指数来表示,分为3个评分标准。

(4)天然湿地保留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NWL为天然湿地保留率;AW为评估基准年天然湿地面积(km2);AWR为历史(1980年)以前的湿地面积(km2);NS为与评估河段有水力联系的湿地个数。

3.社会功能指标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由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与流域水资源总量比值确定。

(2)供水保证率。由城镇需水总量与城镇实际供水总量比值确定。

(3)灌溉保证率。由灌溉用水量完全满足的年数与总年数比值确定。

(4)通航水深保证率。由实际水深与换算水深达到航道水深天数与当年通航天数比值确定。

(5)防洪指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FLD为河流防洪指标;RIVLn为河段n的长度,评估河流根据防洪规划划分的河段数量;RIVBn根据河段防洪工程是否满足规划要求进行赋值:达标,RIVBn=1,不达标,RIVBn=0;RIVWFn为河段规划防洪标准重现期(如100年)。

五、评价指标模型建立

1.模型评价标准的确定

通过对各种标准、文献、规划、文件等资料中的有关评价标准的综合分析,对评价指标筛选结果,构建淮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系统。为了简便又不失一般性,约定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等级中,1~5级分别为“理想状况”(80~100 分)、“健康”(60~80 分)、“亚健康”(40~60 分)、“不健康”(20~40分)和“病态”(0~20分)。各指标健康刻度分值见表1。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层次分析法的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思维方法,体现了“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决策思维过程。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决策思维,通过MATLAB数学软件分别对各准则层及各指标层的权重进行计算,确定健康淮河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评价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见表2。

六、结论及展望

依据淮河流域的相关公报资料及调查数据,对各指标的现状值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和健康刻度进行对比,落在两个刻度之间的数值通过线性内插进行健康刻度计算,各个指标经等权处理后得出最终的健康评价分值,经综合分析计算确定淮河整体的健康状况。本文对健康淮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讨,为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淮河健康状况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径流量淮河刻度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淮河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年代际变化分析塔西河来水变化状况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1956—2013年汾河入黄河川径流量演变特性分析
欧姆表的刻度真的不均匀吗?
——一个解释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好方法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谁大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