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传统造像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2018-05-24 12:04郑用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刘氏雕刻手工

郑用择

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的刘氏宗族,保留着从明朝开始传承下来的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的一员,历经五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江西省吉安市积极采用生产性保护措施,刘氏三兄弟同样摒弃了陈规旧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不会流失。

概述东固传统造像

东固传统造像是传承自明朝的一项手工技艺,它融合了绘画、雕刻以及宗教的开光仪式。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要求严格,技艺精湛,在当地被称为“丹青先生”。丹青先生在进行造像创作时,无需使用墨斗,不打形,直接使用斧头劈砍,用锯子进行锯割。这就要求创作者对形体有非常好的把握,要求手头功夫十分了得,停顿自如。在整体雕刻完毕之后,丹青先生还需要对神像进行开光仪式。他们不单只是木匠,又是火居道士,更是民间信仰的宗教仪式专家。

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具有文献记载是从明朝开始的,然而在此之前,刘氏宗族的祖先是从距东固约100里的吉水县迁移到东固的。在明朝初年,东固传统造像的第一任祖师被朝廷相中,收入《南京工部匠籍》成为御用的雕銮匠,传承至今已有53代之多。自第一任祖师起,历代传人对东固传统造像这一技艺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时至今日,刘氏三兄弟在保持原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美术与传统木雕相结合,雕刻出了更为生动的神像。

长兄刘节明与次子刘节亮师承祖父刘发招,在混乱的年代偷偷学习并继承了下来。老三刘节旺师承两位兄长,更是积极创新,融合现代美术与古典造像,还借鉴石雕、玉雕等技术,对家族造像进行了技术上的创新。刘详林作为刘节明的长子,师承父亲与两位叔叔,更是自费前往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学习,结合现代雕像审美观念,拓展了未来东固传统造像发展的空间。

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社会变革、政治动乱等因素导致许多文献记载有所流失,但还是保留下来了儒释道三教画册和开光仪式文本。由于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口头传授,以身试法,亲临亲授进行传承的,所以在根本上并没有动摇这一技艺的传承。反而历代传人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社会,从而拥有这不同的感受与体会,将这些感受与体会表现在造像上,使得东固传统造像内容多样,风格各异,蕴含的情感丰富,造型生动有趣,色彩对比鲜明,具有良好的装饰感。经过历代传人总结,东固传统造像具有良好的概括性,往往从一个造像中能够发现不同时代的手法。

在现代,东固传统造像由于一直以来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所以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刘氏三兄弟为了保护这项技艺,摒弃了陈规旧习,开始广照门徒,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传承、保护、发展的新道路。在吉安当地,政府对刘氏宗族给予了“生产性保护”的建议,并为其设立了“东固传统造像生产性保护基地暨传习所”,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刘氏三兄弟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当地文化,在庐陵老街设立门店。庐陵老街古香古色,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拥有着统一的文商旅游规划。此次入驻庐陵老街,能够带动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的艺术品、工艺品的销售,还能宣传这项手工技艺。

东固传统造像文化分析

东固传统造像的手工技艺文化分析

纵观东固传统造像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五百多年的时间,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保存并发展了下来,其拥有三项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传承性,第二是可塑性,第三是复合性。

传承性。东固传统造像自明朝祖师开始,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保障了技艺不泄露、不流失,在无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完整的传承了下来。某传承形式最主要的便是言传心授,以身试法。现流传下来的文本仅有儒、释、道三教画册与开光仪式文本。

可塑性東固传统造像在五百多年的时间内都没有脱离当地群众的生活和文化,紧跟时代的潮流,每一代传人都会对传承下的技艺进行传承与创新。

复合性。东固传统造像是结合了雕刻技艺、绘画技艺与宗教开光仪式的特殊造像技艺,从事这项技艺不但要掌握雕刻手法,更是要熟悉开光仪式。

东固传统造像的开光仪式文化分析

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中的最后一部是由丹青先生主持的开光仪式。这一仪式需要造像的东家与街坊邻居的到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由丹青先生主持的开光仪式不是独自一人完成的,而是与东家和街坊邻居共同完成的。双方之间有了互动的过程,丹青先生将“五脏六腑”安置在福藏内后,请东家点香。在进行祝神祝赞时,每祝一次,众人需在一旁附和。丹青先生不断唱赞神明,以恳求神明保佑东家。

这看似迷信封建的做法,却表露出了民众对合家安康的祈愿。开光仪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一种向善的力量,邀请亲朋好友的做法又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开光仪式不单单只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这种文化能庇佑人民,使社区安定和谐,又能够使人精神愉悦,通过环境烘托令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让人们内心平和,心情愉悦。

不论在哪一个时代,东固传统造像总能够仅仅抓住民众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明朝初立,赶跑了外族统治者,人们急需内心信仰,民族英雄文天祥便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领袖。明朝祖师便雕刻文天祥来为当地群众树立信心。和平时期又有当地的福主神康王菩萨来保佑他们,儒家孔、朱,佛家弥勒、如来等,道家诸神,都是刘氏祖师门雕刻的对象,更是当地民众的内心信仰。

东固传统造像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东固传统造像的传承。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明、清两代,民国时期与现在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有过兴盛使其,也有过没落时期,但能够保持长久的传承而留存下来,必定拥有其特点与优势。

现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对于手工艺人而言,远比封建时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生存要更加困难。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一直以来以宗教神像作为收入来源进行创作与发展,并养活传承人。虽然世界上信教人数远远多余无神论者,但在21世纪的新中国,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不信教,所以对宗教神像并没有特殊的情感。

东固传统造像虽然一直以来以宗教神明作为雕刻对象,但并不是宗教造像。宗教迷信的说法仅仅是一种感受,尚未上升到哲学层面。宗教造像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某一宗教信仰,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而东固传统造像并不是如此。东固传统造像结合了中国三大教派与民间信仰,甚至还包括自古以来的英雄人物,其目的并非宣传某一宗教。

在文学创作方面,妇孺皆知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所写,其内容虽然以佛教为中心所写,但并非是为了宣传佛教,让人们人人信佛,而是为了揭露社会现象。在美术创作方面,表现宗教内容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真正的意义却另有所指,这与纯粹的宣传宗教是不同的。

同样,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没有明确的规定与规范,最后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祖传画谱与创作者自身的理解。艺术的价值应是助人积极向上的,是直面人生、有益于人生的。

东固传统造像的发展。东固传统造像历经五百多年,历任传人都会对其做出不同的贡献,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前景。

东固传统造像手工技艺。自明代祖师被收入《南京工部匠籍》成为御用雕銮匠开始,每四年轮一般,来往于吉安与南京之间,在京结实来自全国各地的手工艺人,不断学习创新,将技术带回吉安并进行传承。一直到现任传人自费到高校学习现代雕刻技艺,将现代美术与传统木雕工艺相结合,雕刻出更为生动形象的神像。

历任传人的技艺,再加上现代美术与现代工艺,刘氏三兄弟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还开拓出了根雕、竹雕、玉雕、石雕等方面的工艺美术品。但在商业角度来看,根雕、玉雕上的收入远高于传统造像的收入,这与手工艺品和传统造像的生产规模是成反比的。这一现象也使得东固传统造像在现代的保护尤为困难。

现行“生产性保护”的东固传统造像,从手工艺方面与文化传承方面人手,建立“东固传统造像生产性保护基地暨传习所”,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一技艺不会流失,也保障了这项技艺有了下一代的传承人。

东固传统造像开光仪式给神像开光这件事,透露着封建迷信的味道。但东固传统造像并非宗教造像,不是为了宣传某一宗教而进行神像创作,故而不能说是封建迷信。东固传统造像的开光仪式与其它仪式不同,它更像是一种社区聚会与活动,类似庙会的存在。这一活动得到的积极效应是巨大的。

这一活动使社区居民更加的和睦,加强了社区凝聚力。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每个人的祈愿都是相同的。人们期盼合家幸福,身体健康,远离灾难。整个活动给人积极向上的作用。

在现代这一活动有所减少,但不能说其就毫无用处。人们的内心充满猎奇心理,在当地旅游的游客若是发现这一活动的进行,会聚集到一起。虽然初始人们并不了解,但随着居民的解释和一起为神明唱赞,便会融入到一起。这不但起到了增强凝聚力等作用,还间接的宣传了东固传统造像。

东固传统造像的文化。东固传统造像虽不是宗教造像,但受宗教影响较大。明代君王遏制佛、道两教的发展,避免宗教至上主義,又因释、道两教适合社会的安定,利用这两教派来维护社会秩序。所以信奉这两教派的人不在少数,在吉安地区有道教门派正一道的存在。

东固传统造像雕刻儒家孔子、朱子,佛家弥勒、如来、观音、十八罗汉等,道教雷部诸神、许真君等,民间信仰福主康王菩萨、萧公菩萨、太子菩萨、总管菩萨等,以及英雄人物文天祥等。宗教类别繁多,亦有英雄人物。这些神明或人物反映了封建社会下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精神寄托。

东固传统造像之所以能够存在五百多年的时间,就是因为其文化不断与时俱进,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在现代,我国宗教自由,信仰外来西方宗教者不在少数。当代传人若能够吸收外来宗教部分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定能吸引国外友人的目光。

我国人民拥有中国梦,我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正在快速发展,东固传统造像文化也不应固步自封,停留在封建主义为主体的文化体质下。东固传统造像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离不开社会与人民的支持。

东固传统造像传承自明代,在历代传人的手中有所创新与发展,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融合了绘画、雕刻等艺术手法,结合开光仪式赋予神力,并融合现代美术思想的造像艺术。东固造像想要不断的传承发展下去,不但要在技术层面下功夫,加强手工技艺,还要在文化方面人手,取精华,去糟粕。这样才能让东固造像真正的传承、发展下去。

东固传统造像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它的可塑性。这一特征使得这项手工技艺和文化能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与新的手工技艺,使其不断发展,一直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所谓盛极必衰,东固传统造像在辉煌过后便开始了衰落期,甚至险些失传。历经重重困难,充满暮气的东固传统造像在刘氏三兄弟的手中再一次迸发出属于它的光芒。东固传统造像正如刚刚经历过风雨的玫瑰一样,正在迎接属于它的彩虹。

猜你喜欢
刘氏雕刻手工
往顶上跑
On art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后母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回望雁峰天一涯——雁峰刘氏《沁园春》的文化解读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