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发展现状及其积极影响分析

2018-05-25 00:41杨钧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税法税务税收

杨钧杰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 6117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的数量也呈现爆发性增长。税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新时期下,税务会计的发展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税收法律制度的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税务会计概述

税务会计是建立在财务会计基础之上的新兴会计学科,与财务会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既有交叉又有不同。税务会计主要是以货币计量为前提,税法等相关法律制度为核算依据,在会计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连续、系统、全面地综合反映、监督和筹划纳税的税务活动,包括税务筹划、应纳税额的计算、申报与交纳和企业内部纳税的会计处理[1]。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税务会计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基本上靠国有企业推动。当时国有企业实行利润上缴制度,不缴纳企业所得,因此在那段时期中国的税务会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税收制度逐步完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税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税务会计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世界上的税务会计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即美国的“财税分离模式”、日本的“财税混合模式”和法国的“财税合一模式”[2](见下表)。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但它们都与国家的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紧密相关。我国现行的模式更多地偏向于“财税合一模型”,少部分与“财税混合模式”接近。

税务会计三种模式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目标不同。税务会计是以税法等相关法律为基础,会计相关准则为辅助,通过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合理、合法的节税措施,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然而,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对以货币计量并引起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最终实现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将企业的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地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

2.核算基础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9条的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由于税务会计的工作与税法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税务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混合的方式作为核算基础。

3.会计核算原则不同。(1)相关性原则不同。财务会计强调,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与管理层、股东、债券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税务会计强调要与税收的计算相关联。税务会计的相关性体现在所得税负债的计算,是指纳税人当期可扣除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其取得的收入相关[3]。(2)谨慎原则不同。财务会计根据谨慎性需要对企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保证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税务会计依据税法规定,任何费用的扣除都必须真实发生,然而会计处理上的计提减值准备都是会计人员根据工作经验进行估算的,并没有真实发生,因此税务会计不能计提减值准备。(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同。财务会计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把“售后回购”这种经济行为视为融资行为,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但是,根据税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售后回购”此类经济行为视作销售和购入商品两个经营活动。

三、税务会计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多税种、多环节的税法体系。我国的税务会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对税务会计的认识不足。中国的企业主大多缺乏税法的专业知识,认为减少税负的唯一方式便是逃税漏税。因此,他们将税务筹划理解为逃税的一种方式,将税务会计理解为一种不合法的存在,或者简单地认为税务会计就是帮助企业核算并缴纳相关税收的会计,这就导致了税务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如财务会计高。

2.企业税务会计的数量偏少。根据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显示,中国小微企业占83.3%,中型企业占14.2%,大型企业占2.5%,小微企业本小利薄,为了控制成本并增加利润,加上企业主对税务会计的认识不足,所以大多数企业并不会设置税务会计岗位,而是让财务会计替代税务会计的工作。

3.税务会计理论体系还未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财务会计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可以系统化、逻辑化、理论化地解释会计活动中的各个具体要素。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税务会计并没有如财务会计一般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虽然国外已经发展起一定的税务会计理论,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环境不一样,我国并不能照搬照用,只能借鉴并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2]。

4.税务会计人才缺乏。税务方面的工作专业性和政策都较强,因此要求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税务政策。调查显示,全国在职税务人员近一半人只有大学专科和中专学历,税收风险和税务筹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就更加缺乏了,这与税务工作要求严重不匹配,不利于中国税法改革。

四、税务会计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1.促进经济发展。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中国经济体量超过日本,现稳居世界第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税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建立完善税务会计制度,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促进税法深化改革。近些年,我国税法经过了多轮修订,完善了其中一些不合理之处。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以及税收立法的滞后性[4],现行税法体系还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建立税务会计制度有利于促进税法进行深化改革,达到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税法体系的目标。

3.促进社会发展。(1)对企业的影响。建立税务会计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税收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设立税务会计岗,而是让财务会计负责了税务方面的工作。由于我国财务会计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税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因此常因为对税法理解不深刻,导致企业未按法律规定缴纳税收,有的是因为税法使用不准确,没有享受企业的相关优惠,让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负,这些都最终对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造成了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2)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截至2016年底,我国通过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13万人,中级169万人,初级404万人[5~6],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上千万人。其中,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为财务会计,而税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样对于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的岗位人才极度匮乏。因此,建立健全税务会计师制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专业,引导人们正确地择业、就业,最终让政府、社会、高校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五、结语

近些年,税务会计已经开始得到企业的重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其理论体系和制度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相对于我国的税法体系和财务会计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税务会计作为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其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健全税务会计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廖慧.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企业研究,2012,(4):86-87.

[2]周仕雅,刘玉龙.税务会计模式的比较与我国的选择[J].税收经济研究,2011,(3):53-56.

[3]盖地.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6,(2):40-46.

[4]费松龄.完善我国税法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1,(13):298.

[5]我国已有586万人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7-01-05.

[6]罗勇,陈杰.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猜你喜欢
税法税务税收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离岸架构承压 税务方案再优化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立法计划
浅议税法效力及其减损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