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药膳,别捧杀也别棒杀

2018-05-25 06:54项向荣
发明与创新 2018年9期
关键词:煲汤药食草药

文/项向荣

新闻事件:春节期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2月22日播出的第三季第四集讲述了饮食的“养”人之道,探讨药食同源,食物与养生之间的关系。

草药炖鸭、枣泥山药膏、当归生姜羊肉汤……节目用大半篇幅介绍了广东人煲汤时常用的药膳。

可是,该集一播出便引发争议。有观众认为,节目中提到的煲汤养生并非人人适用,草药入菜也绝非“缺啥补啥”那么简单,随意食补可能适得其反。

图/东方IC

近年来,舆论各方对于中医及中医产品的争论一直很大,不少人以批驳中医为时髦。虽然主流的意见还是肯定中医的养生保健作用,但我们还是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医容易受人攻讦?或许这与中医本身的学科体系存在一些缺陷有关,比如中医学科本身的模糊性、对科研数据的不重视,它不像西医是个可以精确评价的体系。

比如,按照目前世界主流的科学体系,中医的理论如经络之说、正邪辨识,还无法得到论证解释。但现代的科学已经既可使人类遨游太空,又可让人类钻研物质到夸克这么微小的层面,为什么单单就不能解释中医的一些理论?这是吾人未为也,而非不能也。有些争论,只要能拿出科学数据,一切质疑自会消散。

所以,对于药膳等一系列传统中医产品,我们别捧杀,也别棒杀,要多拿实证的、量化的科学数据说话,证明它是不是有益健康的,然后去芜存菁,这才是负责的态度。

猜你喜欢
煲汤药食草药
药食两相宜之鸡蛋花
本草药名中的避讳
药食兼用话蜗牛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秋犯燥邪 药食同疗
药食两用说食姜
4大煲汤误区,你犯了吗?
煲肉汤别超过两小时
秋凉天寒,乐氏同仁教您如何煲汤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