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构图

2018-05-25 07:05郭凤莲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画艺术语言

郭凤莲

摘要:传统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架上艺术与非架上艺术的设计到底有什么联系,其实艺术是相通的,笔者就用设计的语言来分析一下国画的构图。

关键词:点;线;面

我国传统的艺术——国画,我们用一个现代人的视觉,重新审视这个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和磨砺的的艺术语言,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不难发现国画中“设计语言”的影子,即构图中存在设计中的点、线、面,在视觉上也能找到构图的大概逻辑上的思路。不论是具象、抽象、意象、几何形、自然形、都有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呈现,组成了画面,创造了具有形式美感的意境。下面我们对点、线、面一一进行剖析的同时,看看著名冯霖章画家作品的平面语言的构图分析。

一、点的表现

点是平面设计中元素之一,在国画也有很多体现,也是二维空间最小的元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其形态既有位置,也有外轮廓。可以是圆点、椭圆点、方点等、黑白点、彩色点、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看一副作品,会让我们感觉有些视觉元素,呈现出“画龙点睛”、”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显示出了点的”作用“。点往往形成整体的视觉中心的位置,引发人们的注意力,当画面中出现—个点之后,人们的视线都会集中到这个点上来:整体画面构图的位置上来说,当画面中出现两个位置和大小均不同的点之后,大的点,类似于面的点通常会引起人的注意,但是我们的视线也会情不自禁的从大点上移动到小点上:多个点的疏密和聚散有定位平衡的作用,有的时候画面是有很多点来构图,那么不同的点之间的角度、位置、大小、明暗、藏漏、虚实、形态的变化,能够很好的烘托或突出整个画面的主体,尤其是重复的多个点,是很吸引观者的眼球的。

笔者甚是喜欢冯霖章老师的作品,以他的作品为例讲解作品,作品全部是以郭沫若的一百首诗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被唐山美术馆收藏,以书中的作品为例讲解。

《蒲包花》作品中的蒲包花花头是大大小小的点的形式,使得画面运用了现代设计元素中点的形态,单色点大小不一,数量多且有着微妙的变化,虚实交错中传递出优美的律动感,疏密有序中突显出强烈的面化视觉,一个方向的叠加、穿插,使构图在统一的规律中却又蕴藏着变化与和谐。

《花蘑》是一副全是黄色野雏菊的画面,满眼全是金灿灿的黄色小雏菊,这是一个华丽热闹、繁花似锦的画面,采用了重复的构成形式,整个画面娇嫩黄色的形象连续反复的出现,给我们的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与此同时,枝干的穿插方向,以及花的虚实变化,又使画面具有超强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二、线的表现

线作为造型要素是构成艺术的基础语言和绘画艺术的基本形式之一,而在现在设计中既然作为造型语言之一,线除了具有长度,还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有了细线和粗线、有曲线和直线的区别,并且不同的线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粗直线——强直、明确,细直线——秀气、敏锐,垂直线——严肃、庄重,倾斜线——生动、飞跃。单纯曲线在国画的应用中是很多的,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内涵,有的圆润、有的舒畅、有的比较韵律、有的自由伸展,具有一种柔美的感觉,尤其是在折枝式构图在国画的画面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

《棣棠花》画面采用折枝式构图,自由锐利的曲线突显出流动美感,表达了画家对大自然一种独特的理解和独具匠心的表现,简约而不简单,纤细而不柔弱:画面对版面巧妙的留白,使主体内容更加突出,引导人们对无形空间的无限遐想,气度隽永、魅力无穷。

《秋涧》对角线式构图,使画面具有纵深感、力量感,又不失活泼。粗弧线的对角,具有无穷的张力。同时采用了现代设计的对比手法,黑白分明變幻出了神秘感,表现了物我两忘,宇宙和心灵融合为一体的最佳境界,更加突出的是崎岖的重色表现得畅快淋漓。

三、面的表现

面是点和线的集合体,不同点在平面中进行有规则的密集可形成面,不同的线在平面进行活动轨迹就形成了面,面的轮廓、虚实、交错、规则不同等,就产生了不同的画面感。当然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并且都是相对的,面在一定的空间内足够大才能称为面,而在一大空间内,面足够的小,则成为了点。面按照其外轮廓的规则与否,分为直线形的面、曲线形的面和偶然形的面,其中直线形的面有简约、明快、宁静、有秩序感;曲线形的面有柔美、轻柔、饱满的感觉;偶然形的面,如水或墨随便撒溅而成,其形态比较自然、生动,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在国画中是很讲究面的应用的。

《山深鸟韵》画面构图运用了不齐弧形三角组合,三角形状多,变化大,使画面呈现不同的、多样化的美。此外,画面采用了造型艺术的一个新构成形式——肌理,泼彩的肌理因其不同的质感、独特的制作,给人以别样的意味,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绘画固有的语言,是中国画的一大变革。

《曲涧含春雨》画面采用倒三角式块面构图,强化其比重,呈现出沉稳感。设计中的虚实对比与疏密结合,在画面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虚”让人感受到空间无限的宽广,“实”让人的视觉迅速聚焦:“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疏”可以山泉长吟,“密”可以串串玲珑雪。

《爽籁》画面运用倒悬式面构图,极好的表现了空灵之感。意是情和理的统一,境则是情理统一的最佳高度。画面着眼于意,具体表现是境,即意境的追求,从而达到画面的清丽脱俗。

点、线、面都是先对的语言符号,在—个相对环境画面中,既有大元素,就需要有小元素来进行穿插与对比,所以这些设计语言在国画中的构图应用,也是相对来应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孤立,在二维的空间内点、线、面也一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相互融合性。由点到线,有线到面的变化成渐变循环状态。处于临界位置的造型要素在承上启下的同时,纵观古今的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都逃脱不了点、线、面的运用,艺术家们把自己作品创作的时候,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生活的理解和领悟,根据画面不同的需要,通过点、线、面巧妙的分解组合,创造出一副副传达作者个性的艺术品。

画面的“经营位置”,是可以大胆借鉴我们平面设计中的这些语言,来进行构图,艺术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古人的国画在传统的方法上已经到达了顶峰,那么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模式,尝试尝试新视觉审美手法,让笔墨随着时代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当然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情韵的精髓也不能丢,将艺术的多元素巧妙的运用与融合,构创出中国画的新面貌,把中国绘画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猜你喜欢
国画艺术语言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纸的艺术
国画欣赏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