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话语音语调的实验研究

2018-05-26 01:08张高媛阎锦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陈述句声调元音

张高媛,阎锦婷

一、引言

在刘复的《四声实验录》里,语音格局的概念已有所体现[1],王洪君的《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的副标题里也提到了语音格局[2],石锋明确提出语音格局理论并将其作为音系学和语音学的结合点应用于声调、元音、辅音等系统[3]。每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格局。语音格局包括声调格局、元音格局和辅音格局。声调格局是由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不同语言或方言的声调格局由于其声调的数目、调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分布关系而各不相同。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表现,整体分布关系等。辅音由于种类繁多,特征各异,比声调和元音略显复杂。塞音是最能体现辅音特点的一类音,是唯一一种所有语言都具有的辅音音类。闭塞段时长(GAP)和嗓音起始时间(VOT)是考察塞音声学特征的两个重要参量。

承德话隶属北京官话区,前人对承德话语音的研究很少,普遍认为承德话接近普通话。本文运用语音格局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承德话声调、元音、塞音及语调的声学表现。

二、实验说明

(一)发音表及发音人

发音表包含声调、元音、辅音、语调四个部分。声调发音表为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内的共 40个汉语单字,元音发音表为包含/a、i、u、ɤ、y、ɿ、ʅ/7 个单元音在内的共70个汉语单字,辅音发音表为包含/p、pʰ、t、tʰ、k、kʰ/6个塞音在内的共60个汉语双音节词,语调发音表为包含陈述句、疑问句两种语调句型在内的共 12个汉语句子。每个字、词和句子读两遍,选取质量较好的一遍作为实验对象。

发音人共两名,一男一女,都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女性为承德隆化人,20岁;男性为承德平泉人,20岁。家庭语言背景均为承德话。

(二)录音

录音在安静的房间中进行,录音软件为praat,16位,单声道,采样率为11 025 Hz,使用得胜电容话筒直接将语音信息录入电脑。

(三)数据的测量

采用“桌上语音工作室”对单字音的声调进行提取与加工。每个字选取9个测量点,本次实验共得到2×4×10×9=720个数据。为便于比较,本文采用相对归一的T值计算,公式[4]:

采用Praat对元音的第一共振峰(F1)、第二共振峰(F2)进行提取与加工。每个元音选取10个点,共得到2×2×7×10=280个有效数据。首先绘制声学元音图,再将单位为赫兹的声学元音图转化为能够反映人类感知特性的元音 V值图。计算公式②:

同样采用Praat提取双字组后字的闭塞段时长(GAP)及嗓音起始时间(VOT)进行分析(单位:毫秒),共得到 2×2×6×10=240个有效数据。随后以每个辅音的 GAP值为纵坐标,VOT值为横坐标,绘制塞音格局图。

语调实验中是在声调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取陈述句和疑问句中每个字9个点的基频数据(赫兹值),利用公式

将赫兹值转换为半音值,再利用百分比对半音值进行相对归一,得到句子的句调域、词调域和字调域的百分比数据。

三、实验分析

(一)承德话的声调分析

图1为两位发音人承德话的声调格局图。

图1 承德话声调格局图(左:女,右:男)

由图1可知,阴平在承德话中不是绝对的水平,且男女有一定差异。女性的阴平调型呈先微降后微升的趋势,但整体仍分布在5度中,最高点与最低点T值相差0.2。其起点的平均T值最高,为4.8;第2点略降,T值为4.7;从第3点到第 7点维持在平稳状态,T值为 4.4;末点 T值升高至4.6。男性的阴平分布在4度内,整体趋势较为平缓,最高点与最低点T值相差0.1。前两点平均T值较高,为3.6;中间段T值略有起伏,平均T值为3.56;末两点略降,T值均为3.5。承德话阴平调值可记为55或44。

阳平调是从调域中部到上部的升调。女性的阳平起点T值为2.5;音高最低点是第3点,为2.1;终点的T值最高,为3.8。男性阳平起点平均T值为1.8;音高最低点同样是第3点,为1.5;终点的T值最高,为3.3。承德话阳平调值可记为 34或 24。

上声调是主要位于调域下半部分的曲折调,其特点可用“低”“凹”来概括。女性上声起点的T值为2.0;第4点为音高最低折点,T值为0.2;终点T值为2.6。男性上声的起点T值为2.0;第 4点为音高最低点,为折点,T值为 0.2;终点平均 T值为 1.7。承德话上声调值可记为 213或 212。一般认为,普通话上声的调值是 214,但有多种变体,如213、212、211。可见,承德话上声与普通话无明显差异。

去声属于高降调,其分布跨调域顶部和底部,起始处下降较为平缓,后部下降幅度较大。女性去声起点T值4.6,终点最低,T值为0.4。男性去声起点T值为4.9,终点为音高最低点,T值为0.7。承德话去声调值可记为51。本次实验结果与《河北方言概况》[5]中结论一致。

(二)承德话的元音分析

图2 承德话一级元音声学图(上:女,下:男)

图3 承德话一级元音V值分布图(上:女,下:男)

承德话有七个一级元音,图 2、3为元音声学图及V值分布图。

由图2、图3可知,承德话一级元音各音位之间的相对位置清晰有序地排列。元音/a、i、u/位于格局图顶点位置,元音/ɤ、y、ɿ、ʅ/分布于框架内部。下面分别探讨各元音的分布情况:

元音/i/位于格局图前上方的顶点位置,男、女的V1=0,V2=100。从声学图上看,男性/i/分布更为集中。

元音/u/位于格局图最后方的顶点位置,女性V1=15,V2=0,男性V1=21,V2=0。从声学图上看,女性的/u/分布更为集中。

元音/a/位于格局图最下方的顶点位置,女性V1=100,V2=57,男性V1=100,V2=48。从声学图上看,男、女的分散程度相当。

元音/y/位于格局图前上方,靠近/i/,女性V1=13,V2=81,男性V1=2,V2=81。从声学元音图中可看出,男性的/y/较为分散,且部分样本的F2较小,舌位较高。

元音/ɿ/位于格局图中上方,女性V1=25,V2=49,男性V1=23,V2=46。从声学图上看,男性的/ɿ/分布更为集中。

元音/ʅ/位于格局图中上方,在元音/y/、/ɿ/之间,女性V1=21,V2=60,男性V1=23,V2=72。/ʅ/的舌位偏前,与/ɿ/距离较远。舌尖后元音/ʅ/反而在舌尖前元音/ɿ/前说明声学元音图反映的是总体的舌位特征,而不只是舌尖位置[3]。

元音/ɤ/位于格局图中部略微靠后的位置,女性V1=49,V2=30,男性V1=34,V2=30。声学图中,我们分别测量了/ɤ/的前、中、后段,从图中可以看出,男性、女性/ɤ/的前、中、后段均有大部分重叠,说明其分布较为紧凑。

承德话一级元音格局与北京话大致相同,高中低、前央后分布清晰有序。男性元音/y/舌位偏高,这是发音习惯造成的,学习普通话时舌位要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话元音/ɤ/在高低维度上有明显动程,具有游移性[3],承德话/ɤ/元音的数据分布较为集中,动程很小。另外,承德话元音/ʅ/舌位偏前。

(三)承德话的塞音分析

图 4 为包含塞音/p/、/pʰ/、/t/、/tʰ/、/k/、/kʰ/在内的承德话塞音格局图。由图4可知,六个塞音分为两大阵营分布开来:不送气塞音/p/、/t/、/k/为一个聚类,分布在格局图中的左上侧,送气塞音/pʰ/、/tʰ/、/kʰ/为另一个聚类,分布在格局图的右下位置。图中显示在送气和不送气两大阵营中间有很大一块空白段,这表明承德话塞音有明显送气、不送气之分。承德话不送气塞音的分布范围明显大于送气塞音。下面分别探讨各塞音的分布情况:

图4 承德话塞音格局图(上:女,下:男)

塞音/p/位于格局图左上部,女性 VOT值为20 ms,GAP值为69 ms,男性VOT值为11 ms,GAP值为88 ms。

塞音/pʰ/位于格局图右下部,女性VOT值为101 ms,GAP值为 51 ms,男性VOT值为 95 ms,GAP值为62 ms。

塞音/t/位于格局图左上部,女性VOT值为17 ms,GAP值为60 ms,男性VOT值为9 ms,GAP值为63 ms。

塞音/tʰ/位于格局图右下部,女性VOT值为103 ms,GAP值为 50 ms,男性VOT值为 98 ms,GAP值为62 ms。

塞音/k/位于格局图左上部,女性VOT值为31 ms,GAP值为60 ms,男性VOT值为20 ms,GAP值为59 ms。

塞音/kʰ/位于格局图右下部,女性VOT值为100 ms,GAP值为 52 ms,男性VOT值为 95 ms,GAP值为53 ms。

承德话塞音格局与北京话类似,送气塞音聚集在一起,不送气塞音聚集在一起。不送气音的GAP值大于送气音;送气音的VOT值大于不送气音。二者存在补偿关系。承德话不送气音VOT的分布范围大致为10-40 ms,GAP的分布范围大致为60-90 ms;送气音VOT的分布范围大致为90-110 ms,GAP的分布范围大致为50-70 ms。塞音的分布范围与北京话[6]无明显差异。但承德话不送气塞音/t/的 VOT值最小,而北京话中/p/的 VOT值最小;承德话送气塞音的排序与北京话也略有不同,且分布范围较北京话更为集中。

(四)承德话的语调分析

为把陈述句和疑问句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本文将每位发音人两组语句的所有半音值数据放在一起,从中选取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调域的两极,即100%和0%,计算它们的百分比值。以百分比值为单位,分别计算两组语句字调域、词调域和句调域的音高跨度、上/下限的分布位置。图5、6为承德话的语调格局图。

由图 5、6可知,女性承德话陈述句句调域的上限为97%,下限为0%,句调域整体跨度为97%;男性陈述句句调域的上限为82%,下限为0%,句调域跨度为 82%。女性承德话疑问句句调域的上限为100%,下限为20%,句调域的整体跨度为80%;男性疑问句句调域上限为100%,下限为21%,句调域跨度为79%。由此可知,承德话句调域的上限出现在疑问句中,句调域的下限出现在陈述句中,且陈述句句调域的跨度大于疑问句。另外,字调域跨度在边界前表现出扩展和下限的降低。

图5 承德话陈述句语调格局图(上:女,下:男)

图6 承德话疑问句语调格局图(上:女,下:男)

陈述句中,女性句首词的调域跨度最大,为92%;句中词和句末词调域跨度均为81%。男性句末词调域跨度最大,为72%,句首词和句中词跨度分别为64%和62%,跨度接近。疑问句中,男女发音人都表现出句末词调域的大幅扩展,句首词和句中词调域跨度接近。从音高起伏格式上看,与北京话陈述句、疑问句表现相同[7],承德话陈述句音高逐级下倾,而疑问句疑问语气的作用使句末词调域最大化扩展,句末音高最高,句中词为凸显这种扩展,其跨度在三组词中最小。

四、小结

1. 承德话声调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或 44、34或 24、213或 212、51。四个声调在格局图中有序分布,其与普通话声调格局基本相同。对于普通话的单字调调值,林焘、王理嘉认为,阴平可以是55、44,阳平可以是35、25、325、425,上声可以是214、213、212,去声则一般都是51[8],曹文、杨洪荣[10]等多位学者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9,10]。承德人说普通话时阳平调型后部要再升高一些,达到普通话的35或25调值。

2. 承德话一级元音有 7 个:/a/、/i/、/u/、/y/、/ɿ/、/ʅ/、/ɤ/,格局与北京话大致相同。承德话/ɤ/元音的 F2分布较为集中,不及北京话中/ɤ/的动程大。另外,承德话元音/ʅ/舌位偏前,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应多加练习。

3. 承德话塞音有 6 个:/p/、/t/、/k/、/pʰ/、/tʰ/、/kʰ/,格局表现与北京话大致相同,不同塞音根据音类的不同聚集在一起。但承德话各音类内部的音位排序与北京普通话略有不同,且分布范围较北京话更为集中。

4. 与北京话表现相同,承德话陈述句的音高下倾,疑问句句末词词调域最大化扩展;陈述句字调域最大值出现在首字,最小值出现在句末字或前字,疑问句字调域最大值出现在句末字或前字,最小值出现在末字。

总体来看,承德话隶属北京官话区,其语音语调特点与北京话无明显差异。希望当地人注意本研究中指出的较小差异,在普通话学习中多加练习。

[注释]

①x代表测量点频率,a代表调域上限频率,b代表调域下限频率,得出的T值就是x点的五度值参考标度。

②V1为某元音第一共振峰的相对值,V2为这个元音第二共振峰的相对值。B1max表示各元音第一共振峰中最大的巴克值,B1min为各元音第一共振峰中最小的巴克值,B1x表示某元音的第一共振峰巴克值;B2的情况据此类推。

③ “f”表示需要转换的赫兹数值,“fr”表示参考频率,男性设为55赫兹,女性设为64赫兹。

[1] 刘复.四声实验录[M].上海:中华书局,1951:82-85.

[2] 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子调[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

[3] 石锋.普通话元音的再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4):5-9.

[4] 石锋.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1):77-90.

[5] 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分院语文研究所.河北方言概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61:66.

[6] 冉启斌,石锋.塞音的声学格局分析[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2008:6-11.

[7] 阎锦婷.留学生汉语洋腔洋调的实验研究——以泰韩日留学生为例[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16:17-25.

[8]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7.

[9] 曹文.汉语语音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95.

[10] 杨洪荣.普通话声调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2008:9-12.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猜你喜欢
陈述句声调元音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Playing with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