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实际影响

2018-05-26 09:47文光芬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糖控制健康管理糖尿病

文光芬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区福禄镇2015年1月-12月累计发现糖尿病患者2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1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健康管理,n=108)与对照组(常规干预管理,n=108)。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及行为方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方式、运动锻炼、禁烟酒、合理饮食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提升患者行为方式达标率,值得在我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管理;行为方式;血糖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behavior pattern of diabetic patients.Method:The selected research object for Fu Lu Zhen my area in January 2015 -12 month found a total of 21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 21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health management, n=108)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intervention management, n=108).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and the change of behavior patter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In the study group, the ideal rate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tervention, life style, study group exercise, ban alcohol and tobacco, a reasonable diet compliance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diabetic patients is more ideal,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blood sugar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behavior.It i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in our district.

Key words: Diabetes;Health management;Behavior pattern;Glycemic control

【中图分类号】R4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造成[1]。患病后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健康管理及血糖控制,最终可能因并发症致残致死。2012年,我區全面展开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慢性病管理定格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中,糖尿病被做为各大慢性病之首纳入管理,籍此,也开启了我区糖尿病人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本次研究以我区福禄镇截止2015年发现并建档在册的21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探讨健康管理对行为方式的影响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福禄镇无论是经济、地理及交通状况均位列我区中等水平,籍于此将本次研究点定为禄禄镇。将216例病人全部纳入研究范畴,排除合并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8例。研究组男55例,女53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2.68±5.87)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6.69±2.57)岁。对照组男52例,女56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2.98±5.67)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6.82±2.2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管理,包括常规随访1次/3个月、健康状况咨询、一般健康教育、血糖免费检测、服药督导。研究组除实施以上常规随访干预外,还增加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研究周期为12个月。具体管理内容包括:

①饮食管理:糖尿病人无节制的饮食行为常是此患发生、发展及恶化的有力加速器,因此加强此类病人饮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根据患者体重及劳动强度计算患者吃多少,恰当的摄入量以能控制理想体重为限,胖者适减,瘦者适增;第二步是要为患者制定吃什么,原则上是要在限制热卡的基础上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兼顾患者饮食习惯、经济条件、市场供应,为其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第三步是确定怎么吃,确定食材烹饪方法及三餐分配,尽量少吃多餐、不吃零食,定时定量进餐类;最后,也是尤为重要的,将以上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制定成浅显易懂的饮食明白卡,交与患者与家属,照案执行。

②运动管理:科学的运动干预加上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稳定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依照患者个人爱好、年龄、病情、耐受力等,首先要为其选择恰当运动方式,主要以慢跑、散步、爬梯等为主;其次是合理选择运动时间,一般为用餐后1h,频率1次/日或1次/隔日;再次是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以最大耗氧量60%的脉率为度,超过脉率后持续15-30min最为适宜,避免过度劳累。需要强调的是本案中的多数研究对象为农村居民,日常参加的一些家务劳动不能等同为运动锻炼,但可酌情减少。最后,同样要为患者制定一张个性化的浅显易懂的运动明白卡,交与患者对照执行。

③心理管理: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极易因不良情绪反应,导致激素内分泌紊乱,加重病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不良心理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加强医患之间、患者与家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和人生。

④行为干预:叮嘱患者戒除烟酒,作息规律,不熬夜,提升夜间睡眠质量,形成科学作息习惯。

⑤家属管理: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终生疾病,因此糖尿病人的饮食、运动管理与规范服药均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单靠病人自身,可能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导致执行瑕疵甚至不执行,依靠医生有时也是鞭长莫及,因此重视家属宣教,获取家属的理解、支持与督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家属成为健康管理活动的重要成员。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空腹血糖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干预12个月后血糖控制效果,理想标准为持续复查2-4次,空腹血糖(4.4-6.1mmol/L)达标;反之为不理想[2]。③观察两组干预后行为方式达标情况,包括生活方式、运动锻炼、禁烟酒、合理饮食。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 ,且理论频数T>5时,用检验; n>40 ,但1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变化对比

干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空腹血糖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行为方式达标率对比

干预12个月后,研究组生活方式、运动锻炼、禁烟酒、合理饮食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重大慢性病,目前全人群患病率近1-3%,在居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甚至更高。就我区而言,常住人口约20万人,截止2016年底,建档在册的糖尿病患者近3000人。病患的累积、疾病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疾病负担的增长,使得糖尿病发展成为一个重大公共衛生问题。而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糖尿病的促成作用也是人所共知[6]。除了药物治疗,如何通过一个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残、致死,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都是我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深入探讨和着力改善的问题。

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而研究组除常规干预外,还增加了饮食、运动及行为模式的科学管理,同时通过心理支持强化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又通过家属干预强化了外在支持系统。干预后,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较对照组高,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此外,研究组生活方式、运动锻炼、禁烟酒、合理饮食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健康管理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纠正不良行为方式,提升行为方式达标率。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提升行为方式达标率,值得在我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胥利,曾凡玲,马琳文.中青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健康管理干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7):2580-2583.

田惠光, 窦若兰, 郝淳敏,等.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3, 7(5):300-303.

猜你喜欢
血糖控制健康管理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Ending teen smoking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