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27 10:40石芳彦
赢未来 2018年29期
关键词:导入环节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石芳彦

摘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率。其中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奇效。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当中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存在着多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文章当中便就导入环节中存在的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环节;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55%的教师是没有导入的。忽略导入、导入过长、内容离题、气氛沉闷、方法单一是教师在导入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略导入,直奔教学

有些语文教师的语文课堂是缺少导入环节的。许多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省略掉了导入环节,甚至很多语文教师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环节,与其在“导入”上浪费时间,不如多利用时间去教授一些重要的知识。由于中考的压力,考上重点高中,得高分就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在学校之间,在班级之间,在同学之间,分数成了衡量教学质量的绝对标准,得分高的学校教学质量就好,得分高的班级教师水平就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迫使教师只重视课堂的知识容量,而不重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想法支配下,很多语文教师就忽略了课堂的导入环节,认为导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导入过长,效率低下

有的导入过长就是因为太过于走形式,不知不觉就耽误了课堂的正常进度。在实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许多语文课堂导入虽然新颖但是耗时过多,进一步的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都太啰嗦,课堂导入语文不够简洁。正常的课堂导入一般用时都是3分钟到5分钟,如果语文教师导入时间太长了,就很容易造成拖堂,没有讲完课,导致语文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发生在新教师的身上,总觉得课堂时间不够用,耽误余下的课堂进度,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很难完成其他学习目标。

(三)内容离题,材料杂乱

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关注点放到课堂上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课,语文教师要根据初中的学情来进行课堂导入,要把制定教学目标作为根本导向,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设计出有语文味的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唤醒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有的语文教师是为了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不得不导入去应付教学计划,有些导入就很流于表面,在网上随便找一个导入,就开始讲课,也不管内容的好坏。为了导入而导入,虽然很有趣味性但是严重到脱离了文本。课堂导入的材料与文本内容的相关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做的确是无用功。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课堂导入

初中语文教师在准备课堂导入时,一定要去重视导入这一环节,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的观念一旦改变,才会重视课堂导入,导入环节十分重要,是不能够省略的。

1、导入环节重要,不能省略

导入是本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却被许多语文教师经常在讲课过程中忽略掉,甚至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只在乎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容易忽略了学生跟教师之间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能力,学生的视野也没办法打开。导入环节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轻易的就省略掉。语文教师不能省略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如果只看重知识而忽略了师生的互动是不可取的,如果语文教师不去鼓励学生去学习,那么课堂上就会死气沉沉,在课堂之初就这样,之后的35分钟到40分钟学生也不会进入状态的。所以导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2、应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新课程要求语文课堂必需要充分的去发挥学生们的作用。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择主导作用来保证,而语文教師的主导作用典型地体现在导入环节。我们看到,很多名师的课堂,学生无论表现得多么出彩,其首尾两部分大都是由语文教师来掌控的;而统计显示,名师的语文教学语言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开头与结尾。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开篇与结尾的设计,努力做到首尾呼应、前后相连。语文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学生的地位在语文课堂上也是不可能撼动的,在语文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应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来进行课堂导入。

(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精心准备课堂导入

1、掌握其他学科知识

现在的社会发展迅猛,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初中的语文教师的空间不仅仅是三尺的讲台。语文教师应该走进其他的教室;走进自己学生的家庭中去;走进学生的生活社区中去。走进其他教室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同事交流合作,可以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料,可以互相学习与研讨。走进自己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情况。

2、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现在的教育理念变了,所以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对语文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语文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学,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专业的教学技能、教育知识等。这些相关的内容并不是死的,教师都应该灵活运用它。教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是一种责任,要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使自身的技能不断地去提升进步。

教材虽然不在是教学中唯一指向标,但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并且要经心的去设计教学过程,并通过教学内容来传达给学生。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读书了,很容易就被时代淘汰了,会被学生给抛弃了。同时,知识广博的语文教师才能产生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才能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去引导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三)科学设计导入过程,有效实施课堂导入

1、明确设计导入思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明确设计导入的思路。有了方向才能实施课堂导入。才能是有效的实施导入。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和课文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设计,都要考虑到其中的情况,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情,语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是很重要的。语文教师不能只管自己的教学进度,也要关注学生们是否跟上语文教师的进度。备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去多加练习上课的内容,能够在5分钟之内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要多思考、多练习。才能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

2、具备新颖导入内容

教师的导入内容要与时俱进,这篇课文以前讲过,也精心准备过,给以后的学生讲时还用同样的教学设计,这样是不行的,必须更新自己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而不是为了讲课而讲课。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

导入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如果教师们在上课之初就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那么语文教师上课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们燃烧的热情,会一直持续在课堂上,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很重要。导入不仅仅是趣味性,是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师在导入时,不能方法单一,应该生动、新颖。

三、结束语

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质量不能仅靠个别主体,而是需要与之相关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所有教师都应重视起课堂导入,加强对于初中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并积极引入新型的导入内容,明确导入的思路,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做好前期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范良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授课课堂导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2]张静.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起承转合”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赵晓芳.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教学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7(06):202.

[4]王玉平.孟凡莲.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浅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04):19.

[5]雷宏.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导入环节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策略浅析
精心预设导入环节 开好课堂教学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