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八改”效益高

2018-05-28 06:56林红
农业知识 2018年13期
关键词:抗虫棉结铃早衰

改用良种:淘汰劣质品种,改用产量高、品质好、增产潜力大的抗虫棉良种。抗虫棉杂交一代种,一般比常规棉种增产15%~25%。若水肥条件好,种植纯作春棉,要选择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大的品种;进行麦田套种,要选用生育期较短、晚播早熟、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品种。提醒农民朋友不要种植自留种,自留种纯度低、抗虫性能差,会导致棉花严重减产。

改进施肥方法:抗虫棉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蕾铃脱落数量大大减少,生殖生长旺盛,结铃早而多,需肥高峰来得快而猛。钾肥有增强棉花抗逆性的功能和防病效果,抗虫棉需要增施钾肥。要增施有机肥、钾肥,减少氮、磷肥: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千克、钾肥10~15千克、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将上述肥料,结合整地深施15厘米以下。改花铃肥一次集中施用为两次施用: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需肥最多的时期,需重施花铃肥。一般需667平方米施尿素25~30千克、钾肥10千克。针对抗虫棉开花结铃快而集中的特点,可将花铃肥的2/3施在初花期,剩余的1/3过15天再追施,这样既能满足棉花不断开花结铃的需要,又有效避免了棉株的徒长和早衰。改盖顶肥土壤追施为叶面追施:棉花生长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若养分不足,极易引起早衰,需施盖顶肥。叶面追施盖顶肥具有简便、见效快、效果好、省肥等优点,可比土壤追施节省2/3的肥料。

改变氮肥越多越好的习惯:氮肥的特点是施用后使叶色浓绿,给人以地力足、肥效好的感觉,这是氮肥主要侧重于茎叶生长而造成的,但过量施氮肥有许多坏处:第一,造成徒长,使蕾铃脱落,给管理增加难度。第二,加重病虫害发生。因此,建议种棉花一定要合理施氮肥,切勿过量,如果不慎施入较多,应及时追施一定量的氯化钾并喷施含铁微肥予以调节,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

改早播为适播:近年来棉花因播种过早,烂种、死苗、缺苗、苗病严重,致使补苗用工多、用种多,导致减产,应做到适期播种。

改密植为稀植:因抗虫棉的蕾铃脱落少,单株增产潜力大,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实行大小行种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常规抗虫棉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2500~3500株;杂交抗虫棉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60厘米,每667平方米2000~3000株。

改进化控技术:抗虫棉后期易早衰,化控次数和用药量应由非抗虫棉的3~4次减为2次。常规抗虫棉可在盛蕾期、初花期即6月底进行第一次化控,依据长势,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1.5~2.5克对水40~50千克喷洒。后发性强的杂交抗虫棉,可在7月中旬再按上述的药量和方法喷洒1次。

改变整枝技术:棉花采用常规的方法整枝比较烦琐,费工多。抗虫棉的株型偏紧凑,营养枝发育较弱,在行距较宽、密度降低的情况下,去营养枝、打疯杈、打边心等措施没有增产效果,完全可以简化。因此,可只打顶心,不打边心,保留营养枝,这样每667平方米可节省整枝用工4~6个。

改单一种植为间套复种:小麦、西瓜、花生、马铃薯等作物与棉花共生期较短,而且抗虫棉田用药少,与这些作物间套作,不但利于扩大棉花面积,提高棉花总产,而且还比纯作棉每667平方米增收200~400元.

猜你喜欢
抗虫棉结铃早衰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基因工程方法让天敌昆虫保护有了依据
抗虫棉的故事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2001—2020年山东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评价分析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腌制食品
——早衰
蔬菜防止早衰的五要点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