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2018-05-28 09:41张沛
关键词:工具书行为习惯书写

张沛

【摘 要】

所谓学习习惯就是在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逐渐形成一种个体自觉需求,而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初中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学习成长与成功都有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顺利进行学习的保障,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利条件,是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利保证。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成为他们一生都受用的宝贵人生财富。

【关键词】

培养 初中 语文 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犹如生命之树上盛开的一朵朵小花,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刚刚进入中学生活,让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感,学习习惯在这一时期会初步形成。尤其语文这个学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并无捷径可走,必须通过平时的学习实践潜移默化,不断积累,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走向成功。老师应该在起始阶段把握好时机做好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他们今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大处着手,小处着眼,持之以恒

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课改以来,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细节的培养,做到势如巨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自动化行为动作,并不断强化,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学习的学习习惯就自然而成了。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行为指导

老师是道德概念的化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特别是初中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对一切充满好奇,老师要把握好这个阶段,规范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要求学生文字要书写规范,那教学时自己就不能黑板上龙飞凤舞;比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那教学时自己就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比如写作前要反复构思,搭好架子,再写内容,教学时就不能教学生随想随写。这些常见的坏行为一旦形成永久性习惯再想改正就困难了,因此,语文老师要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表现良好的形成习惯,以身作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严格规范,具体要求,形成习惯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当作常规教学来抓好落实。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1.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查看工具书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基本功。形成勤查工具书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眼前得利,终身受益。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自己不认识或者难以理解的字、词,对阅读造成障碍,影响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打断写作的思路。如果遇到这种问题时,不理睬囫囵吞枣,或者求助予他人,依赖心理嚴重,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因此,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2.养成勤朗读常背诵的习惯

面对我国博大精深的语文学科来说,朗读与背诵是我们传统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累积词汇、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有利于规范口语,提高表达能力,增加记忆力,对学生以后的写作和语言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养成广读博览的习惯

纵观古今,语文学科成绩好的往往都与博览群书有关,他们不会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内容。正如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各个学科的知识之间互相渗透,而语文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更应该打好基础。养成广读博览的好习惯,是开拓思维,增长知识的必要方式。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推选适合他们的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并指导学生规范地进行精读、略读、快速浏览等阅读方法。

4.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开拓思维,打开想象空间最基本的途径。学习来源于自然世界,来源于社会生活,教会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社会、生活,留心自己的现实生活,观察周围事物、景物、人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进行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这种习惯对形成语文素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养成随笔写作的习惯

养成随笔写作的习惯,可以逐渐积累写作灵感,对身边人物写点感受,对身边的景物进行描写,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叙述,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进行抒情,大胆使用词语,朝着优美的篇章努力,练就一定的写作技巧,把平时课上学到的写作知识都用于实际生活的练习中,对提高写作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最典型的就是日记和周记。

6.养成随时摘录的习惯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诵读时,对精美的句子进行摘录和勾画,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对文章的记忆,积累精彩的语言。并对内涵丰富的句子进行反复诵读,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课下问老师,带着问题进行听课,课堂效果会非常好。

7.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善于记笔记。把课文的重点、难点,老师讲课强调、补充的内容,有关的语文术语、知识规律,学习的方法体系都记录下来,这些笔记要常翻阅、常记忆,对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方法。

8.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无论是课上、课后、作业还是考试,认真书写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通过不断地坚持才能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进入初中后,科目多了,作业任务加重,学生要对作业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不要为了完成作业而敷衍了事或者抄袭交差,而是要认真、及时、独立地进行书写,这样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作业完整性、卷面整洁性都有所提高,给老师批阅留下好的印象,进而提高成绩。

总之,初中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对以后的成长、做人、求知都是好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由他律向自律进行过渡,因此,作为语文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该想方设法、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政华.浅议初中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2)

【2】张卫国.谈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9)

猜你喜欢
工具书行为习惯书写
书写要点(十)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养成书写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初中生语文工具书使用的问题与对策
书写春天的“草”
请你发明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