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为载体,促进幼儿行为素质的养成

2018-05-28 09:41李青
关键词:文明礼仪素质素质教育

李青

【摘 要】

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载体,对幼儿身心、德育素质、行为素质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幼儿行为素质养成的角度,分析了游戏教育活动的价值,以及幼儿行为素质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游戏教学对策,促进幼儿行为素质的有效纠正和改善,实现行为素质的系统养成。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儿行为 素质养成 游戏教学

当前,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行为素质的养成,是学前教育中的关键性内容,以游戏为载体的幼儿行为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都能够更好地贴近幼儿的学习心理,受到了广大幼儿的欢迎和喜爱,将游戏融入到行为素质教育中,大大激发了幼儿在行为素质教育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幼儿行为素质的系统养成。

一、学前幼儿行为素质养成教育的现状

目前无论是行为素质教育的各个主体,还是行为素质教育的客体,对幼儿行为素质教育重要性方面的认识还是相对不足,各项教育投入相对缺失,很难对幼儿的行为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和系统养成,这也正是幼儿行为素质养成教育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游戏在促进幼儿行为素质养成中的价值和作用

1.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

在幼儿的行为素质中,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素质,可以减少强制性、灌输性的教育,让幼儿在潜意识中懂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里模拟超市购物类的游戏,让幼儿选择自己的文化和玩具等制定价格、模拟超市教育,老师和同学可以分别顾客,练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让孩子知道不同文明用语的使用场景,体验到文明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2.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纪律习惯

游戏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游戏规则的约束,学前阶段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积累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规则的讲述与实施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帮助他们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幼儿园孩子们在不遵守游戏规则出现“争抢”等矛盾时,幼儿教师可以先让犯错的孩子感受一些他人“犯错”对自己的不良影响,以及对整个游戏活动正常开展的破坏,然后实施一定的“惩戒”措施,让幼儿认识到游戏规则对自己、他人的重要性,使孩子形成规则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

3.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能力和竞争意识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和生活经验相对较少,所以生活独立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缺失,基本靠已有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意识刚刚萌芽,需要外界的刺激和引导。例如,很多孩子都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家长可以根据行为素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组织和设计角色扮演游戏,如跟孩子利用看病的玩具来扮演医生和病人,家长扮演病人然后提出一些問题引导孩子思考回答,题目可以由易到难,如“我咳嗽了还可以吃饼干吗?”“我没法走路了有什么办法去医院呢?”“我自己在家受伤了,家里没人怎么办?”,这些角色扮演任务的提出,其实都是在培养幼儿的独立应对能力,可以对幼儿的行为素质进行相应的培养。

三、以游戏为载体的幼儿行为素质养成教育策略

1.开发和建设丰富的游戏教学素材

准备丰富的游戏素材,既要有成品教学素材,也有要半成品教学素材和原始素材,必要时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进行行为素质养成教育游戏素材的开发共建,这样就充分保证了游戏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规范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并且乐在其中,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在一些体育类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就可以将安全行为教育、人际礼仪教育、规则纪律教育融入其中,避免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无序行为、随意行为,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多元素质的协调化发展。

2.加强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与管理

以游戏为载体的行为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中体现出的素质缺陷进行认真的观察、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要避免幼儿在游戏课堂上的“放任自流”,这是因为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还比较弱,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行为素质存在缺陷在所难免。所以要实现良好的游戏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就必须培养幼儿行为素质养成的自主意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性,实现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3.科学评价,“思行辩合一”

科学讲评是一个分享幼儿游戏学习体验的过程,也是总结和传授游戏经验的重要环节,所以幼儿教师要尽量减少负面讲评,避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幼儿保持游戏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对于在游戏教学中行为素质表现良好的幼儿,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发挥优秀幼儿在行为素质教育上的榜样示范作用,鼓励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对于表现不好的,则要先对幼儿进行鼓励,然后引导其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看清自身的能力差距和素质缺陷,也可以组织幼儿相互评价,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素质进行对比,实现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结 语】

以游戏为载体的幼儿行为素质养成教育,可以将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充满趣味,值得在幼儿行为素质教育中大力推广。教师要重视游戏教学的设计,从场地选择、课程安排、游戏内容、互动形式、教学评价等几个环节入手,提高游戏教育的质量,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行为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促使幼儿行为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云玉. 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

【2】陈淑珍. 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 才智, 2016 (26)

【3】刘蓉. 让幼儿玩得有趣 学得有效——谈教师游戏精神的培养【J】. 好家长, 2016(Z1)

【4】沈秋兰.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好习惯“体验”培养策略【J】. 当代学前教育,2013(04)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