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

2018-05-28 09:41孙克芳
关键词:九寨沟电子书教学资源

孙克芳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智慧教育学习理念进一步被普及,生成性教学方式也被高频率地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智慧学习环境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活动,成为当前教师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充分抓住智慧学习环境中的“互联网技术”,敏锐捕捉学生在阅读过程产生的生成性资源,通过生成性资源拓宽学生知识眼界,积累学生阅读素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

智慧学习 阅读课 生成性教学 互联网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已经步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促使教育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智慧学习”的环境[1],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阅读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教师应充分利用智慧学习环境,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学习地位,捕捉学生阅读过程的生成性资源,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为探索基于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的创新路径,本研究以苏教版小学阅读课文《九寨沟》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切入,分析每个步骤中生成性教学的应用方式。

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促使形成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通常而言,学生到课堂上才会知道要学习的新知识,虽然能够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但整体而言其效果并不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不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智慧学习环境下,电子书包成为小学生学习过程的得力帮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向学生推送图片、声音、视频等学习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电子书包预习,提前整体感知阅读内容,促使形成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学习《九寨沟》这一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精美的课件,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声音、图片等素材[2],直接推送到电子书包的学生端:首先,向学生展示3—5张九寨沟的图片,要求学生思考“这是哪儿?”其次,要求学生边看文章边听录音,跟着录音来游览九寨沟,通过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促使形成生成性教学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电子书包上,如:

学生A提出:“九寨沟”是如何得名的?

学生B提出:“九寨沟”的景色非常美,我们有哪些途径去到这里呢?但是这里经常有地震,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C提出:“九寨沟”真是人间仙境啊,我以前跟爸爸妈妈去过的黄山、泰山、衡山也都很好看,但都比不上“九寨沟”。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终端,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从中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科学调整自身教学模式,提升阅读教学的灵活性,从而保障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础,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教师可以抓住学生B提问的这一生成性资源,为学生分享在旅游过程的注意事项,树立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

生成性资源产生于不经意之间,教师应叮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注意记录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前熟知知识,为产生生成性资源创造更多的条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动态记录阅读过程,智能分析生成性教学资源

电子书包支持个性阅读,基于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动态记录学生的阅读过程,借助“即时测试”这一功能[3],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并总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步到云服务中后,智能分析生成性教学资源,抓住学生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针对性阅读指导,以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九寨沟》时,教师可以在电子书包中设置三个问题,以供学生思考:(1)根据课文内容,你能快速在地图上找到九寨沟吗?(2)你认为九寨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3)九寨沟有哪些珍惜动物?它们有哪些典型的特征?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三个问题,并通过电子书包自动记录分析,借助表格或者图形等方式呈现出来,让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不同特征,开展针对性教学,如:电子书包在分析问题(1)时发现,很多学生提出:地图上的九寨沟好小啊,如果能够看到真正的九寨沟就好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为学生播放一段九寨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每个问题的生成性资源,帮助学生不断转变自身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提升整体阅读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关注生成性教学资源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发挥生成性教学资源作用的重要途径,基于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应利用电子书包这一通信工具,加强师生的良好互动,及时为学生解答相关问题,促使学生意识到生成性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坚持公平公正的教学原则,多观察学生课堂中的表现,抓住生成性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阅读《九寨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分享阅读时的想法,如“九寨沟这一篇文章的好词好句有哪些?”“九寨沟真的有这么好看吗?”以此类生成性教学资源为基础,贯彻在整个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用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了解学生阅读的疑难点,借助针对性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攻破阅读难题,从而提升阅读有效性。

同时,《九寨沟》这一文章本身的探究意义较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关注生成性教学资源:(1)文章中在描写森林时写道“从河谷到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那么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九寨沟的森林是怎么样的?(2)羚羊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中了解到的?将学生分成均匀的学习小组后,要求学生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记录学生的回答,捕捉讨论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如学生在回答问题(2)时,会有人指出“我更喜欢熊猫”,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转变问题,让学生讨论熊猫,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探究过程中。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电子书包来动态记录答案,在分析学生的疑难点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语文知识结构。

4.开展全方位的评价,丰富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

及时落实阅读教学评价,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阅读情感体验的关键,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来,提升阅读的有效性。阅读《九寨沟》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电子档案袋、教师日志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对阅读进行反思,从根本上实现阅读生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通过阅读、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身情感。

同时,教师可利用微信等沟通平台,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感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的关怀,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如在学习《九寨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给家长听,家长在听到朗读后须在微信群签到,通过此种方式来加强师生、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可成立课后阅读小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查找与《九寨沟》类似的文章,选择恰当的时间来进行交流,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智慧学习的环境下,学生才是语文阅读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观察学生阅读过程形成的生成性资源,利用生成性资源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通过生成性教学方式,丰富学生阅读情感体验,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同时,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存在一定差异,有着不同个性特征,因此,教師应当抓住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多鼓励学生开发自身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幼如,杨阳,柏晶等.面向生成的智慧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以电子书包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

【2】崔辉.智慧学习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23)

【3】李东平.教学文本的新理念、新元素、新气息——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6(14)

猜你喜欢
九寨沟电子书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虹彩仙境九寨沟
谈谈电子书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九寨沟:仙境的背后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