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让我们的心更近一点

2018-05-28 09:41董如悦
关键词:师幼情绪小朋友

董如悦

【摘 要】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是陶行知先生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出来的思想,也是对我们老师的一个警醒。所谓师幼之间的沟通是指老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知等方面达成一致的过程,师幼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的渠道。

【关键词】

师幼沟通 问题 策略

一、师幼良好沟通的必要性

师幼间的沟通,缩短了师幼间的距离,加深了师幼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老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幼儿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向老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老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老师与幼儿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时期,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老师的技能、老师的言行举止和所实施的教育,大部分都能够满足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在老師那里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渴求老师给予他们一份母亲般的疼爱。

二、师幼沟通常见的问题

(一)对幼儿的错误简单指责而不耐心说明

平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老师这样指责学生,“××小朋友东西不能随地乱扔!”“××小朋友不能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或者“××不能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上面的话,虽然起到了制止小朋友犯错的效果,但是却没有让幼儿明白为什么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幼儿只能就事论事地记住老师所禁止的事,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禁止,也不明白老师提倡什么。因此,他们就很可能去做另一件类似的事情,同时再次得到老师说不能做的讯息,由此产生恶性循环,幼儿逐渐疏远老师,甚至出现与老师对着干的行为。

(二)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而不充分说清要求

在每次幼儿园的活动中,老师经常会对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要求,但是小朋友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如果此时老师和孩子的沟通是通过大量的词汇、复杂的长句以及长时间的说教,幼儿往往无法切实理解和认真倾听,甚至对老师过于繁复的解释产生反感,于是往往出现这样的状况:老师感觉说了很多很详细,孩子们却反而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三)老师无法转换幼儿从家到学校的身份转换

幼儿园老师早在真正介入幼儿生活之前,就被预先赋予了幼儿的教育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类角色,这一定位使得老师在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具有无形却至高无上的权威,老师总会不自觉的这样认为:“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得听我的。”但这样往往就会造成师幼间交往和沟通处于一种“来而无往”的困境。如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总会有个别幼儿没有耐心,草草画完之后就准备上交作品了,而这时候大部分老师会说:“你还没全画完呢,还有时间继续画。”有的孩子迫于老师的权威继续“画蛇添足”,而有的幼儿则干脆说:“我不想画了。”这时的老师就陷入一种被动的困境之中。

三、提升师幼沟通交流的方法

(一)理解与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前提

在沟通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希望老师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有时他们怕你看不见时,甚至会凑到你的眼前,跟你大声地说。三岁后的幼儿,又常常会让成人觉得他们很不听话,经常出现与成人对抗的情绪,而这些举动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幼儿内心对尊重和理解的需求。而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这些心理需求,沟通时老师要以积极地态度来尊重幼儿,安静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诉说的内容要做出积极地反应,可以用点点头、微笑、询问、运用鼓励性的言语,身体的接触等表示,使幼儿感到与老师交流中有一份被关注、重视的尊重感,带给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接纳让幼儿敞开心扉

成人和幼儿是完全不同的个体,老师当然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感受去代替孩子的感受,更需要的是接纳。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有负面情绪,更何况幼儿。老师往往认为幼儿年龄小,什么都不懂,从而想要自己来主导幼儿的情绪。很多时候,无意间的“不尊重”和“不理解”往往带给幼儿更深的伤害。一次游戏中:有孩子一直在抱怨,一会说这个游戏不好玩,一会说谁谁不和他玩……找各种理由抱怨。这时候老师往往会尝试沟通,但是大部分老师都会说“××小朋友也喜欢玩”“××就不这样”“老师来陪你玩”等等之类的应对方法,可以看出老师往往是想急着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真正去接纳幼儿的情绪。幼儿虽然接受,但是他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

(三)学会倾听让沟通更顺利

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常常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而我们本身却时不时会忽视这一点。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们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老师和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经常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会挫伤他们说话甚至沟通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幼儿老师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应该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激发孩子说活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

(四)真诚沟通是关键

别看孩子还小,他们对人的感情还是十分敏感的。他们像大人一样,能够有效的辨别别人对他是真诚还是虚伪,对于真诚对他的人他也会给予相应的回报。想要让别人对你真诚相待,自己首先就要真诚地去对待别人。师幼之间也是如此,老师如果想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他们真正成为好朋友,首先就要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真诚的,通过这样建立的信任关系,不仅可以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还会使老师收到出乎意料的教育效果。

(五)把握时机让沟通更巧妙

建立师幼良好的沟通还需要老师要把握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沟通时要注意把握沟通的时间、地点、考虑幼儿所处的环境,以及幼儿的生理状况及情绪,老师通过对比这些不同情况,调整与幼儿沟通的内容,寻找到主动与幼儿沟通的契机,只有把握了这些对的时机,才会使沟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师幼沟通应该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环节、每一个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在园的每一个生活活动中,它要求我们老师有颗爱心、充分地尊重幼儿、关心幼儿,沟通的契机不断地闪现在我们老师和幼儿之间,要求我们以良好的沟通意识、探索实效、艺术的沟通技巧去把握。

猜你喜欢
师幼情绪小朋友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师幼互动那些事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