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诸种思考与探索

2018-05-28 09:41李素华
关键词:孙悟空西游记

李素华

【摘 要】

《西游记》问世以来,关于孙悟空形象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鉴于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人物内涵也将更加丰富。本文在参考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从孙悟空人物性格、人物使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力求挖掘出孙悟空形象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孙悟空 自然属性 平民英雄 入世

翻开《西游记》的首页,便是孙悟空从一块仙石中蹦了出来,在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无拘无束的个性,一种无所不能的力量,以及那无法无天的叛逆精神,成为了中国最为经典的神话形象之一。

一、孙悟空是人、神、猴三者结合的艺术典型

孙悟空是一只石猴,他的外形是孤拐面,凹脸尖嘴,两腮无肉,罗圈腿,活脱脱一副猴子相[1]。虽说他能七十二变,但也无法忽视自身的自然属性,比如他的尾巴。在与二郎神打斗时,他虽然能变幻成庙宇,但尾巴却无处躲藏不得不立在后头而被一眼识破。孙悟空又是人,有着喜怒哀乐的性格特点,敢于反抗斗争的社会特点,乐观诙谐以及争强好胜,好带高帽子等他一概具有。他不顧一切,去求仙学道,追求一种“超升”的境界,这些完全具备人的社会心理。他不喜欢以强欺弱,事事都要赢得光明磊落,有时又爱“得意忘形”,使得自己从铁扇公主那借的宝扇又给夺了回去。他还特别喜欢捉弄猪八戒等等,这些统统体现了人的本性。孙悟空又是神,他能战胜妖魔鬼怪,克敌制胜,拥有七十二般变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如果没有这样的神通广大,那么他就无所谓什么“英雄史”和“创业史”了。

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猴、人、神三者融和的艺术典型,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取经路上,他与妖魔的斗争,不仅凭的是神通,更要靠智慧。无论妖魔鬼怪如何伪装变化,都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在对付最厉害妖魔时他也有着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钻进他们的肚子里,疼的他们满地打滚,无可奈何;同时,他善于变化,从孙行者到者行孙、行者孙,以假乱真,迷惑了无数的妖魔鬼怪。这些都说明了孙悟空的聪明机智。同时孙悟空所显示出的天真烂漫,反映了那些被压迫者敢于反抗的造反精神和劳动人民想要铲除世间恶势力的强烈愿望。因此,这一形象长期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文学名著中的悲剧人物一般都是以生命为代价来向旧的制度、旧的思想体系进行抗争,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就是典型的例子。

孙悟空的失败是注定的,这是他的悲剧。孙悟空性格诸因素中最具特征的因素是于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作者独出心裁地选择了不受任何束缚和污染的花果山来孕育孙悟空。那么由此产生的孙悟空必然是不会服从任何宗教制度而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的。对于平等、自由的追求,不可避免地激化为同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冲突。孙悟空无退路地把自己放到了同一种根深蒂固的职工制度相对应的地位。而他失败后皈依佛门,成为斗战圣佛,放弃了斗争,求取真经,由争取自由平等、挑战权威到皈依佛法、宣扬佛号。这是他的悲剧,但是他的勇敢斗争却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深刻惋惜的同时,又对生活获取了新的认识。

三、孙悟空是作者理想愿望的集中体现

《西游记》所写的孙悟空师徒历经八十一难,不畏危险,扫荡群魔,在客观上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群众与各种恶势力做斗争的坚强不屈和伟大毅力。取经途中孙悟空降服妖魔鬼怪,战胜各种困难。但不得不说在同途中的妖魔做斗争时,也经常借助于神佛的力量,我们能否以此就认为孙悟空改变了原来他在大闹天宫中的叛逆性格呢?决不是这样的。孙悟空原来大胆地蔑视天宫一切传统礼法与神佛统治权威的思想性格,这时并没有改变。例如:狮驼山三个妖怪捉住唐僧时,孙悟空向如来求救,他大胆讽刺如来“如来,我听见人讲话,那妖怪还与你有亲戚呢”,并说:“你还是妖怪的外甥哩。”(第七十回)可见,孙悟空蔑视统治权威的叛逆性格丝毫没减。

这本书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并不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而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渴望改革的理想愿望的集中体现。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高度评价和热烈赞扬:“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四、多重文化意义下的孙悟空形象新论

中国有句名言,叫文如其人,作家与其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像元稹与张生、关汉卿与窦娥、吴敬梓与杜少卿、曹雪芹与贾宝玉、托尔斯泰与安娜等等,这些主人公的思想、态度正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态度。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也是如此,孙悟空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思想以及对人生、社会的看法,表达了独特的审美艺术观。

作者笔下的孙悟空是花果山水帘洞的石猴,原本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但老孙深感生死之忧,便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经过努力,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孙悟空并不是清静无为之辈,与安逸生活无缘,他要生活得更美好,便又开始了自己的“长征”。首先跑到龙宫去寻宝,“金箍棒”成了他称心如意的武器,随后大闹龙宫、地府,并惊动了玉帝,使得玉帝对其进行三番五次地的围剿,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封他为“弼马温”。但是,这岂能拴住老孙的心,当弄清底细后,他便一路金箍棒直打出天宫,回到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要与玉帝平起平坐。这下惹起了天兵天将的围剿,布下天罗地网,最后,他在二郎神和太上老君的诡计中遭擒。令天庭诸神想不到的是,任凭“刀砍斧劈”,孙悟空都不为所动,无奈只能被放于八卦炉中,却又因祸得福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最后迫不得已,玉帝只得请来西天佛祖如来。如来大佛利用孙悟空的玩性大发,玩弄手段才将其压在五行山下,而后才有如来大佛让老孙辅助唐僧西天取经。通观整部作品结合作者思想,我们以为,这与其说是佛祖发慈悲,不如说作者不忍心让自己的宠儿孙悟空永远埋在山下,而是借唐僧西天取经让他得以复活、重生。

【结 语】

虽然由于受到诸天神佛的控制与感化,使他在取经的途中由桀骜不逊的“齐天大圣”变成了服从皇权保唐僧取经的乖乖猴,但是并没有改变他原有的性格特征。本文试从孙悟空出生到其修成正果的历程中找出他每个时期特有的性格特征,力图从多种角度挖掘出孙悟空形象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韩允洪.浅谈《西游记》人物塑造的教学——从孙悟空看《西游记》三性一体的人物塑造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王彬.《西游记》师徒四人形象及其现代意义【D】.延边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孙悟空西游记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雷伊大战孙悟空
雷伊大战孙悟空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