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

2018-05-28 09:41徐燕红
关键词:朗读课文范读教学活动

徐燕红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是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的重要形式与方法,它能使学生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2011版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鲜明指出:学生应正确且非常流利地朗读课文。所以,在初中语文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让他们在讀中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领悟,在读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在读中充分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此,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课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呢?现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些做法和看法:

一、感情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朗读的水平如何与教师的朗读示范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朗读示范,充分发挥教师朗读示范的作用。朗读示范,也就是“范读”。就平时的教学来讲:如果我们自己只是和学生讲该怎么、怎么的去读,而不该怎么读,学生要想学好朗读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对朗读的认识还是非常模糊的,他们依旧不知道如何读才能算表情达意。但初中生,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好、非常强,如果我们能让他们亲耳听老师是怎么朗读的,他们就会学得更快、读得更容易,读起来也就是情义多多了。在初中语文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自己要起到带头的作用,重视自己的范读,通过范读来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教师要身体力行的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朗读,让他们从我们的范读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以及文本的语言环境,提升朗读的质量。比如我们在教《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从课文的细节上做了朗读示范。就比如我在读“千里冰封”时,读得干脆,干净利落;读“万里雪飘”时声音上扬、延续,从而把文中的“冰封”和“雪飘”这两个词语的“静”与“动”从读中形象的体现了出来。让学生们充分感知和体会到用读书声来表现课文中的精美画面,学生通过听和模仿,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倘若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同时,配上与课文内容匹配的、关联的背景音乐,那么,就能更加吸引学生,给他们带来一种美的感受与享受。因此,我们自己在进行课文的范读前,一定要进行的“备读”,反复的研究课文中关键字词和语段的朗读语气、语调,发挥自己的最佳朗读水平,让学生听后自然的产生“我要读”的欲望,实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指导想象,让学生读出个性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想象推动着知识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语文朗读往往是伴随着他们的想象进行的,离开了想象的朗读是“贫瘠”的,没有任何生趣的。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有了丰富的想象,他们就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些不在眼前的形象;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有了丰富的想象,他们就能在自己有效记忆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新的形象;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有了丰富的想象,他们就能透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实现“穿越”,走进作者的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加深刻的体验、领悟课文的内容。

就现今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而言,其中收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给足他们想象的时空,让学生通过想象帮助自己感受课文的内涵。我们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紧扣朗读的要领,注意课文的朗读技巧,准备把握文中的朗读节奏、停顿,力争读得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另外,我们应指导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正确的把握好课文的基调和情感,让他们读出个性,从而提升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质量。如《春》这篇课文,从题目中的字眼看这是描写的春天的气息、特点等等。在让学生开展想象前,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提醒学生哪些地方应停顿,哪些地方读的语速要加快、要放缓,……提示学生注意读的节奏、语调、语气。比如课文中的“抚摸”这个词语,应读得语重而深情,让人觉得春风分温暖、舒坦;“泥土气”“青草味儿”读重音,给人的嗅觉带来美的享受;“清脆”“嘹亮”读重音,给人以一种活力。这样,促进学生在自己的读和想象中,把“无形”的春风读得形色情味俱佳。

三、以说(写)促读,帮助学生巩固朗读的效果

对于语文学习来讲,读与说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前提,说是后续。因此,在平时的朗读训练中,我们可以把“说”嫁接到“读”中,让学生在读中获取说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克服读中存有拖音、唱读等问题,提升朗读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读与写也是相互促进的。由此可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读写结合、扎实训练,通过平时的积累,给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架桥铺路。如我在教学《背影》时,让学生读后仿写:父爱是( ),( )。学生仿写填空后,让他们进行朗读。这样,我们不但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刻的理解,用心去读懂作者的“心”,而且还能有效的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朗读超越了“为了读而读”。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用心指导学生牢固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训练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实践也证明:只有抓好学生的朗读,才能保证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范读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青铜葵花》选段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