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痕走向无痕

2018-05-28 09:41周季琴
关键词:无痕云雀天鹅

周季琴

【摘 要】

本文所提的“伙伴学习”是根据学校实际提出的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多年的语文课堂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伙伴式学习的模式,但是这些机械的流程逐渐让课堂显得生硬,课题研究进行到这个阶段,课堂上更要追求的是一种“自然无痕之美”。本文尝试通过设计好“伙伴学习”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充当“伙伴学习”的引领者、充分把握课堂上评价的魅力三个方面去实现有痕向无痕的转变。

【关键词】

零散 精要 制约 自由 沉睡 唤醒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这篇文章中提到:“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画面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在他的文章中,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艺术追求。由此回看我校的“伙伴学习”课堂,我认为更应该追求一种“自然之美”,一种“天然去粉饰”的美。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理说,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学得最得心应手的学科,学习的效果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人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统一起来。而当前,语文课离这样的境界似乎还很遥远。

在我们以伙伴学习为方式的语文课堂上要追求“自然之美”的教学艺术,教师要有所作为,运用教学的智慧,实现“伙伴学习”课堂从有痕向无痕的转变。

一、从零散走向精要:设计好“伙伴学习”重要而关键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掌握好“提问”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展开教学活动的着力点。步步为营,零碎散乱的问题只会让人感觉教师在牵着学生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学生伙伴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思考,并在伙伴组内讨论出有质量的答案。

在执教《云雀的心愿》一课时,首先从课题入手:云雀的心愿是什么?通读全文后,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答案在课文的第14自然段,在此让学生勾画出表现云雀心愿强烈的字、词,抛出问题“为什么小云雀这么强烈的想要去沙漠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呢?”进而引导学生伙伴学习课文2至13自然段,找一找小云雀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以沙漠——大河——森林这三个地点为线索,分别引出失去森林所带来的灾难与森林的作用,让学生初步感知深林的重要。这样的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了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促使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经验、认知、情感、态度,积极思考,自然而然地感受文字背后的形象、情感,理解文章的深意,提升其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二、从制约走向自由:充当“伙伴学习”的引领者

教师巧妙的引导是实施教学内容的推动力。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按照老师预定的轨迹亦步亦趋,就少了一份自我陶醉的酣畅淋漓和曼妙多姿,与“自然”的课堂渐行渐远。所以在“伙伴学习”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严谨与灵动的关系,使课堂呈现张弛有道的自然之美。

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倡导“文道统一”,这不应该摒弃而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但关键的是方法要得当,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文”与“道”应是相辅相成的“鱼水关系”,而不该是不相容的“水火关系”,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比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教材《天鹅的故事》,要真切地感受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在教学第五自然段:天鹅“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时,不妨引导學生说说自己从高处跌到地上的疼痛的感觉,进而体验:天鹅不是“跌”,是一次又一次地“沉重的一击”,那该是多么的疼痛难忍!有了这样的比较体验,天鹅的勇士形象就会立体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不会像“贴标签”一样只是嘴上说说。体验,因为结合了学生的切身实际,所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一定会受到震撼,其思想与情感的熏陶也就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三、从沉睡走向唤醒:充分把握课堂上评价的魅力

教师精湛的评价是推进教学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千篇一律的评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会让学生厌倦课堂。相反,相信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智慧的点评,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能让学生从阅读的深睡眠中觉醒,使课堂流淌自然之美。

新的课程价值观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发展,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关心的不仅仅是人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应是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得到的彰显和扩展。

课堂教学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值得追求的教学艺术境界。它需要教师不断积累教学智慧,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顺其自然地调控好课堂的学习进程。当我们的课堂展现出无痕的教学自然之美时,它一定是富有意趣的;当我们的课堂抛弃条条框框,显现无痕时,它一定是充满乐趣的。相信这样的无痕课堂是“伙伴学习”课堂教学的最优境界,学生必将在这样的课堂上一展自信,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满足。

猜你喜欢
无痕云雀天鹅
云雀
底妆无痕
云雀叫了一整天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云雀
走过青春
天鹅
教育“无痕” 精彩“有迹”
优雅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