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字兴趣 提高写字水平

2018-05-28 09:41罗芳芳
关键词:写字教师应书写

罗芳芳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心情感的激发,积极探索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写字热情;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尽量避免传统评价方式所造成的甄别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鼓励其积极进取,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激发兴趣 提升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这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也说明了识字写字的重要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新课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写字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又因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写字教学中的偏旁部首、结构造型的讲解,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的机械重复,所以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致力于学生写字兴趣与学习热情的激发,从而提升其写字技巧与能力,奠定其日后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善于培养其情感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合理选择适合学龄儿童的年龄等特征的话题,针对小学生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写汉字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积极探索,灵活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比如:讲生动的故事、猜有趣的字谜等,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引发其对汉字的喜爱。

1.增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

我国的书法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家及其刻苦练字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如:笔冢、墨池等。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感到好奇且充满了崇拜之情,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故事作为启蒙教材,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与品质。

另外,教师也应实施“生动讲解”,以顺口溜、打比方等方式,抑扬顿挫、生动活泼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记忆字的特点;将一个字的讲解变得生动一些,那么效果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字形结构的分析过程中,尤其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字的各个部分,用生动的语言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产生对汉字的好奇、探究之情。

2.注重书写内容的游戏化和形式的生活化

书写内容的游戏化也是激趣的有效形式。猜字的过程也是学生加工信息、联想与想象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猜字游戏,如:冬天藏在方框里(图)、口里有块玉(国)、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猜谜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字的结构与特点,并进行分析、分解或组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写字的热情,并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

同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书写形式变得更加生活化,提升写字教学的效果。比如:“鲁”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将主笔“横”想象为一个人走在钢丝上为保持平衡所伸长的手臂,所以这个“横”就应该写长一点点……再比如:在“心”字的教学中,教师就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想象,将第一个点看成是一个枕头,一个人(卧钩)躺在上面,还有一个好心人给他盖了两个厚厚的被子(两个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也锻炼了其思维与想象的能力。

3.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与指导作用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一个职业道德素养。在学生心中,教师就是表率和榜样,占有十分神圣的地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示范与指导作用,更生动、形象、真切地为学生树立起笔、运笔、收笔的正确习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间架结构的均匀与协调等,并领略汉字的结构美及书写的韵律美等。这样,学生在观察了书写过程后,可进行模仿书写,实现从领会美到实践美的飞跃,增强了学生写好字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写字兴趣与写字能力。

4.联系实际生活,增强直观体验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写字亦是如此。课堂教學无论怎样精彩,毕竟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又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可充分发掘生活中的丰富素材,利用生活中平凡却又生动、有趣的资源,调动学生写字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笔画“横”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横”联想为操场上的跑道,鼓励学生在书写时比一比,看看谁的“路线”写得最好、最直,学生的写字兴趣得到良好激发;再比如:笔画“横折”可以联想到折断的竹子和转折的钢筋,想一想哪个更有力,进而引导其将“横折”想象为钢筋转折进行书写。

再比如:“杏”字的撇捺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将撇与捺写得舒展,像燕子张开的翅膀。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体验美感,才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分析、比较,进而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与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新课标所突出的“以学定教”理念是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经历与体验……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其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差异,在培养其写字兴趣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其个性差异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布置作业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又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其接受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学习方法与态度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与发展特点等合理布置作业,坚持适度、少而精的原则,以避免机械、重复地抄写作业给学生造成的压力;从指导方式上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甚至可以手把手教他们写。对于个别的书写后进生,教师可适当放低要求,注重简单的书写过程和方法的培养。

例如:对写字比较吃力的学生可放低要求,布置“弹性作业”,由学生自己确定练字数量等。教师应尽量选择符合教学内容与重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字例,适度、科学地布置作业,让学生轻松完成的同时还应受到一定的启发,保持写字的热情,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扮演“小老师”,相互监督与检测,从而充分调动起写字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引导学生成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新课程标准改革已经将合作学习作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交流与交往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

比如:教师可在整个班级范围内举办“一对一、结对子”的活动,选举几位“小教师”并为其各自指定一个“学生”,成立学习小组,经常性地进行写字示范、提出意见、查找缺点,等等,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班级的写字水平与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引导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赛。如: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坐姿、写字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同学的坐姿最好,汉字写得又好看、又端正、又整洁。小组成员为各自的荣誉而战,自然会积极、努力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全员参与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合理实施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点评与评价常常会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起到直接的影响性作用。因此,教师的点评应尽量做到恰当、准确,要真正为学生考虑,善于捕捉其闪光点,以增强学生练好字、写好字的信念。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多应用激励性的评价,多做出表扬、鼓励的点评,促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1.综合实施多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自评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单一的评价主体,是评价的“执法者”,而学生则为被动的评价接受者,传统的评价结果往往成为教师与家长否定学生、埋怨学生的法宝。而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而评价的主体应该具有多元性,如: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师评、生评、家长评、师生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书写习惯并正确地评价自己所写的字,从而更快地提升写字水平,达到培养目标。

教师与家长的评价很容易忽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所以,学生之间得互相评价不失为激发学生书写兴趣、提升其书写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教师可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评价的标准与原则,然后在仿写后积极组织学生相互评议,如:书写结构是不是合理?书写是不是正确?是否突出了主要的笔画?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让学生在互评中更好地欣赏、更好地改正缺点,在学习中借鉴,从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师生互评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是评价的主体。相比于阅读课、作文课,写字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下讲台,走入学习之间,也会有更多的师生之间沟通的机会。在生字教学中,教师可示范写字,并由学生来做评价“专家”,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意见。

2.实施星级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写字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是评价的根本目的,因此,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应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以激发学生的发展内动力。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可应用星级制评价方法,以“正确、整洁、速度”为三项评价内容,每合格一项就给一颗星,最高为三颗星,三个项目都合格即为优秀。如果学生书写进步,则可在旁边价格小太阳或者小笑脸;如果退步,就加个小苦脸,从而以形象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赞扬有点,改进缺点,以评助写。需要注意的事:教师应多用一些赞美性的语言,如:“字如其人,你的字跟你一样漂亮” “这次比上次写得好,继续努力”……

3.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所以,教师可多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进而激发其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心。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写字比赛,每个月评选一次“班级小书法家”“书写规范生”“书写之星”等荣誉称号,并将学生的书法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宣传墙或者书法展示专柜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字才华。

【结 语】

综上所述,汉字书写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与能力拓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教师应“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點和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写字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在提升其写字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廖大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新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2】徐勇,龚效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3】钟启泉,倪文锦,欧阳汝颖. 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4】刘先锋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M】.现代出版社,2010(7)

猜你喜欢
写字教师应书写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学写字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写字
写字大课堂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