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让课堂更有效

2018-05-28 09:41何聪聪
关键词:分工课堂孩子

何聪聪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合作学习的一种较好方式是采用分组学习法,就是按照相关内容,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任务,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课堂 有效

“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培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学习有五个要素:(1)学生们知道这是一种团队学习;(2)学生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获得成功时一起庆祝;(3)每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4)培养团队合作技能;(5)集体反馈和独立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能够让课堂更有效。

记得一年级的一次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会拼图》。一直以来很怕让孩子玩剪纸,因为最后收场时,地上必定是一片狼藉。不过想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以及体会通过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我还是决定上一节剪纸拼图课。

首先布置合作要求,需要孩子们提前准备的一些彩纸以及胶水或者固体胶。周一,孩子们本身从周末玩耍中没有缓过神,根据之前的体会,孩子们学习新课的效果并不好,所以刚好上一堂“活”的课,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学习的效果。

小组合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其实有点难度。他们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很想展现自己,但缺少合作谦让的精神,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主动解决且容易陷入争吵的局面。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在开始之前一定要把任务以及具体的要求说清楚。但是难点就是孩子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听”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上课伊始,我先将问题讲清楚。今天我们是小组合作,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两把剪刀,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一幅拼图,最后呈现的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一幅作品,然后每一组推选出代表向大家介绍你们组的成果。其实我还真的不是很放心,因为担心孩子们不知道合作。

活动开始了,每个小组都干得热火朝天,大家互相讨论。但是过程中还真是出现了问题,比如孩子们争着抢着用剪刀,或者分工不明确,要么几个人都在剪纸,剩下的人被动地等待,要么几个人争着抢着做一个步骤而忽略其他环节。被我教育了一番终于明白,小组是一個团体,时间紧迫,重要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品,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抢剪刀上。

当我说了时间还剩下6分钟时,孩子们紧张但不缺淡定。只听第5组说,兔子的眼睛呢,就有另一个成员说,“眼睛”在我这呢,别担心,然后赶紧贴上去了。有个小组最开始定不下要拼的东西,在最后的时间里还是通过团结协作完成了作品。

最后的时间是小组汇报成果的阶段,每个小组在成员的推选下,以一人为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成果。而我对作品的分数分两部分,分别是“团结合作分”和“作品分”。每一组都拿着自己的成果自信满满地介绍起了合作的过程以及在碰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等等。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我佩服。如第8组他们拼了彩色熊猫,发挥了想象,拓宽了思维,熊猫不再局限于黑色,而是彩色的,让人耳目一新。而第9小组做的复合式拼图更是让同学们赞不绝口,通过卡纸的上下开关呈现的是两幅不同的作品,小巧精致。每个小组在最后的展示时间都尽情发挥,共同交流,一起分享着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这堂的口语交际课虽然形式简单,但是课堂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我想,对于实现合作教学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引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就需要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什么益处,又该怎样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才会有目的性才会有效。如学生在开展活动之前可以先布置前置性预习工作,让学生在周末就准备好相关的材料。然后说明合作的要求,需要团队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幅拼图作品,这样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合作更有目的性。

第二,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任务是整个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每个小组都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所以最好分配不同层次水平的任务,能力与任务难度相符,才能在各小组完成自身任务的基础上,组与组之间也互利共赢。

第三,兼顾合作与分工。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任务工作。合作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的目标只有在成员完成不同的分任务时才能更加高效地实现。在此案例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分工”并不是很明确,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统一意见,所以当学生碰到分工困难时一定要及时说清楚。

第四,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合作学习力求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打破僵死格局,更追求“活”,而不是“散”“乱”。强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并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课堂中无所事事的旁观者。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知识阅历尚浅,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态,在必要的时候要相机点拨、诱导,发现闪光点及时分享,发现问题集中讲解或适时调整,这样合作学习才不会只是热闹走过场。

在这节课上,我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加深,虽然是一节以口语交际为主的课,但是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个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听取他人的发言,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我认为“合作学习”形式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种学习方式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既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要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蒋波,谭顶良.论高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07)

猜你喜欢
分工课堂孩子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写字大课堂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