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分层描写

2018-05-28 09:41李丽丹
关键词:感官维度分层

李丽丹

【摘 要】

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通过描写,读者不仅能获得具体、鲜明的形象,更能获得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文章才有感染力。有关描写的写作教学方法很多,本文试图从分析自身的描写教学入手,学习并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粗浅地谈谈自己在写作分层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感悟。

【关键词】

描写教学 写作描写 作文分层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都很清楚描写是中学写作教学重要目标之一,有关描写的知识非常丰富,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手法分,有白描、细描;按角度分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等。描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文水平的高下。美国新闻学家D·C·雷特狄克在谈到描写技巧时说:“ 在人们的心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记忆,如果你能唤起他们心中的这些形象,你的描述就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用什么唤起读者的记忆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生动的语言。

但是现实教学实践中,学生并不善于描写,无法做到描写细腻,其原因有多方面:或由于学生不善觉察生活;或因为学生缺乏细腻表达自己所觉察内容的能力;或与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足以提升描写能力的知识、无法设计必要的描写学习活动有关。有位语文名师曾设计了一个写作描写评价表,将描写分为六个维度,分别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感觉,学生在描写时,每启动一个感官(增加一个描写维度)就得10分(不重复积分)。为体现某一感官维度,必须使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每出现一个得5分(可不断累积积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启动感官觉察事物。这一量表将比较笼统的写作理论知识转化为非常具有操作行为的术语,使得原先看似捉摸不定的“描写细腻”这一能力变得简便易学,为学生写作学习提供便于操作的规矩。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笔者在自己两个班依葫芦画瓢进行量化的描写分层教学。结合自己与学生实际,我将描写维度中的最后一项“感觉”删去,只留五个维度,即描写中常用的“五觉”;对描写的词语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不够生动细腻的及反复使用的词语不能得分。具体来说,我的描写教学主要做法如下:

一、分层设计主题,激发写作兴趣

古人曾经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了兴趣这种动力,才能把学生引入学习环境中。初中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写作习惯、对写作的态度不尽相同。少数学生写作兴趣浓厚,不少学生对写作颇感畏惧和无奈,还有少数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厌倦情绪浓厚。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写作的兴趣,至少不厌恶不排斥写作,每次的描写训练我都精心设计一到两个主题,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又带有新鲜有趣之感,供他们自由选择。如第一次我就设计了“宁静的夜晚”和“( )的一角”两个主题,第二次结合学校政教处管理餐厅实施文明安静就餐的具体情况,描写某一次就餐前的情景;第三次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请学生观察校园内三种不同的嫩芽并进行描写或是找三种不同的绿色进行描写;第四次是学习项恩炜老师设计的用鼻子将语文书翻到第四页或是用牙齿咬住笔在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等等。练习的要求就是围绕主题、运用多种感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片段,题目可有可无。这样训练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确定一个主题后有意识地对照量化表格,尽可能地启动多种感官,运用更恰当的词语来进行描写表现。200字的片段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大部分同学都能在15-20分钟内完成。这样的主题选择和篇幅要求首先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甚至觉得写作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正如我所期望的一样,学生从第一次开始就表现出了空前的写作兴趣与热情,这让我这个迷茫者看到了写作教学的新希望!

二、分层制定要求,满足不同心理

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目标,提出训练任务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让其“跳一跳”,便能“摘到桃”,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使自己向更高一層迈进。

我校的分层走班教学将两个行政班级的同学按照文理两科分为一个素养班和一个提高班。对于素养班的同学我要求每次的描写维度不少于3个,精彩的描写类词语不少于10个,再加上每次的书写总分5分,每一次的片段描写总得分不能低于85分。而提高班的同学则描写维度不少于2个,词语不少于5个,总得分不低于60分(个别实在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降低一点)。因为是片段训练,又有量化的表格作为评分的依据,不同层次的同学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也避免出现优秀学生容易知足,底子弱的学生畏惧放弃的现象。连着三次训练下来,能达到自己对应要求的同学占95%以上。

三、分层反馈修改,力求人人提升

因为这种形式自己和学生都是初次尝试,所以前两次的描写训练学生对照量化表完成描写后直接上交,由教师先进行批阅反馈,然后发还给同学进行修改。第三次开始素养班的同学参照量化表格学着批改,此后再慢慢养成写完第一稿后都先由自己对照量化表格进行批改的习惯,教师适时指导后再进行第二稿甚至第三稿的写作。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学生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所以当学生写完第一稿后只要能达到自己相应的目标,我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对于那些修改后大有提升的片段及其作者,我会加大表扬的力度,让他们将原稿和修改稿进行抄写或打印,然后范读和张贴,既使作者有极大的被赏识感和满足感,又给其他同学以榜样和激励。虽然只是进行了四次量化的描写训练,但学生的进步已经初显,尤其让我欣喜的是同学表现出了对写作的极大热情,相信不断地练习修改后学生定能有更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感官维度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感官训练纸模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感官训练纸膜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