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应对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2018-05-28 09:41陈晓瑜
关键词:幼儿教师案例小朋友

陈晓瑜

【摘 要】

第一反抗期是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階段。在这个阶段中,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巧妙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本文立足航航这一小班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并着重从运动能力、自我意识、情绪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小班 角度 分析 第一反抗期

一、案例描述

航航,四岁,是我们小班的孩子,他特别聪明,如果是少量的内容,只要他听过、看过,他都基本上能复述出来,而且还复述地非常流利。航航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非常宠爱他。平时,他在家里和幼儿园都很乖巧,做游戏的时候也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很合拍,但是,他最近的表现却令老师很头疼。最近一个星期,航航每次都“自作主张”,经常和老师、家长对着干,在学校的时候,他也非常调皮,经常和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对老师的询问也爱搭不理的,并且还经常带其他小朋友去沙池边玩耍。

二、案例分析

(一)初步判定

根据案例,我们初步判定航航的行为属于儿童的第一反抗期。幼儿三四岁左右,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认知不断增多,就表现出独立的意愿,虽然能力还达不到也要自己动手自己做,变得不太听话。这是一种意识的自我表现,心理学上称此为第一反抗期。科学表明,在三四岁期间孩子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则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

从案例看来,航航所处的年龄正是儿童第一反抗期的多发阶段。而他“平时”的行为举止与“最近一星期”的言行相悖,即平时乖巧、懂事、很合拍,而最近则总是“自作主张”,和爸爸妈妈、老师对着干,并且还出现与其他小朋友争吵、到沙池边玩耍的现象。这一系列现象足以证明,相比于其他幼儿的第一反抗期,航航的行为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原因分析

1.运动能力方面

儿童第一次发育高峰之后,身体的运动机制逐渐激活,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模仿成人来完成。并且,这时,他们非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空间,尝试新事物。但很多家长、老师害怕儿童受到伤害,都会或多或少地加以阻拦或限制,于是幼儿就产生了反抗的情绪。“吵”“不听话”“玩”“争抢”等一系列动作都表明航航的运动能力已经开始发展,属于正常现象。

2.自我意识方面

处在2-7岁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在头脑中建立物体的具体形象,儿童开始能够运用形象的事物进行思维,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案例中的航航开始能分辨那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对表现自我的态度变得异常顽强。航航的这些表现与成人的固有范式相矛盾,进而让航航产生了挫折感,最终导致航航的反抗行为。

3.情绪方面

对于没有经历过很多事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感到不满,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主要的宣泄方式。而父母和老师就认为这是孩子们在无理取闹,是他们反叛的表现,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对他们,从而导致了儿童的反抗行为。

三、教育措施

(一)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每个孩子既是相同的,又是不同的。孩子的发展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三四岁的小孩一般情况下都会经历第一反抗期,具有共性;不同是因为,每个孩子第一反抗期的周期及表现都不太一样,具有个性。幼儿教育正是融合孩子共性与个性的重要举措。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将从思想上重视航航的个别行为,充分尊重航航的人格尊严,不辱骂、不体罚、变相体罚航航,而是将这一行为作为正常孩子的正常表现。另外,为防止家长过度干预航航的正常发展,我将与航航的父母做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把其中的原委解释清楚。

在尊重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严格要求孩子,对孩子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即安排好那些有必要而孩子也愿意去做的事情,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积极参与、探索。不管孩子的完成情况如何,我们不必太过较真,更不允许包办代替,而应该以孩子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共同解决、完成。

(二)关心爱护孩子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灵魂。我在引导航航的过程中,将始终把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作为不变的主旋律,以鼓励为主,开展赏识教育,让航航自己慢慢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并促使其逐步回归正常的行为规范。

另外,据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拥抱0-7岁的儿童,儿童将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安全感。所以,不管航航对我的态度如何、对其他小朋友们的态度如何,我都将通过赞许的眼神、温暖的拥抱等行动,让他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安全感,储存勇气和智慧。

(三)家园联系,共谋对策

第一,幼儿园开展好一日生活活动。航航的第一反抗期行为矫正主要需要通过幼儿教师的教育进行。作为小班幼儿教师的我将努力开展好一日生活活动,定期检查幼儿的衣食起居,并合理安排集体游戏,使得航航融入集体,在集体中学习和成长,并慢慢走出第一反抗期。

第二,家长或社区应该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发展亲子关系,使航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快乐,在呵护、关爱中长大。同时,家长应该定期与航航的相关老师联系,跟进幼儿园教育情况。

(四)满足孩子的独立与渴望保护的需求

孩子表现出顽强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独立。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与老师作对,但孩子的内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持和适时的鼓励。在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一件事时,老师可以首先判断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这件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在没有人身危险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去做。如果孩子正准备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时候,老师必须果断地制止,并用其他一些没有危险性的活动来代替。让孩子在享受到独立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也会减小孩子反抗情绪的发生。

【结 语】

通过一个月的教育,航航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开始用礼貌用语打招呼,与小朋友们和睦相处,按时睡觉,其反抗行为有所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园合作的不断深入,航航的反抗行为将逐渐转向平稳。这一结果的实现需要幼儿教师、家长、孩子的密切配合。我想只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航航的反抗行为就会逐渐变得正常。

【参考文献】

【1】林峰.什么是“第一反抗期”【J】.农家致富,2012(9)

【2】嫪国平.读懂孩子的“第一反抗期”【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3(7)

【3】李越儿.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

【4】马洁.浅谈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1(3)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案例小朋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Let’s DIY Poster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