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学生的学来教语文课

2018-05-28 09:41谢芳
关键词:教学方法能力语文

谢芳

【摘 要】

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克服当前语文教学的两个误区,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要注重能力培养,开展拓展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语文知识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也影响着美味每个人的言谈举止,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随着科技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也取得的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可谓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想新形势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语言交际,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重视语文课教学

有的家长热衷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往往对思维训练、语言交流不够重视,往往有的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认为语文课不重要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学生喜欢语文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其他学科相比而言,学生们从现实生活中感受语文重要性和用途是有亲身体会的。特别是农村小学生都偏爱语文学科,这为学好小学语文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巧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身边有着丰富的语文课程教育资源,教学时密切联系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特征,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教学的实践来看,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来激发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讓学生从中体验和感受学习的快乐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克服当前语文教学的两个误区,实现有效学习

一是要克服浮于表面的自主学习。有的教师表面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让学生利用活动单上填空题来学习,似乎边阅读教材边填写表格的学习似乎就是自主学习。这样会导致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学生的阅读根本理解不了教材。所以,这样的自主学习更谈不上“有效学习”了。二是缺乏主动参与的探究。有些教师让学生借助于学案单上的填空,边自主阅读边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也有少数教师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学生观看视频后小组合作进行合作交流。这时候,学生的合作交流往往脱离教材,合作交流效果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的体验、尝试和探索的主动性,不能让学生被动的围着老师转。要克服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以具体的语文教学的案例为例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立足于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改进教学策略,发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开启学生的心智,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相比其他科目的枯燥无味,小学语文教学以其生动活泼、鲜明直观的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这也就展现出了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面对新中考改革“三新一旧”(新的中考方案,新的小学课程方案,新的课程标准,旧的课程教材)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成绩成为我们的主要思考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教育心理学有关知识,把握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然后勇于创新,努力创设出趣味性强、参与度高、轻松无负担的教学情境。例如,把课堂搬到田地、草丛、树林等。就像田园诗人一般去感知和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快乐生活,让学生在充分放松、无压力的情况下身心愉悦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吸取语文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彻底姘去那种只局限于单纯的讲授模式,而应更加强调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结构认知、提高实践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参与放在首位,利用传统与现代多种媒体手段以及教师精雕细琢的语文微课去调动学生感知语文的真谛。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除了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基本的教学素养外,还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研究表明,当授课教师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很快得到有效调动的时候,这就是教师教学的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堂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相关内容的微课视频案例,通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展开联想来体会环保、关爱生命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内容,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使学生记得深,学得透,同时锻炼学生创造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开展拓展性学习

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思考、探究等具有小学语文科特点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逐步学到小学语文的知识。在教学小学语文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溶于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最新的知识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要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习过程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网;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要将生产、生活中的语文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小学语文合作交流教学的特点,注重语言交际教学,整合教材中的语言交际教学部分的分散知识点,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等等。所有这些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历次中考命题也体现了这一点。因此,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加强对学生灵活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不容置疑的。

总之,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发展学生思维,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教学和写作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社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3)

【2】宋光.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

【3】张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能力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