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探究

2018-05-28 09:41刘晓霞
关键词:主体高中语文素养

刘晓霞

纵观我国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语文学科在设置以来,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无比巨大.但是由于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正不断地与时俱进,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些顽疾也正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语文学科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根据2003年9月《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一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致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个体感受,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价值意识淡漠, 语文学科的功利性愈来愈强,在这样的条件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也就自然出现目标单一、目的片面、范围偏平和主题局限等等不足, 这样也就必然出现“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的瓶颈局面,同时正是因为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 也就失却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因此,正确的教学评价应该是立足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强化教育评价的诊断、调节、激励、发展的多元化功能, 突出教育评价手段的丰富多彩,应该充分体现生情、校情和时代现状。 所以,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业发展策略问题上开展有益的探索,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理论借鉴。

一、教学评价应坚持多元化原则

首先,要做好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要落实学生主体意识,要打破教师一元化的角色定位,应该大张旗鼓地宣扬和落实学生、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 采取自评、互评等各种形式,让互动评价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 同时我们可以拓展评价空间,请家长、社区、学生、老师之前形成良性活动,促进评价的有效性生成。

其次,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由于不同的单元在进行分项考核时的侧重点不一样,其评价的目标和维度也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教学评价需要结合具体的考核内容而定,比如诗歌单元重在诵读能力评价,散文单元重在审美能力评价, 文言单元重在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写作单元中在创新能力评价。 这样语文的评价就是在知识和技能中不断展开的,通过评价,我们可以组织纵向和横向的知识比较,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再次,评价方式也需要坚持多元化。 当下的高中语文考试,带给人们的就是一种森严的考场环境、严肃的考试氛围、一丝不苟的老师和埋头答题的学生, 这一切就是扼杀学生个性的一种教育形式。 谈什么创新和动力,学生就是为自己的前途在挣命。 但是高中语文的评价方式非常丰富,我么可以改变闭卷式测试形式,引进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和渠道, 我们可以设置开卷测试、讨论交流、资料查阅、网络互动、智能访问等形式,不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的交流意识,进而增进团队精神的建立。在这个形式下,应该需要倡导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的策略,不要单一用分数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习和素养。

二、评价应激励学生学习

当下的高中语文考试虽然也是一种选拔和甄别,但是毕竟没有重视到学生参与的过程性状态的评价,我们应该认为老师的目的不仅是甄别和选拔,更多的应该是自我的激励和人生的重新定位。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应该通过评价的方式和手段,强化对学生的鼓励促进和发展完善功能,凸显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强化对学生的激励和帮助上,引导学生提升自己语文学习兴趣,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注重评价的激励性作用的发挥。例如,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学生语文基础不牢固,学习缺乏信心,但是他的思维较为创新敏捷,有自己的个性化想法,我们便可以因材施教,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意分析和观点概括等任务交给他,借此激发他的语文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他自己也会非常注重加大了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后来,这为同学也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三、评价要客观有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评价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生发展主体地位是不是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教学评价中的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官本位”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和独特感悟,让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前提下善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够完整地的表达出来,让大部分人为之信服。由于学生自己的个体经历不太一样,导致学生的个性意志品质各有差异,基于此并结合教材文本等各种资源,学生大多会形成自己的主观臆断,且表得出的见解也是各具形态的。比如,教学《鸿门宴》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任务的不同评价来激发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有效形成。由于历史上对文本中项羽放走刘邦事件的褒贬不一,进而形成意见相左的两种观念,一种是项羽妇人心肠错失良机而纵虎归山,一种认为项羽是形式磊落大丈夫所为,纵死犹荣。而对于这些观点,学生也是无法定论,这时教师可以投影出示评价要求,让学生结合历史书上的诗词作品有效评价项羽的所作所为,让学生在个性的评价思考中明晰價值取向,无需要整出个是非对错。

总之,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但即使如此 ,语文教学评价还是需要大胆地实践和 创新,要坚持多元的评价原则,要立足学生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评价更加务实有效。这样,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才会不断提升教学实效,进而促进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快速提升。

猜你喜欢
主体高中语文素养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何谓“主体间性”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