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艺术在现代家用饰品中的运用

2018-05-29 17:23王双虎
纺织科技进展 2018年5期
关键词:布条阿米肌理

王双虎,焦 科

(1.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710048;2.陕西学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710048)

拼布艺术风靡于世界各地,这主要是因为拼布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且布料所带给人们的温馨感觉能够舒缓压力,温暖人心。拼布以多种多样的搭配效果突显出制作者的个性与特色,吸引了众多的拼布艺术爱好者。

目前,市面上拼布面料虽多,但是用特殊技法表现的却寥寥可数[1]。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加强,他们在追求物质保障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精神需求。人们把各种对美的理解融入到拼布的创新中,随之便出现了许多拼布的技法创新,如编织、刺绣、绗缝等。所以,在拼布中加入各种不同形式的表现技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追求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装饰性的效果。这种通过创新技法表现的拼布面料在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日益显著,发展迅速。

1 用绗缝技法表现的拼布面料在家用饰品中的运用

阿米什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群再洗礼派门诺会教徒,以拒绝汽车及电力等现代设施,过着简朴的生活而闻名。阿米什拼布很好地反映了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他们只使用单纯的色调,比如黑色、绿色、紫色,甚至有的教会地区限制使用黄色或红色,认为这些颜色太世俗。如图1所示,他们在纯色的面料上运用了大量的绗缝技法来丰富背景面料,再利用绗缝技法的灵活性在颜色稍浅的面料上描绘出以几何图形为主的主花形[2]。这种表现方法不仅可以拉开主花与背景的层次感,也充分表现出拼布作品的肌理感和形式美,既简单大方而又不显单调。尽管阿米什拼布色调有点晦涩,但它一流的拼接技巧和精美的绗缝图案盖过了它简朴的背景,这些特征似乎更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年代久远的阿米什拼布已成为当今收藏家和拼布爱好者们的珍贵收藏品。

图1 阿米什拼布

2 用刺绣工艺表现的拼布面料在家用饰品中的运用

巴尔的摩拼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它大多是以白色为背景,缀以红和绿的贴花图案[3]。如图2所示,它在白色的背景布上进行绗缝,用变化丰富的线条来表现背景布的肌理及图案变化,还用不同的色彩拼合各种形式不一的花草图案,在拼接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刺绣技法,使整幅作品更加精致,同时这样的表现技法还增加了肌理美和层次感。制作一条巴尔的摩拼布被子工程浩大,往往需要好几个人通力合作。在当时,这样的拼布作品通常是送给新娘的珍贵礼物。如今,一条精美的巴尔的摩拼布被子在拍卖会上的竞价可高达20万美元。

3 用拼贴技法表现的拼布面料在家用饰品中的运用

图2 巴尔的摩拼布

拼贴技法是拼布中很常见的表现形式,它的技法表现简单,图形变化丰富,层次感强。早在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的时候,其国旗就是以拼贴的方式来制作完成的。以蓝色的棉布为底布,配合红白相间的布组合而成,以贴缝的方式将代表13州的星星缝上去,该旗帜现仍保存于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由此可以看出拼布艺术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再比如夏威夷拼布,其特点是使用单色调的面料为背景(通常是白色),然后用一整块单色调的布在上面拼贴一个对称的适合纹样为主图案。它的表现形式简洁,图案块面感强,是简约时尚的体现。

4 编织技法表现的拼布面料在家用饰品中的运用

用编织技法表现的拼布艺术主要是通过把不同质地、色彩和花样的面料加工成布条后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进行重组[4]。在三原组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协调,使拼布面料在质地变化上产生肌理美,在图形重组上产生秩序美,在色彩搭配上体现色彩美,通过布条的装饰边产生针法美。

用编织技法表现的拼布主要是布条编织拼布,所以其组织表现技法主要是以三原组织为基础,再对其变化运用,如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等,并适当地结合编结技法。

用平纹组织编织形成的经纬向布条组织点多且分布均匀,布条与布条之间组织紧密。用这种方法编织形成的拼布面料具有凹凸变化的点状肌理感,在触觉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用斜纹组织编织形成的拼布面料,其经纬线组织点相对较少,但是在视觉上产生鲜明的条形纹理变化。通过平纹组织和斜纹组织的结合运用,还会产生简单几何图形的纹理变化,并会有点线面的肌理变化效果,编织技法在拼布中可以很好地表现颜色、肌理及层次变化。不同的布条可以表现不同形式、风格的拼布面料,比如形态规整的布条相互交错形成的拼布面料给人感觉干净整洁,而不规整布条既可以表现不同的个性风格,还可以表现一些变化的几何图形,还有不同质地的面料制成宽窄不一的布条后,相互交织形成的拼布面料独具特色、层次变化丰富等。

从技法表现上来看,这种编织拼布面料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且实用大方,是一种艺术创新的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拼布的表现技法层出不穷,不再仅仅局限于拼接法、编织法、刺绣和绗缝技法等。

5 编织技法在设计中的运用

市场上我们主要接触到的是用拼合碎布片的拼布表现手法结合绗缝的拼布工艺品,虽然它们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图案和色彩,但是层次感、肌理感表现得不够突出。在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编织布条的手法来表现拼布,有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及变化组织,以突出拼布的面料质地变化、肌理变化及色彩变化等。在生产运用中,可以提取其局部拼合到普通的拼布面料中,也可以直接将其制成成品,比如手提包、抱枕、地毯等,其耐用、耐看程度相当高。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编织技法主要是用布条为经纬向基本元素,并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做相互沉浮交织处理的织物工艺制作方法,如图3所示。用布条编织的技法与纹织的主要表现技法十分相似,只是布条编织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不仅前期要准备大量的布条,在色彩变化时,还要通过拼接布条的手法来完成,制作较复杂。

图3 编织包

6 结语

拼布工艺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中国北方地区,是为了抵御寒冷而产生的,其表现技法主要是拼合各种碎布片的形式,很少加入创意性的技法,不具备美观性。而如今,拼布工艺经过时间的沉淀后,表现形式多样化,不仅色彩丰富,而且表现技法新颖,逐渐由实用性走向装饰性。从最早的直拼、斜拼、对拼发展到现在拼布结合编织、刺绣、绗缝等技法,在技法创新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绿色环保观念推广迅速,人们更加注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所以对一些零碎的面料就更加珍惜;在物质生活上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和高尚艺术的享受迫切性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拼布艺术追求的不仅仅是实用性,更多的是装饰性的展示,其在现代家居配饰中和纺织服装面料中无论是造型上还是技法创新上都有很大创造空间。

[1]王庆珍.美苑[M].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64.

[2]张 雷.织物造型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85-92.

[3]林乐成.织物造型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62.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

猜你喜欢
布条阿米肌理
水泥窑协同处置布条类有机工业固废污染物排放特性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阿米想长大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
旧衣变杯垫
彩带花瓶
阿米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