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比电影好看

2018-05-29 05:00徐江
综艺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容量愿景

徐江

以影像和表演类艺术而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电视剧空前强势的时代。网剧也同样是电视剧,只不过投资和制作稍稍“减配”,剧情更加贴近特定观众群的日常接受心态而已。

电视剧强势,尤其是长篇剧集强势,中外皆然。

为什么强?主要强在长度,在情节容量。借用小说题材作比,电影的情节容量也就相当于中短篇小说。为什么许多伟大的中短篇小说搬上银幕以后,都能獲得成功,甚至获得意外惊喜,而改编长篇小说却很难获得掌声?正是因为电影对情节容量的限制。一个短篇可以酌情增加些情节(比如日本市川准改编村上春树的《东尼泷谷》);一个中篇可以基本对接(比如《人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一部长篇,需要改编者做太多的减法。

最容易成功改编成电影的长篇小说大致有三类:一、内涵简单、情节曲折的流行小说,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二、篇幅不长的长篇小说(过去叫大中篇),如《朗读者》《寒夜》《长日将尽》等;三、规模宏大、情节空洞易于发挥视觉想象力的巨幅长篇,如《魔戒》《封神演义》等。而这些放到剧集中,统统不是问题。有些情形还可能会和电影反过来,比如侦探小说,再长篇幅的侦探小说,其核心也就是一个案子,本质上依然是一部中篇小说,只能放到系列剧集里,无法单独制成连续剧,而且在系列剧里充其量也就分为上下两部。敢分成三部,估计性急的观众就会出来骂导演。

剧集的优势就在于容量。哪怕它比不上长篇小说,但对于改编名著,基本够用了。《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以及金庸、古龙的那些故事,在未来的岁月里还会被一再改编下去,它们不一定会赢得像原创热剧一样高的口碑,却永远比原创剧集拥有更巨大的播前宣传效应,对播放平台和广告商而言,这就足够了。

容量优势原本属于“体裁优势”,在影、视的竞争中只是特色,未必就是决定性因素。因为观众对影、视的观赏欲求不一样。对电影,观众期待大场面、视觉刺激,或对内心的深刻剖析,影像风格上的先锋性,哪怕是对普通人情怀、愿景的尽力满足(后者典型的例子如最近引爆内地票房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没有精英立场,没有影像惊喜,它们只表达了普通人对理想的最低追求,却能感动最广大、基层的观众)。

对剧集,观众期待的则是一个五味俱全的世界,演员对演技的尽情发挥,以及“大团圆”“好人有好报”式的结局,偶有悲情的结局出现,观众又会因此唏嘘不已,进入要求不高的悲剧性审美。所以,没有人太追究《人生》里原著和改编者让身为高干子弟的女记者,死心塌地爱上矿工老同学是否符合生活的逻辑,关键是人物身份落差在爱情面前被拉平了。作家的“意淫”在这种时候充当了普通观众生活愿景的宣泄口。

绝大多数剧集本身都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不像大银幕上的作品,故事经常讲不完整,编得离谱,演得还不像,因此,大家还是愿意先把票投给满足自己看戏基本要求的电视剧。更何况,今天内地原创剧集的水平不低,每年都有几部经得住看的品质之作。

长篇剧集投入再高,也比拍大片成本低,大剧相对于电影,通常回报又多属旱涝保收,两相比较,剧集的发展前景更从容些,电影更多些急躁。这样的背景下,拍出来的作品哪类好看哪类不好看,也就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容量愿景
一起向未来
水瓶的容量
这根“冰棒”随时随地来一口
绘筑班级成长蓝图 点亮学生心灵航灯
容量中的问题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愿景是企业的生命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