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

2018-05-29 10:52杨金水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意阶段性中学语文

杨金水

“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指的是中学语文学科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旨在促进教学效果的纸笔考查形式。

在常规状态下,“阶段性测试”应该是对“阶段性教学内容”的检测,是极为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导致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混乱使其不仅不能成为教学的有效的手段,还严重干扰正常的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试内容不明晰。由于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往往是大而空洞,且在同一层面不断重复,日常教学内容与最终评价指标往往无法匹配,教学内容严重窄化,导致测试与教学长期存在两张皮现象。名为“阶段性测试”,实与“阶段性教学”并未构成明晰的对应关系。因为“阶段性教学”的独立性似乎也不成立。“阶段性测试”也没有因为与平面而碎片化的教学脱节而保持其自身“阶段性”特点,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与现行教学游离且缺乏“连续性”和“层进性”,必然导致整个语文教学的混乱,从而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

第二,测试结果不准确。由于对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的要求和标高缺乏清晰的认识,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的命题与评分标准存在严重的科学性问题。一些经验主义的操作导致测试结果极为模糊,与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相关性不大,甚至会出现负相关的情况。这样的阶段性测试就会严重干扰正常的语文教学秩序,打击学生語文学习的积极性。阶段性测试结果的不科学其实也是语文课程存在不科学性的反应。

第三,测试过程负担重。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测试内容和测试单位的。由于阅读和写作测试的主观性过大,随意性极强,阶段性特点不明确,命题方式大而全,导致其命题和阅卷的负担极重,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的命题和阅卷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数倍于其他学科。繁重的负担又加重了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本已存在的诸多问题。

阶段性测试本是对日常教学内容的检测,其内容是既定的——学什么,测什么。但长期以来,语文测试往往与语文教学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学什么不明确,导致测什么也不明确。所以,要解决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完善语文课程建设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入手。

一、基于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要素,重新确立语文学科各阶段教学的内容目标体系

为了解决语文学科测试阶段性问题,必须先解决语文学科教学阶段性问题。要解决语文学科教学阶段性问题,必须先解决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教学的阶段性目标问题。要解决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教学的阶段性目标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与序列问题。所以,在梳理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要素的基础上,着力研讨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强化知识运用所产生的技能,再将这一技能与语文学科阅读和写作这两个主要任务结合起来,依据螺旋上升的理论,确定语文学科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体系,从而制定语文知识和能力全程教学分布计划,确定具体而合理的教学进度,将制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全程教学分布计划与相应的教材教学进度相匹配,以课文、单元为单位,拟制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体系,借此确定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的序列。

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将单纯的知识学习演绎成运用知识的技能

语文学科并没有庞杂的知识结构,从小学到中学,无非就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几个方面的知识。如果单从知识介绍的角度来对待这些知识,显然是难以支撑一个主要学科的内容体系的。

基于这种现实,我们应该改变将知识作为碎片化标签化的简单介绍的知识学习方式,力求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入手,找寻并构建知识之间的关联,探寻其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语言运用中的价值,将知识的学习变成获得语文能力的抓手,最终落实到知识的运用上。

比如,对词性的学习,不再满足于实词虚词的分类,不再满足于能否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还应在了解实词的内涵、外延、分类的基础上,理解和恰当运用实词的表意功能,将其当作阅读和写作学习的工具。

以名词为例,在了解名词的特性的基础上,明白名词是人和事物名称的指称,明确名词的指称作用。再基于名称的指称作用,进一步明确名词具有表对象和范围的表意功能。

基于名词表对象和范围的功能,我们又可以确立话题的概念,明确每句话的话题概念,每个段落的话题概念,每篇文章的话题概念,明确每道作文题的话题概念。

由单纯的标签式的名词知识演绎出丰富而实用的名词知识工具,就为语文学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内容,这就克服了知识和能力体系的短缺而无法分布并支撑到整个中学阶段的尴尬,让构建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体系成为可能。

2.将运用知识的技能演绎成解决阅读与写作中不同层次任务的能力

语文的核心能力是把握语意的能力,能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语意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当我们把所有知识的学习最终落脚在知识的运用上时,就获得把握不同层面的语意的能力,也为阶段性的测试,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策略。

还是以名词为例,基于名词的话题功能,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强化阅读本文解读的话题意识,先找出每个句子的话题,再依据语意的关系和上下位的层次,找出段落话题以及文本话题,从而为确定文本的中心和主旨打好基础。在写作过程中,强化审题的话题意识,明确写作任务和要求中对话题的确认,继而基于话题确定文章的题意和支撑题意的下位话题。

又如,基于同义词知识,在阅读文本中获得确定同意语的能力,从而提升文本理解能力。基于标点符号知识,获得依据标点符号来理清语句的层次和逻辑及完整语意的能力,既而依据语意的层次、语意逻辑关系的紧密程度、语意完整的状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基于承上启下结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获得判断语意的上下位层次和语意的不同层次的关联的能力。

这样就能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获得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真正构建出语文学科的内容目标,为语文学科的阶段性教学打好基础。

二、基于语文学科各阶段教学的内容目标体系,确定中学各年段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指标

课文教学的序列主要是依据教材的编序。而教材对课文的编序是偶然的,虽然有所谓的主题引领,那也是极为粗线条的。而教材的另一条语文知识线,与教材中的课文关系不大,呈两张皮的状态,且语文知识的介绍也是碎片式,标签化,松散地粘贴在孤立的课文之间。这是教材无序化的表现。

自从三维目标概念提出后,每篇课文教学的目标往往是大而无当,且毫无序列可言。三维目标教案上都有,课堂上有时也郑重其事提一提,但往往无法落实。

要想探寻语文教学阶段性目标,必须改变课文课堂教学这种大而无当的目标制定方式。我们在研究中提出了“确定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指标”的概念。

基于上一条提到的中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体系,再结合具体的课文文本,尽量发掘每篇课文的语文教学价值,从而确定每篇课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指标,让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化,让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而丰富,这就为语文阶段性测试提供了明确的对象和內容。

三、基于中考高考的命题规范,确定阅读和写作命题和阅卷基本原则

要提高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有效性,寻求有效对策,除于需要重新界定和进一步明确中学语文各阶段的测试对象和内容外,探讨中学语文测试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研讨语文学科阅读和写作的命题方式及阅卷方式,变革当前模糊的测试方式,探寻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测试的真正价值和科学方式,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在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中应该明确以下一些阅读命题和阅卷的基本认识。

1.阅读命题要凸显阅读的本质特点,倡导以读懂文本为目标的阅读考查。将读懂文本作为命题的目标和命题的依据,力争围绕读懂文本的目标来命题,使阅读命题的任务单纯而易于操作。

2. 进一步明确“阅读”考查立足于“文本解读”这一大的目标,每道试题的设置都基于文本解读的目的,希望借助试题,将阅读教学引导到解读文本这一核心任务上来。阅读命题就是布置文本解读的任务,命题本身要有文本解读的空间,它是对文本解读过程中某一环节的确认。

3.“阅读”命题强调整体把握。阅读命题可以直接考查对文本的中心、主旨和特色的把握,也可以考查在获得文本的中心、主旨和特色过程中的某些阶段或某些环节。过程中的阶段和环节是获得文本的中心、主旨和特色的必经之路。

4.阅读命题力求科学、明确、实在,基于文本解读的“理”的层面操作,强化对特征与事理的把握。强化试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有试题的命制必须清晰而明确,对象明确,指向清晰,以便于评分标准的拟制和阅卷环节的操作。拟制题目时,准确运用术语。

5.在强调评分标准清晰明确的同时,也引导阅卷教师建立依据“特征与事理”自主评判的信心。主观题答案不应简单机械地设置得分点,也不应将得分点分割成没有逻辑关联的关键词,不应强化字眼的对应,而应该关注整体语意的一致性。文字表达是多样性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完全可以存在文字不同逻辑相同语意一致的表述,这就是“同意语”概念。阅卷时强化同意语概念,即强化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字表述不同整体语意相同的语言表达现象的确认。

在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中应该确定以下一些写作命题和阅卷的基本认识。

1.作文命题应倡导以表达思想情感为目标的作文考查。作文命题的目的是提出表达思想情感的要求。思想是首位的,没有思想,情感立不起来,有了思想,自然就有情感倾向。

2.作文命题形式只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不同命题形式在下达写作任务上没有本质区别,所有的命题形式都应指向思想情感的表达。

3.作文命题必须表意明确,内容可以含蓄,但不能隐晦。作文命题实质上就是命题人为考生下达写作的任务,它要为考生限定写作的对象,明确写作的范围,提出写作的要求,提供写作的角度,规定文章的篇幅,等等。

在作文命题中,不能撇开明确性来单纯追求命题的开放性,如果只是为了贴上开放性的标签,而造成限制不到位,这会导致整个作文测评过程的混乱。作文的开放性应体现在作文命题为考生提供一个较大的内容表达空间,而不是作文命题体现出的多解性和模糊性。

当然,作文命题的明确性并不是指其内容浅易,语言直白,而是指作文命题的整个言语构成应该要素清晰,要求明确,表意集中,逻辑严谨。

4.作文评分标准力求简单,明确,易于操作,切忌面面俱到。作文评分标准的制定也应符合作文为表达思想而作这一本质特征。所以,作文评分应将内容的表达作为主要评分指标。

提高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任重道远。我们通过对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对强化中学语文阶段性测试的科学性、连续性、层进性指出了一些方向,对减轻阶段性测试带来的沉重负担,消除阶段性测试带来的不良后果,提供了一些建议,但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思考,继续研究。

[作者通联:武汉市教科院]

猜你喜欢
语意阶段性中学语文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