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人性养成”

2018-05-29 10:52苗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仁德老师上课论语

苗佳

在七年级上学期,学校组织了集体听课的活动,同年级的一位老师选择了《论语十二章》作为教学展示课,这是一节上得颇顺利的课,可是在教学的结尾部分,却出现了意外的插曲。

老師在课堂中设置了三个主问题,“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可以说这三个问题,将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阐释与拓展。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他是课堂上听讲认真,又不断积极发言,且回答较准确的同学。班上50多位同学的眼睛,十多位听课老师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人,胜任重要的工作,做出一番成就出人头地,如果你没有好好学习,那么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用武之地,只能扫大街。”

一语结束学生坐下,这番“耿直”的言论,让班上有了不小的骚动,老师微笑着说,不错的,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一点是对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的呢?《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班同学齐读,老师赞许地点拨,“古人和伟人都告诉我们为国为民,而不仅仅是为个人,这才是优秀的人。读书是为了成为这样的人。”这一节课结束,在课后的评教评学环节中,许多老师一致认为,老师上课引导得当,而我认为仍不足够。

首先这个问题很好:“为什么要学习?”学生回答,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是优秀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有治国的能力与抱负才算优秀?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高尚的政治观念,却不符合当代多元化的成就观,当我们强为输出时,造成的是一知半解的片面解读,做一番大事,那就利用所学找一个好工作,有远大的前程。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中说到:“在过去的年代,由于出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十分清楚自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谁可以信赖,什么样的事可以做,与过去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儿童不得不生活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他们必须对他们的生活做出积极的选择,唯恐不能出人头地或一事无成。”

面对孩子过早的焦虑和片面的成长观念,学校的教学中对于成人成才观念引导又是刻板的,过时的,那些源自于科举时代,感动于战争年代的为人与成才的理想,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然后让我们回归到《论语》的教学中,在这短短的十二句里,我认为孔子不止一次的在告诉我们为什么而学,我认为是成为有仁心的人,是成为一位君子。这一点,到现在也绝不过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孔子对“仁”的解释,并非一成不变:“克己复礼,以为仁”,克制自己践行礼仪,能使自己的品行提升,才可能达到人的高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可谓仁矣”,广泛的学习知识,坚定自己的志向,虚心的发问求教,思考当前的事情,做到这些就是一位仁人了。

“君子”也是孔子在《论语》中反复推敲,认为具有德行之人才,可称之为君子。“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喻于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论语》中,君子以其坦荡磊落的胸怀,深明大义的举止,而获得孔子的推崇。

人教版语文课本节选的《论语十二则》,以君子一句启首,“人不知而不愠,不矣君子乎”,以“仁德”一句收尾,“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可谓仁矣”,这样的首尾呼应,让我觉得编者巧妙地指向了老师上课所提及的问题,“人为何而学习”,是成为仁德之人,成为一位君子。

在《读书的“体”与“用”》一文中,作者认为“读书之体”和“读书之用”的争执古来有之。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功用性功能。太重视“读书之体”,以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肯定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读书的根本要义是“人性养成”,从这种本体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至读书的至境。

于是,我们明白了孔子的感叹:十年有五而志于学,到了四十已不惑了。这不是孔子的自夸,而是孔子对于知识和人生宿命的感叹。同时,知天命而后耳顺,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回到随心所欲的领悟人生方面去了。

每一次教育的情景都会不同,教育并没有绝对的经验可以依循。当我们遇到这样能洗涤人心的文字与智慧时,不妨多多停留,告诉孩子们,有些言语不教知识,教做人,教我们做一位仁德的君子。

[作者通联:武汉市武珞路中学]

猜你喜欢
仁德老师上课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大胆一点儿
为仁由己
英语老师出难题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论语·为政第二》
馊主意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