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关注“语言”

2018-05-29 10:52林水生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品味文本阅读教学

林水生

201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2001年版则是“应考虑”,这一细微的变化说明,新版课程标准对“语言”的关注程度比原来的更高。这些课程标准要求都明确强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语言”。因此,我们要在“语言”中求索,从“语言”入手进行文本细读,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文以载道”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曾说“文所以载道也”,他的意思是说“文”就像车子,那“道”就像车子上所装的东西,只有通过车的运送,才能抵达目的地。他还说如果车轮车辕装饰得再漂亮而人不坐,那只能是白白地装饰。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借用这个词,从小的方面而用它,即我所说的“文”指“语言文字”,“道”指“语言文字”所构成的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当前的阅读教学现实情况,不管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师生共同关注点都在文章的思想情感方面,即我所说的“道”方面,相应的练习设计很少有指向“语言”形式,即我所说的“文”方面,很少探究“语言”是如何承载表达意义的设问,比如“文章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文章是如何来表现思想内涵的”。虽然也有品味词语、语句的练习设计,但并不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倒像是一种点缀。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语言”,不知不觉产生了“重道”而“轻文”的现象。如果我们忽视“语言”这一根本要素,就无从谈起文本细读,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语文学科特质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概括起来无非有这几点:一是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二是学生精神修养的层次得到提高,三是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培养,四是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得到培养,五是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与之关联的也就出现不同的语文性质观,如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等。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继续追问“语文为什么是语文”,那么问题就来了,开阔视野、精神修养、探索创新、审美意识这些目的其他学科也可做到,而且有可能更突出,比如音乐美术之于审美意识,物理化学之于探索创新,政治历史之于精神修养,社会实践之于开阔视野。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唯有“语言”文字,方显语文最大的本色,没有“语言”,没有对“语言”的品味,架空“语言”,那语文还是语文吗?

学生语文学习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高中大致可分为“故事期阶段”“文学期阶段”“思想期阶段”,而伴随这些阶段进展的应是对“语言”品味的不断深入,从简单的获取“语言”信息到深入“语言”内核,感受“语言”之美,感悟“语言”所包孕的思想,要真正让学生具有文学鉴赏力和思想深刻性是离不开对“语言”的深入品味的。

三、文本细读

首先,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应指导学生立足于文本,从“语言”求索中入手,才能进行文本细读。对阅读文本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只有在“语言”中求索才能进行充分的细读,品味和发掘出文本所蕴涵的情感等内涵。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淑湘),并深深“沉入词语”“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去“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就是“逐句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只有这样指导学生更多地体味语言文字的滋味,感受语文的魅力,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下面以两段文字为例:

【文段1】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珠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绿》

【文段2】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陆蠡《囚绿记》

如果只是满足于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的获得,那么这两段无非都是写了“绿的柔嫩、生机、可爱等特点”这一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绿色”的情感。但如果我们深入”语言”,在文字中求索,则会发现:朱自清的描写是“面上”的,是“断面”,他对绿是“有中见异”,喜爱中更多的是惊诧,诉诸笔端一系列抢眼的比喻正是他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的”语言”呈现;而陆蠡则是“点上”描写,有“过程”,他对绿是“无中见有”,他对常春藤的生长过程描写相当细腻,虽然常春藤的生长过程与其他藤本植物的生长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但作者为什么还如此不厌其烦的描写,原因就在于他焦心等待、怀念绿色的心态,平实无奇的文字流露的是一种久违之后的喜悦和满足。

因此,如果不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不对”语言”进行分析品味,不仅会忽视”语言”之美,而且会影响我们对思想情感的深入体悟。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说道他“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常常“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这实在值得我們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好好思考。

其次,细读文本要寻找什么样的“语言”呢?

金圣叹指出,我们细读文本应寻找“古人书所得意处,不得意处”之语言,应寻找“转笔处”之语言,“乘水生波处”之语言,“翻空出奇处”之语言,应寻找“不得不补处”之语言,“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的语言,从中求索出“无数方法”,求索出“无数筋节”。切不可混帐翻将过去,将一切精妙“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

对于文本细读,孙绍振先生也说过:“要从矛盾处入手,才能揭开文章密码。”无论是金圣叹的“筋节处”,还是孙绍振所说的“矛盾处”,都是指向那些意味丰富的文本”语言”,它们与文章的思想情感存在密切的关联,甚至可以说就是解开思想情感的密码。它们的呈现方式各异:或隐或显;或简或繁;或看似闲笔,却直逼文意;或有悖常理,却是情感使然。

文本的内涵只能经由“语言”文字抵达,要想抵达,必然要对“语言”中的关键处进行细读,而不能任由其从细读的视线中滑过,应对文本“语言”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

捕捉文本的关键处必须依靠细读才能达成,但细读不一定就能发现,它又牵涉到细读者个人的素养、眼力等,并没有存在能够让我们轻而易举就捕捉到文本的关键处的公式化的方法。

四、品味处理“语言”

怎样处理“语言”,孙绍振先生提出“还原法”,黄厚江老师认为面对文本“语言”应问“有意思吗”,把这些观点变成几个通俗的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字词句,换成别的行不行,这样说跟那样说有何不同等等。这些问题就是要引导我们应在语境的背景下去处理“语言”。

语境,可以是某一语句的上下文,可以是某一特定的情景,甚至可以是写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说某一“语言”是局部的,那么,语境就是整体的,处理“语言”,应该立足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说:“整体必须通过局部来理解,局部又必须在整体联系中才能理解,二者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因此,处理“语言”并非把“语言”从文本中剥离去作孤立的剖析,否则,必然只停留于对其本意、词性、句法、修辞、语法等方面扁平化的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这句反复出现,不断单调的重复,难道就不可以变换一下表达方式吗?单调表达的背后说明了什么?这样的思考就是一种对“语言”的处理,它直逼你去思考其中深层次的原因,经历一系列打击之后的祥林嫂,已呈现出创伤性的精神病症状,即存在一种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频繁出现痛苦的经历,而这种表现在说话言语上就是重复性的自言自语。

再像对苏东坡《赤壁赋》中的“而今安在哉”这一句进行分析。如果抽出孤立分析,得出的结论无非就是曹操这么一个一代枭雄难逃英雄落幕的结局,外在加上“宾语前置”的文言句法的说明。可是假如我们将其放在特定的语境下,我们就会发现苏东坡在写完曹操一生的征战辉煌之后,再来这么一句“而今安在哉”的反问,这就正好体现出了苏东坡当时被貶黄州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慨,也正好进一步证明了古代文人共同拥有的那种“人生如梦”的文化心理。无论人生再怎么繁华,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像那一缕过眼云烟,稍纵即逝。这样的情感落差正是同这么一句反问来达成,而这种落差又从另一角度给正处低谷期的作者以一种心理的平衡和释然。

[作者通联:福建顺昌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品味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品味桂峰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品味四季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