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方法研究

2018-05-29 05:27高雅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道德责任

高雅

【摘 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网络德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建构全面的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育体系,以期达到加强大学生网络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责任;大学生群体

在中国现代汉语中,对“责任”的定义为:担当起某种特定的职务和自责;分内应做的事;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必须承担的过失或责罚,即应尽的责任。在现代汉语用法中,“责任”的含义一般指后两种。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网络责任意识可以理解为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使用者对自己他人及社会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责任与责任意识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责任是客观的范畴,而责任意识则是主观范畴。责任意识乃是社会个体从责任赋予者那里接受责任之后,内化于本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是个体履行责任行为的精神驱动力。因此,责任意识乃是个体从接受责任到履行责任的中心环节。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精力旺盛,喜欢探索的群体,面对多姿多彩的网络虚拟世界,他们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也容易受到网络引发的不良的道德问题的影响,迷失于网络虚拟世界之中。当前,不少大学生出现了诸如通宵上网耽误上课,网络成瘾不能自拔;在网上肆意窥探他人的隐私;对他人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沉迷于网络色情、暴力信息;忽视学术诚信,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开放性进行网络抄袭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违法犯罪等不良甚至是不法行为,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反映出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其道德自律意识十分薄弱。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这些网络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是高校德育教育研究的新课题,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戰。为此,研究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肓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重视不足。责任意识作为人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高校德育教育不能缺少的一环。但是就当下的情况看,高校仍旧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等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已经有学者和专家已经开始着眼于大学生的责任和道德意识的研究,但高校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缺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广泛存在的。

(2)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缺乏系统和规范。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客观上缺乏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方面足够完善的培养思路和培训体系,在相关领域的规定和具体要求明显不足。责任意识教育的目标定位更多体现在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而对自我主体责任重视不足。责任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更多着眼于提出一些外在的道德要求,而其核心内容过于空泛,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去甚远,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

(3)高校责任意识培养内容缺乏针对性。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主要集中在思政专题教育中,更多的是老师的宣讲教育,面对的是整体,缺乏对个体的针对性。这样的做法显然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大而化之的做法恰恰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再者,单一的培育方式缺乏培育的灵活性只能算作形而上的德育教化,其效果能达到何种程度值得商榷。

二、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育路径探讨

(一)建立健全必要的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养成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的意志力存在盲从、浮躁、优柔寡断与任性等许多不成熟的方而,容易在网络活动中迷失自己,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来。因此,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知荣辱、辨美丑,以学生的心理为切入点,沿着正确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帮助他们成才的工作主线来完成有关的心理构建。另外,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也要对网络依赖、网络行为不当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专业角度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指导。引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问题的调试方法,引导同学们更加准确地认知自己的行为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调节心理状态,最终让理智战胜冲动,以更加冷静、客观的方式来驾驭感情,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二)加强感恩和同理心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他人的网络责任意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感谢他人的品德。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通过感恩教育,使孩子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迷失”的怪圈,更好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这样才能认真反思自己,审视言行,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才是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责任心教育,旨在教人“学会负责”的责任心教育,必须扎根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责任,并且主动去担当它,使学生的生活成为有责任意识的生活。

要教育青年大学生分清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的不同,就要针对某些大学生逃避现实的倾向,给他们分析社会的复杂性和存在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使他们勇敢的直面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丢掉幻想,积极地克服困难,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锻炼成长。在现实生活中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责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能使责任意识教育在社会实践的土壤中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高校可以在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基础上,运用主体启发、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来激发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从而使大学生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明确规范,坚守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文萍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意义与途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5

[2]韩二磊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4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道德责任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期望嘱托责任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