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歌曲分析与演唱诠释

2018-05-29 05:27陈姝佚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演唱技巧沁园春

【摘 要】20世纪60-70年代,毛泽东诗词歌曲脱颖而出,因独具超时代艺术特色而成为注入“红色经典”文艺的新鲜血液,至今仍能给人以经典的审美感受与体验。《沁园春·雪》是一首歌曲风格豪迈,意境深远,有艺术价值千古绝唱。本文对《沁园春·雪》此首歌曲進行了细致的分析,以及对歌曲《沁园春?雪》的演唱特点的深切领悟。期望通过研究,使声乐爱好者了解作品的歌词以及歌曲的创作特点,理解其演唱风格与技巧,从而能更好的表达该歌曲的情感与内涵。

【Abstract】In the 1960s and 1970s, Mao Zedong poems and songs stood out as a new blood of "red classics" which was injected with the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Super age, and still give us a classical aesthetic feeling and experience."Snow" is a song of heroic style, artistic conception, artistic value of poetic masterpiece through the ages.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to the "patio spring snow" this first so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ing the song "spring Patio - Snow" deep understanding.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lyrics of the works and the creative features of the songs, and understand the singing style and skills, thus it can better express the emo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song.

【关键词】《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歌曲分析;演唱技巧;演唱情感

【Key Words】Qinyuanchun Snow;Mao Zedong Pomems;Song analysis ;Singing skills;Singing emotion

从音乐本体的艺术体征来看,由于音乐艺术是以无概念、无实体、无内容的声音作为其客观材料的,声音的不具体性,或者可以说抽象性,以及听觉的不确定性,都给音乐的起源带来了一定得困难。事实证明,在漫长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通过节奏、音色来达成统一。音乐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建造物质世界的心声流露。

我们就拿我国著名的声乐作品《沁园春·雪》来说吧。这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相信对于声乐爱好者来讲这首作品除了觉得作品的旋律优美、和声结构多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首作品所表达的浓厚情感。该作品在词作者和曲作者的共同携手下为我们贡献了一个如此完美的歌曲作品,真可谓是浑然天成,每次演唱都会被心潮澎湃、意犹未尽。

《沁园春·雪》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艺术作品,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该诗词被多位作曲家接连谱曲,保留比较完整的作品大概有十余首(如生茂、唐诃、劫夫、晓河、田丰、辛清华等创作的版本),大多数作品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渊源流传。被谱写的版本形式多样,有独唱、合唱、戏曲、艺术歌曲等。本文以生茂、唐诃共同创作的独唱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本体分析与演唱诠释方面的研究,以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歌曲《沁园春·雪》的简介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1],“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战略家及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作品的词作者。毛泽东诗词的创作的题材特点是多种多样的,他的创作方向主要是在革命或者建设事业上。其代表作《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算得上最出色的,《沁园春·雪》1945年在重庆发布后,有十几家报刊社争相报道,可见诗词《沁园春·雪》的发表已然成为了当时受人瞩目的焦点。

生茂(1928-2007)[2],“作曲家,原名娄盛茂,河北晋县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他的一生中书写了很多辉煌力作,创作题材大多是围绕着歌颂人民美好生活、反映社会主义好、党的领导方针为主题创作的。他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唱,其创作特点大多以朴实、讲述人民生活为主的写实调调。

唐诃(1922-2013)[3],“作曲家,原名张化愚,河北易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副团长等职。1940年开始音乐创作,所写《翻身不忘共产党》、《边区好》以及本篇论文所涉及的《沁园春·雪》等歌曾广泛传唱。唐诃建国后在战友文工团任专业作曲。共谱曲上千首歌曲,撰写了上百篇音乐论文,出版了音乐文集《歌曲创作漫谈》。

(二)歌词简介

“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的名称。《沁园春.雪》初期在1936年2月以诗词形式问世,是伟人毛泽东所写的最出色的诗词。1936年伟人毛泽东率领红军部队奔赴前线准备武装抗日,在途径陕甘宁一带时眼前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不禁感慨北国山河的壮美,心情瞬时开阔,挥笔书写其词,由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伟大的作品,直到45年才流传开来,而后唐诃、生茂为词作曲,一曲著名的《沁园春.雪》由此诞生。

(三)歌曲特点简介

1966年至1976年正值我国“无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歌曲《沁园春·雪》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下诞生的。“无产阶级文革”时期对于艺术领域来说,很多艺术作品都被套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大部分作品遭到迫害出現了艺术领域百花凋零的局面。但是歌曲《沁园春·雪》虽产生于“无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却没有受到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旋律或是调性上都运用自如,可以看做完美之作。

首先,在调式调性上看歌曲为F大调,两位作曲家选用大调色彩来描绘诗词《沁园春·雪》,为诗词的北国壮丽景色彰显的更加形象,悠扬的大调调式与诗词相辅相成使作品更具有歌唱性。

其次,歌曲《沁园春·雪》在曲式上分析为复二部结构,而诗词《沁园春·雪》在文学角度上看分为上下两阙。复二部结构与诗词的上下两阙完美结合相互对应,使得作品结构更显完整。

最后,歌曲的节奏是变化多样的,随着歌曲情绪的走势,节奏也有不定的变动。基本节奏是2/4拍,歌曲随着情绪的变化节奏也稍有变动。虽然全曲节奏变换较为频繁,但歌曲旋律与诗词结合起来所要表达的情感情绪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

(四)《沁园春·雪》的曲式结构

如果从文学结构方面分析:《沁园春·雪》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气势恢宏,大笔挥洒,描写北国大好雪景,体现着祖国壮丽的山川河流;下篇借景抒情,从美好祖国壮丽之景引出历史人物,纵论历史人物,抒发内心抱负。

我们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本作品为复二部曲式,A乐段分为1-26小节和27-53小节。B乐段是54-77小节和78-87小节。结构如如下:

二、《沁园春·雪》的歌曲分析

(一)对歌曲上半部的分析

第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开始“北”字弱起的进入,慢慢将听众的情绪带入其中,紧接着号角节奏四度的大跳带出了“国”字,可以联想到北国风光的壮美想象。随后音阶逐步上行,上行三度的唱出“风光”两个字。歌曲的开始在分析上就深有内涵,再加上旋律的衬托,可见毛泽东诗词的大气磅礴与旋律歌唱性的完美结合是十分巧妙的。

“千”字在高音re上定格,随后“里雪飘”音阶下行,使“千”字的高音re不会显得很突兀并可以引出下句。“万”字的mi是用八度装饰音大跳华丽的引出主题,高音mi上的自由延长记号在演唱可以表现得宽广自由,力度做到控制自如。紧随其后一个低八度的“万里雪飘”,旋律用了低八度模进的手法,再次承上烘托了上一句的恢弘气势,有承上的作用

“望长城内外”开始速度变成了快板,“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节奏有所加快变为快板的速度。相对之前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演唱方法也略有改变,将之前的歌唱性表现手法因为速度的因素变成叙述的语气,将山河、群山的壮美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运用了上行模进的手法,情绪一层层推进引出高潮,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时此段情绪已经达到极致,在表现时可对尾声进行缓慢减弱处理。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到这一句时,情绪再次峰回路转回到之前,节奏速度还原,与开篇的“北国风光”一句相似。“须晴日”此句音阶缓慢下行模进对上阕做了一个不完美的终止,上阕旋律接近尾声。

作品的上阕的结构是婉转变化多样的,旋律线条悠扬具有歌唱性与诗词上阕完美的结合于一体。歌曲的基调是舒缓、宽广地,在上阕中出现了快板的变速形式,随后又变回原速,歌唱表现情绪也随着节奏速度的变动变化着,可见旋律是多样性的。随着悠扬的旋律将北国山河的壮美景象,与诗词中叙述的群山、高原、山河的壮阔完美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眼万里的意境想象,万里河山耳听就可尽收眼底的想象空间。

(二)对歌曲下半部的分析

歌曲的下半部分,节奏被拉长由基本的2/4拍变成了4/4拍。两位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一字多音的表现手法,歌曲由之前的抒情速度变成了激动地快板节奏,旋律变得更加激昂富有歌唱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节奏速度较之前的略有加快,运用了很多附点音型,使作品在情绪上达到了顶峰。第二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旋律线条在中音区,表现时应用叙述性演唱手法。这一句有很多切分音型、以及休止符的运用,旋律断断连连给人一种不能言语的急迫情绪,为接下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做了铺垫。可见伟人毛泽东在作词时为秦皇汉武不足之处而感到惋惜的悲壮之情。“略输文采”中的“略”和“稍逊风骚”中的“逊”字都用了装饰音来修饰,旋律更显得富有流动性,较之前面歌唱性的表现手法要活泼灵动很多。两位作曲家用这样的音型来对应诗词中伟人毛泽东对历史英雄任务的不足惜之情,和对自己现在可以欣赏此情此景的的骄傲之情是再好不过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与之前“江山如此多娇”的附点音型相似,旋律紧扣主题相对辉映。“成吉思汗”有标记减慢记号,所以在演唱时要表现出来减慢的感觉。“俱往矣”三字的唱出为下面的基调起到铺垫的作用,在演唱时可以将每个字音保持住,唱出坚定的语气。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节奏变为4/8拍,节奏速度较以之前变快,旋律依次进行了四度、五度的上行模进,同时情绪也在随着音阶的上行而变得越来越激昂、有力,速度也在随着音调的升高而变快,这也正将我国“紧打快唱”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三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上行模进在第三遍的“还看今朝”时,节奏还原到了之前的4/4拍,速度也还原原速,音调较之前的主题音调相同,情绪达到饱满再次推动高潮点明了主题旋律。最后第三遍的“还看今朝”又一次重复,为之前三遍的上行模进起到乘上点睛的作用,同时也为整首作品做了完美的终止,可见毛泽东诗词对当时大好山河磅礴秀丽的感慨。

三、歌曲《沁园春·雪》的演唱中的对立统一

(一)呼与吸

发声时呼吸是的动力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控制是很难唱出优美的音色。声乐大师兰培尔蒂曾这样说过:“各种歌唱技艺的基础取决于气息的控制。”歌唱发声的呼吸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它要求吸的深,呼气时要张弛有度,有丹田做为支撑点,呼出的气息要求均匀、悠长、缓慢。有了正确的呼吸状态的保持,声音必然是流畅无阻,歌唱音域也会更加宽广。

歌曲《沁园春·雪》所表现的艺术风格是宽广、抒情的,在气息运用上更加严格,要连贯表现出悠扬的宽阔的情绪。我们从歌曲中来分析:在第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字在演唱时要先声夺人,演唱前要“气指丹田”,腰围感觉微微扩张,深呼气让气息能一下“打”到位置上去。歌唱其实就是一个呼气的过程,歌唱过程小腹慢慢向内、向上收缩,腹内的紧张度慢慢松弛下来,吸满的气息慢慢“放掉”。而在演唱“万”时八度的大跳,音域升高、音量放大,腹肌的紧张度增加,更需要呼与吸的整体“合作”,才会有气息足够稳稳撑住,把时值唱圆、唱满。

(二)喉头与气息

在歌唱中,喉头是上通共鸣下接气息的连接部位,歌唱者正确的发声把握恰当的喉头位置,理解喉头与气息的关系固然重要。

用小的力气和最节省的呼吸来流畅自如的歌唱,是声乐艺术必要的专业要领,而打开喉头声带才具备了歌唱所需要的放松、舒展或拉紧的状态,才能自如的控制声音。“顿挫得款,则其中之神理自出,如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出;风月之场,一顿挫而艳情出;威武之人,一顿挫而英气出;此曲情之最重也。… …顿挫之时,正唱者因以歇气取气,亦于唱曲之声大有裨益。”[4]“顿挫”二字指的喉头向下挡气的动作。为了准确的发声准备,歌唱前吸气转为呼气的瞬间,在自然喉头位置基础上略微下落喉头,气息缓慢由上向下沉落到气息的支撑上。

(三)吐字与咬字

我们最早接触发音可以追忆到小学课堂的26个元音字母,再就近说大学课堂的普通话的正确吐字、咬字。在普通话的范畴中有很多舌尖音、舌根音、唇齿音等等的运用,那在我们演唱中也是同样的要求去规范我们的吐字、咬字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舒缓、宽广地歌曲,在此作品中还有很多一字多音的运用,在表现歌曲时就需要歌唱者吐字、咬字要清晰,才能够将作品的宽广情绪表现出来。例如歌曲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两段在歌曲中节奏速度是比较快的,把字头咬在唇齿前是尤为重要的,速度快就不可以唱出之前字正腔圆,所以歌唱者要根据歌曲乐段甚至是乐节情绪的变换来规范咬字。

歌曲《沁园春·雪》在吐字、咬字力度的变化是随着歌曲内容情绪以及曲调速度、力度去变化的,在演唱前首先要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歌唱情感,然后根据情感的要求去规范吐字、咬字。例如开头旋律较为舒缓平稳地,在咬字、吐字方面应做到清晰有力、气息流畅,而中间以及后半部分的旋律变快,咬字、吐字应该是轻快有力、气息灵活的。

四、演唱情感的表现特点

(一)演唱时塑造人物形象

演唱情感是歌曲的基本情绪与特征,如果只有直白叙述型演唱没有用情感的表达,可想而知声音就是缺乏生命力的、是空白的。所以在演唱歌曲《沁园春·雪》时,要根据诗词所表达的情景结合自己的音乐情感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演唱风格的重要性

每首艺术作品都有相应要表达的情感,风格,故此就要求歌唱者在表现前要理解作品的内容情感,再运用自身理解的演唱风格去诠释才会将作品发挥到极致。生茂、唐诃版本的《沁园春·雪》给人的音乐情绪是“广阔、悠扬地”。其次在刚开始演唱歌曲时就要唱出开阔、豪迈之情。例如“望长城内外”到“分外妖娆”,这段旋律比之前更加平稳,充分的表现了词曲家感慨祖国山河的壮丽之情,那就要求演唱这一段时歌唱者的音质要有感染力,音质做到浑厚圆润、气息流畅。

五、结语

综上所述,歌唱时一门具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有声艺术,想唱好《沁园春·雪》这首作品,就要求歌唱者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也要加以自身的演唱风格。同时演唱技巧方面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歌唱是門有声艺术,就离不开气息的支撑与规范的吐字、咬字技巧,为此歌唱者必须多加练习,这样才能淋漓尽致的把作者要表现的恢弘气势诠释出来。只有深刻地体会歌曲中的豪放、壮阔、气势磅礴等情感,结合声乐技巧完美生动的演唱并深刻挖掘其艺术特点,才能将主人公既赞叹祖国大好河山,又盼望胜利黎明到来的心情生动形象表现出来。这不仅需要娴熟的演唱技巧,更需要丰富的内在情感,将歌曲的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给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

作者简介:陈姝佚(199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在校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音乐)。

注释:

[1]陈晋著.《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38页.

[2]晨枫著.《生命在歌声中飞翔—记著名作曲家生茂》.《音乐世界》期刊.1996年.第一卷.第1页.

[3]张化愚著.《唐诃散文集》.黄河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页.

参考文献:

[1]宋瑾(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116页.

[2]王润蕊(著).《毛泽东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品格》.南京艺术学院毕业论文集.2011年.第一卷.第2页.

[3]康婕洵(著).《沁园春·雪》五首独唱曲艺术特色与演唱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集.2011年.第一卷.第6页

[4]孟友亮(著).《飞雪激情浓—毛泽东“雪”诗词知多少》.《党史文汇》学术期刊.2013年.第12期.第1页.

[5]徐晓红.改革开放30年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与出版综述.期刊,2009.第6页共6页

[6]孟卓.谈声乐作品《沁园春雪》的艺术处理技巧.期刊论文,2010.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沁园春
沁园春·赞中原
沁园春 ·春朝送暖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沁园春·贺香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