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自贸区打造航空产业生态圈

2018-05-30 00:14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空港双流保税

2017年4月1日,自贸试验区落地成都双流,这个已经拥有综合保税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快件中心的西部对外开放高地,又迎来了自贸区带来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最新机遇。成都双流区拥有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双流国际机场,一直以来都把航空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且在航空服务业方面形成了良好的集聚优势基础,因此成都双流自贸区的落地可谓是迎来了发展航空产业的天时地利机遇。

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作为四川省唯一坐拥国际空港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自贸核心承载区,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自贸+空港”产业体系,加快促进对外开放,加速对接国际贸易规则,做优做强以客运货运枢纽服务、航空维修、研发培训、通用航空为主的民用航空核心产业,全力打造营商环境优越、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创新创业活跃、产业基础雄厚的内陆自贸高地。

据悉,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总面积3401万平方米,涵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和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三大功能板块。

过去一年,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在制度红利的带动下,充分利用自身“空港+综保区”的资源禀赋和口岸优势,通过提升行政效率,以航空发动机维修和跨境电商为突破口,找到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之路。

奋力打造全球航空动力维修最佳城市

为保证新厂房高效率建成投入使用,海关和检验检疫局针对四川国际项目“量体裁衣”制定监管服务方案,在严把监管风险关的前提下,从项目建设、设备调试到项目投运全过程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申报手续,增加定制服务内容。

今年1月15日,第一台由双流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的航空发动机顺利交付,标志着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全产业链正式打通。

按照以前的通行模式,当境外航空发动机需要在国内维修基地维修时,须先将发动机运输至香港申报出口,然后再以“修理物品”方式进口该发动机。待境内厂商维修完成后,需将发动机出口至香港转移物权后,再报关进口至境内。原操作模式曾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发动机的“香港一日游”。当发动机保税维修落户双流自贸试验区以后,“香港一日游”则成为历史,这将为航空公司降低2%~5%的维修成本,节约了10~14天的维修时间。

今年3月22日,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在双流自贸试验区的新厂房落成投入使用,该公司年发动机进场修理能力由原来的150台增加到300台,同时全国第一台Leap系列发动机也于今年8月进厂维修。随着新厂房的投入使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在打造亚洲最大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成都双流自贸区将重点依托综合保税区与双流机场二跑道西侧空侧资源,大力引进全球著名航空维修企业,奋力打造全球航空动力维修最佳城市。

以此为契机,双流区也将充分学习借鉴新加坡樟宜机场、阿联酋迪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经验做法,聚焦枢纽型航空服务。临空型国际贸易、空港型国际商务三大领域,突出打造空港商圈、增强高端商务功能,重点发展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航空物流、跨境贸易、航空金融、航空总部六大航空经济集群,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航空经济之都。

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迎来新机遇

2016年初,成都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但是,受到跨境电商“4-8新政”的影响,网购保税备货进口业务仍然需要提供“通关单”,这给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保健品等日常快消品的网购保税备货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度。

自贸试验区成立以后,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成为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载体。2017年12月7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8年1月1日起,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使用的范围扩大至成都、合肥、大连、青岛、苏州等5个城市。

面对跨境政策调整的利好,双流自贸试验区依托双流综保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快件中心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为服务全省的“单一窗口、一站式”跨境电商关务、检务、税务和外汇服务的跨境电商集聚中心。

素有红酒王国之称的摩尔多瓦共和国,将其在中国的首个国家馆设立在此。产自摩尔多瓦的中高端原装葡萄酒、果酱、精油、原生态小牛肉以及精致酒具从这里,分销到中国各地。不久后,马来西亚国家馆也将落地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成为两国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展示、投资、服务的双向综合平台。

率先推行企业建设项目承诺制试点

投资便利化,是自贸试验区改革的另一项重要课题。除了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探索新模式,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也在便利企业投资方面进行了探索。2017年9月,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工程代表在《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临时排水许可)事项承诺书》上签字,标志着双流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正式落地推行。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推行以后,项目开工审批时间由197天缩短为60天。一批重点工程的引进和建设效率明显提升。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建成投运,中商飞、藏航基地等15个项目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还引进了香港经纬、四川通航等7个重点项目,协议总投资110亿元。

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方面,双流自贸试验区不仅是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实行“事前承诺+备案管理”。而且在过程服务上做“乘法”,实行“全程代办+联合验收”。在事后监管上做“加法”,实行“联合执法+综合监管”。推动政府服务管理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2017年自贸试验区完成了61条87项改革试验任务,并形成改革案例24个,其中, “区内流转货物快速通关”“跨境电商备货出口”等6项改革入选全市首批改革创新案例, “国际商事ADR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5项改革入选全市第二批改革创新案例, “建立‘一带一路法律联盟”作为全省首批精选案例上报国家商务部。

“自贸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9亿元、税收81.4亿元(含海关税收50亿元),工业产值516亿元、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58.7亿元、增长70.5%,进出口总额335.21亿元、增长37.3%,机场口岸监管货值461亿美元、占全省70%以上。

未来,双流将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加快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发揮国际空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势,积极推动改革试验任务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双流将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产业兴城,借助自贸试验区建设契机,围绕临空自贸经济,以改革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打造特色鲜明的内陆自贸发展引领示范区,将积极发展航空制造和维修产业,创新开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产业。

猜你喜欢
空港双流保税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乘世界空港东风,聚湾区枢纽动能!未来空港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广州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双流板坯侧面鼓肚与边角挂钢原因与对策
双流机场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分析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