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编本教材的特点教好“会认”的字

2018-05-30 10:48黄国才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构形字音形声字

黄国才

2011年版课标在“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然而,在我听过的所有低年级的课中,难寻落实这一“教学建议”的课例。教学时,总是“认”“写”不分,一种学法(“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一个模式。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的构形,要么提示字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要么既提示字义又提示字音(当然,表义也只表示笼统的意义类,如,“阝”在左与山有关,在右与地区、城镇有关,“彳”与街道有关。要了解更具体的意思,还必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而表音更复杂一些,汉字古今读音变化比较大,如,“语”是形声字,“吾”表音,但是,“语”与“吾”的读音相去甚远——怎么是形声字呢?其实,“吾”上古拟音读yú,只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因此,我总结了一句口诀:形旁表义基本不变,声旁表音还须查字典)。如果了解了汉字的构形规律,识字(包括写字)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

怎样记住一个字,涉及这个字的三个方面:一是记住字音——读得出;二是记住字义——读得懂;三是记住字形——写得对(用得上)。这三个方面都记住,才是真正的识字。然而,识字最基本的是字音读得出,最难的是字形写得对(用得上)。汉字的形、音、义,大多数都由汉字(通过字形)自己告诉你——如果你了解汉字构形规律的话。

那么,教师教学生识字,“教”什么呢?主要教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形规律,并运用汉字规律识字。若如此,学生就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会认”的字,在课文后双线格中,“会写”的字在田字格中(自读课文不编排“会写”字)。这两类字,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会认”的,重点解决字音问题——读得出;“会写”的,则要解决形、音、义的问题——认得出、读得懂、写得对(用得上)。具体地说,(1)数量上,会认的字多,会写的字少(“多认少写”)。(2)功能(或目标)上,会认的字只要“读得出”字音就可以,以便正确地朗读课文;会写的字,还要了解意思(当然有一部分的汉字意思不需要教)、写得对(用得上)。(3)难度上,会认容易会写难。因此,会认的字基本不考虑笔画、结构等问题;会写的字一般是从独体字到合体字、从笔画少到笔画多,等等。会写的字,先编排课标《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字,再向2500个常用字进发。

这两类字,数量不同、目标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毫无疑问,教学方法、训练时间就必须不同。

可现实是,(1)基本看不出这种不同;(2)基本不讲究方法(简单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组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基本如此);(3)容易的(要求“会认”的)教学时间多—— 一上来就是“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困难的(要求“会写”的)教学时间反而少(大多数在课后机械抄写);(4)多集中在上课之初(或第一课时)平均用力地教“怎么记住”。

二、改进“会认”字教学之策

(一)用好统编教科书的语文要素

统编教科书的语文要素,在学生开始认字时,就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具体地说,一年级先后编排了8种识字方法:(1)根据“心理词典”(心理词典是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词典,储存了大量的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词的写法、语音以及词义等各种知识)听读识字,如识字1“天地人 你我他”;(2)根据汉字构形特点——象形字识字,如识字4“日月水火”;(3)根据汉字构形特点——会意字识字,如识字9“日月明”;(4)汉语拼音识字,即便是漢语拼音单元,也都编排了儿歌韵语等语言环境;(5)根据图画识字,如《小蜗牛》;(6)联系上下文识字(词),如《要下雨了》;(7)查字典(音序法。部首检字法、难字检字法编排在二年级上册)识字;(8)根据汉字构形特点——形声字识字(根据字形特点猜字音和字义),如《咕咚》《小壁虎借尾巴》。这8种方法,其实是6种,因为“根据汉字构形特点”(即2、3、8)只是一种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如果教学能够落实语文要素,按照教科书编排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地训练的话,学生到了二年级,就不应该有“生字”一说了——不会认的字、不了解意思的字、不会写的字,先根据汉字的构形特点去“猜”,根据上下文去“猜”,然后查字典印证——这就是独立识字能力。

而汉字的形、音、义中,最难掌握的是“字形”(写得对,尤其是在语言运用中写得对)。研究表明,先解决了字的读音,又了解了意思,再来解决字形就容易了(理解记忆)。此其一。其二,每课要求会写的字总是本课要求会认的或以前认过的(温故知新)。其三,要求会写的字比较少。

(二)以《青蛙写诗》为例,反思“会认”字的教学改进

《青蛙写诗》是一年级上册第7课,课后编排了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含两个新偏旁)和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占“会认字”的三分之一左右):

新偏旁:冖 灬

我会认:写 诗 点 要 过 给 当 串 们 以 成

我会写:下 个 雨 们

这11个“会认”的字和4个“会写”的字,怎么教(什么时候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什么时候教?读课文之前教。之所以是“生字”,是因为学生不认得——叫不出名。这是“生字”的逻辑前提。这么多的字读不出,怎么读得了课文?阅读能力的逻辑起点是“字词的感知”,字词的感知即“认得”——叫得出名。每个形符都“叫得出名”才能读课文。紧接着就要思考,这11个生字都是“生”的吗?都叫不出名吗?

2.怎么教?首先,让学生自己认(有些可能是学生已经认得的,不认得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努力认得),同桌互相教。其次,教师重点教、有方法地教,教有规律的,教易错易混的,教学生自己掌握不了的,教要求“会写”的,等等。

这11个生字,哪几个要教呢?

(1)“写”和“点”要教,因为这两个字带出新偏旁“冖”和“灬”。第一次出现的新偏旁不但要教,而且要教得正确、正确地教。

先说“写”的教学。“写”字学生应该很熟悉,自上一年级以来,几乎天天都听到这个名字:写字、写作业、抄写,等等,但是,“冖”却是陌生的,它名称叫秃宝盖,读作mì,是覆盖的意思。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与它长得最像的偏旁“宀”(宝盖,读作mián,第5课《影子》中学过),跟房屋有关,学过的字有:字、家。第8课《雨点儿》紧接着会学新偏旁(穴宝盖,读作xué)。备课、教学要树立整体观,注意前后联系,温故知新。

再说“点”的教学。“点”的读音也不陌生,学生经常接触,但是,在此课中,“雨点儿”是儿化音,就有点难了(这里如果教得好,第8课《雨点儿》就轻松了。当然,这一课学不到位,下一课还可以复习巩固),非认真教不可。教的最好方法,就是“跟我学”。此其一。其二,新偏旁“灬”(四点底),表示烈火的意思。那么,“点”为什么跟烈火有关呢?(如果一年级的学生会这样问问题,就太好了。)可以做必要的“溯源”——呈现“点”的繁体字形“點”(小黑也。黑就跟火有关了),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学到汉字知识:“灬”表示烈火。由“灬”构成的字让学生举例:黑(《影子》一课学过)、照、煮、热,等等,都跟火有关。如此教对一个而知一串——这就是汉字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

如邙心睿老师执教《雨点儿》。邙老师板书课题,写“雨”字时说“‘雨字有四个点儿”,写“点”字时又说“‘点字也有四个点儿”。这个提醒很好,可惜离科学地教学仅差一步。如果教师补上一句(或问学生):“这两个字的四个点儿表示的意思却完全不同,‘雨的四点儿表示雨点儿、‘点的四点儿表示火苗儿,所以它们的写法也不同。”这就是汉字学与教学法的完美结合,是科学识字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了。

当学生学习“燕”字(在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中)时,又一次接触“灬”,但此“灬”非彼“灬”,它表示燕子的尾巴,是动物尾巴的象形。这一類字有鱼、鸟、马,等等,只不过这些字的“灬”简化为“一”(“燕”“焉”两个字的“灬”未简化为“一”,应该属于“漏网之鱼”)。还有“杰”字,只是,汉字学家们至今没有研究清楚这个字为何从木从灬,所以,根据字符不能表音也不能表意是“记号”的规范,目前定“杰”字为“合体记号字”。

(2)“以”要教,因为这个字最容易混淆。怎么教?把它放在具体语境中一组一组地教。如,第一组:以,以前、以后(这两个词在课后练习“读一读”中,整合进来教学);第二组:以,可以、所以。还可以设计课堂练习“选词填空”。

可以 所以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

当省略号。”

因为青蛙写诗时用上了标点符号, 读起来很好听。

(3)“们”要教,因为它是形声字。“门”提示了它的读音(“门”是一年级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中新学的偏旁),而且,“们”是固定轻声,不好读,又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门”与“们”在读音上的相同点,渗透形声字知识,然后用“们”组词:我们、你们、他们、人们。引导学生发现“们”与“人”有关(“亻”是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中学过的新偏旁),以及“们”跟在“我”“你”“他”“人”后面组成的词都表示多个、一群的意思。

在“会认”字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说“你是怎么记住的”“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应该是“记住”字音——指导学生根据字形来“记住”字音,只适合典型的形声字。其他字怎么“记住”读音呢?一是充分利用“心理词典”;二是充分发挥小学生“整体记忆”强的特点,让字在不同语境中高频率复现,便记住了;三是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读准、记住字音。

3.教到什么程度?偏旁、构形能明显提示字音或字义的字、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一定要认真地教——教得正确、科学地教,如前面列举的“写、点、以、们”。其他7个会认字,经学生自己认、同桌互助认,就尽快地进入课文朗读。在朗读中巩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点拨一二即可,无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更无须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住”。

如果在“会认”字教学环节花太多时间(有的教师还在这个环节安排写字练习),平均使力,面面俱到,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和精力朗读课文、阅读思考呢?

毕竟,识字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阅读、表达和思考。之所以“多认少写”“先认后写”,其目的是快速进入阅读、表达和思考,在此过程中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构形字音形声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音注(八)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