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火炉镇:“仙女脆桃”的荒山脱贫路

2018-06-02 01:41
今日重庆 2018年4期
关键词:筏子武隆火炉

Article | Zhou Ruifeng Pictures | Interviewee

2018年3月20日,全国两会刚刚闭幕,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筏子村的村委会活动大厅就坐满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家纷纷聊起最关心的话题——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会不会带来更多机会,让大家的腰包再鼓一鼓?会不会出台更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筏子村村民们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此时,距离活动大厅不远处的山上,桃花灿烂。村里的农家乐已经迎来了第一批赏花的游客。近年来,武隆火炉镇着力打造“农业与扶贫示范基地”,“仙女脆桃”作为规划的6条农业精品线路上主打产业之一脱颖而出,成为火炉镇深耕农业产业化,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

荒地变桃林 脆桃产业崛起 Peach Industry Rises from Wasteland

赏花的游客来了,脆桃的销路也就近了。今年种植“仙女脆桃”的农户已经和购买方谈好了价格,签下了挂果后的第一批订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耳畔,火炉镇的产业振兴已经在路上。

火炉镇筏子村曾被评为“生态种植示范村”,是火炉镇党委政府打造特色种植资源带动脱贫致富的重点贫困村,适合种植脆桃、脆甜蜜李等农作物。脆桃作为特色种植资源,正是火炉镇筏子村脱贫致富,深耕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回顾筏子村脆桃产业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筏子村,跟武隆其他山区乡村一样,有独特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全村8880亩耕地,最严重的时候有近50%为石漠化土地。特殊的地质条件对农作物栽种局限性很大,筏子村改造生态环境、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面临一大难题。

喀斯特溶岩地貌虽给火炉镇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但当时的火炉镇镇长谢宇翔和筏子村支部书记肖德均对这样的地质地貌发展农业感到忧心。他们想了诸如种植烤烟等各种办法,但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又缺少技术支撑,效益逐年走低,最低时每亩只有纯收益200多元。

经过多番寻找种植资源,拜访专家,肖德均得到了种植反季节高山水果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筏子村组织当地村民开始艰苦的尝试。土生土长的农民申建忠经过多年的脆桃品质改良,最终开发出适合筏子村生长的“仙女脆桃”,口感香甜,肉厚多汁。更重要的是,这种桃树即便种植在贫瘠土地上,依然可以焕发出勃勃生机。

“仙女脆桃”最终赢得了市场认可,各地订单纷至沓来。2010年,“仙女脆桃”被列入重点种植名单,成为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的农业品牌。

深耕细作 举起产业“大旗” Industry Rooted in Careful Cultivation

“仙女脆桃”品牌成功的背后,正是火炉镇全面助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缩影。2012年,筏子村在全村大力推广“仙女脆桃”种植技术,不少村民加入了种植脆桃的队伍,张生红便是其中一员。

“我种了12亩脆桃,每亩毛收入预计有一万五到两万块钱,每年估计可收入20万块。”目前,筏子村种植脆桃的村民已有200余户,种植面积从最早的50亩,增加到了近3800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植脆桃,对筏子村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肖德均看着村里兴盛的脆桃产业,深感欣慰。

为攥指成拳,集合产业优势,在火炉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筏子村村委会决定成立合作社开展帮扶工作,合作社以“专家技术带头+外来专家技术培训+专业合作社+普通农户”的模式组建。申建忠牵头成立了武隆忠容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这是村里第一个合作社,随后又有10多个相继成立。村民在合作社里分享种植经验,学习种植知识,使筏子村的“脆桃产业”愈发蓬勃兴旺。

解决了技术问题后,资金匮乏成为村民面临的又一大问题。火炉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经过多方努力,与农业银行武隆支行签订了《共同推进火炉镇“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金融扶贫模式,为合作社成员带来了合计219万元的贷款,有效解决了村民的资金问题,带动了当地种植产业继续向纵深发展。

筏子村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和举措,得到了武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现任火炉镇党委书记谢宇翔称,筏子村通过专业合作社和贷款基金带动当地脱贫,重视技术创新且兼顾公平分配,调动了许多人的积极性,使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

做亮示范项目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Highlight a Model Project for Convergence

在火炉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筏子村脆桃产业迎来了更快速的发展,香甜可口的“仙女脆桃”被带到了周边更广阔的地区。除了筏子村,火炉镇的脆桃种植面积已达8000亩,占武隆区脆桃种植面积的61.5%。脆桃产业规模基本成型,并逐步成为武隆周边乡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接下来,开拓脆桃市场,又成了新的挑战。筏子村地处偏远,产业品牌并不响亮,销售渠道也并不顺畅。看着种出来的桃子卖不出去,肖德均十分着急。武隆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情况,利用打造农村电商品牌“寻味武隆”的契机,将脆桃销售、推销、包装、运输等环节全部打通。消息传来,种植户们倍感振奋。

销售渠道解决了,筏子村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等紧密结合,促进第一、三产业融合,带动第二产业发展。肖德均透露,筏子村今后还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使全村经济由单纯的种养殖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着眼前这片花海,谢宇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谢宇翔深信,桃花虽会凋谢,但美味可口的脆桃,以及依托脆桃而形成的全产业链,将是筏子村、火炉镇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猜你喜欢
筏子武隆火炉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寻味武隆”让当地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温暖的大火炉
一条筏子的浮生若梦
兰州羊皮筏子
梦回大唐古道 重庆有个火炉镇
黄河边的羊皮筏子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
聚焦羊皮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