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杯之上

2018-06-02 05:24彭子涵
小溪流(成长校园) 2017年9期
关键词:用处迪伦鲍勃

彭子涵

从小到大,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到底什么是成功?不少生前饱受诟病之流死后却登堂入室,不少生前风光无限之辈死后竟千夫所指,究竟什么才是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呢?是一座由纯金打造的炫目奖杯吗?是千万人的顶礼膜拜吗?是资产富可敌国、稱雄天下吗?是权力至高无上吗?我隐隐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名利之上,在奖杯之上。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令人瞠目结舌,他既不是名满天下的文学巨匠,也不是学富五车的大师名家,而仅仅是一位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此事引起无数人的激烈争论,而我认为这样的结果正反映出评委们的独到和灼见,评委给出的得奖理由是鲍勃·迪伦“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正如鲍勃·迪伦所说:“阅读只能为我们提供一份书单,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阅读本身。”歌词怎么不是一种文学形式呢?不少中国流行歌曲作词家创作的歌词富有中国风,传播中国文化,同样可以陶冶听众的情操。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食粮,起着教化世人的作用,岂能用奖杯衡量其轻重?奖杯之上有文学。

寒窗十年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奖杯只有一个,不可能人人皆得,但这并不能抹杀其他人的重要性。获奖有其必然的理由,也有许多偶然因素,假使莫言没能斩获诺贝尔文学奖,那么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便没有意义了吗?八年抗战,多少仁人志士怀揣理想和信念,抛下名利,忘却生死,他们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不是人人都可以勋章满襟,但他们的牺牲难道就不值得尊重吗?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背后,有差之毫厘、名落孙山的落寞眼神,也有经年之后重新建功立业的王者归来,他们的精神或许比奖杯、名利更伟大,更值得尊重!奖杯之上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文艺为人民大众”,只有为人民服务、人民所称赞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推崇的。文学不需要一个颁奖的理由,人的精神不应荒芜,何必在意过分物化的东西?正如莫言所言:“与科学相比,文学没有什么用处,但也许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它没有用处。”这句话直指人心,功名只是过眼云烟,作品只有获得人们的喜爱才是佳作,人心自有一杆秤。奖杯之上有人心。

奖杯之上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不能仅以奖杯论英雄。真正的奖杯是无形的,是对人积极的影响,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可,我们应该关注阅读本身,关注奖杯之上的东西。

猜你喜欢
用处迪伦鲍勃
用处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鲍勃·迪伦
火烈鸟鲍勃可忙了
写话用处多多
无用的用处
你好,我是鲍勃
鲍勃·迪伦歌词中的社会正义表现
欧美音乐 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