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我们优秀起来

2018-06-05 10:37山东省高密市豪迈高级中学
教育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导图教材思维

/ 山东省高密市豪迈高级中学

说句老实话,上学的时候,我学习成绩曾经很糟糕,因偏科严重,每次上数学课我都担心被老师提问到,而倒霉的事情偏偏就会发生。

每次考完试,我都不敢看自己的试卷,更不敢去问周围的同学,我总是担心,我会不会又是最后一名?这样的恐惧几乎伴随了我整个学生生涯,以至于经常怀疑人生。

后来,报考了师范,曾经立下毒誓,将来我当了老师,一定要替这些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着想,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拓宽他们的视野,打造无恐惧的课堂,让孩子喜欢我和我的课。而这样的初心,我至今未变,二十多年来,我遵从自己的内心召唤,像对待初恋的情人一般,悄悄地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赴一场心灵之约。

为了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我向学生问卷调查。“上课没有意思”“我真上够学了”……面对那么多厌学的孩子,面对那么多无助的眼神,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几番苦痛,几经周折,我暗下决心:改变我的课堂,让我的课堂充满活力。我不能只做一个贩卖古董的“二传手”,我要成为学习的“发动者”。我的课堂我做主!于是,我搭建学习共同体,让孩子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我还在课堂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改进,终于让学生爱上了我,爱上我的课,爱上了学习。如今,走进我的历史课堂,你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幕场景,或许会让你感动,让你心动……

玩转一张图,改变课堂思维方式

提到思维导图,我有种特别的情感,不仅仅因为现在使用得经常和普遍,更因为一段特殊的创意和情缘。那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公开课上,课堂接近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我设计了让学生到黑板画出自己本堂课收获的环节,真没想到,学生不但将知识点一一列出,还用彩色粉笔画出了各种图形,人物头像,画面形象生动,知识简要清晰,这种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当场就受到了师生的好评。自此,我一直坚持并不断创新完善。

或许是因为我的心里总装着学生,无论我讲得多么精彩,在每堂课的开始和结束,我总会有意地拿出五分钟给学生。我常常给孩子们一张白纸,而学生给予我的分明是一个个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我喜欢把孩子的作品挂满教室,更喜欢与他们聚在一起,欣赏某位同学的创意。

从今年开始,我索性把机房里的电脑都装上“思维导图”软件,每周上一节“师生共建思维导图”的课,那场面更是感人,动人。孩子们一到机房,就飞奔到电脑前,什么时候打开的电脑不知道,只听到“滴滴”的开机声,接下来就是四五十双灵巧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快的敲击,就像美妙的音乐在琴键上飘出。

十几分钟之后,一个个独具心思的“作品”就呈现在眼前。纵使有一百个我,也不可能想象出如此美妙多彩的构思。我想,这不仅仅是知识的梳理,更是思维品质的训练;不只是教材的重新整合,也是对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这不是一般的娱乐漫画,而是用心在撰写更加喜闻乐见的历史。

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疯狂爱着的电脑,不再是网络游戏机,而是改变学习方式、创新思维方式的工具;孩子们头痛的作业和课本,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成了彰显孩子个性、展示孩子才能的作品;他们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不再是互相攀比,互相竞争,而是资源的共享、思维的碰撞和对孩子灵性的认可与欣赏。而这样的改变,凝成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吸引着孩子们继续探索。

“老师,我喜欢这样的课堂,累并快乐着。”

“老师,下节思维导图课什么时候上?好期待!”

这是孩子们的心声,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方向!

撬开一张嘴,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现在的学生到了高中,一个个都变成了哑巴似的。上课举手,稀罕;想他们主动回答问题,更是“异想天开”。久而久之,孩子们失去了“动嘴”的欲望,大脑常常处于“关机”或者“屏蔽”的状态。老师讲得再好又能怎样,我这里还没开机呢?没有信号!无助吧,崩溃吧?好像应该是这样。

而我偏不信这个邪。我要撬开他们的嘴,让他们说。我开“百家讲坛”:一个观点,一段史料,一个情景。我命题、选题,你必须抽题、抓阄,即兴演讲。这是我撬开他们的嘴巴的第一招。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想“我该怎么说”,去思考“我该怎么做”,让大脑开机,运行,存盘。让他们先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光有说话的欲望还不够,还要让他们感受“语言的力量”,有说话的氛围、表现的舞台。于是“开讲了”。

让你吃惊的是,我们的“开讲”不是听一个人在讲,而是全班人都在讲,是“师徒”对讲。先是文科班的学生给理科班讲,讲教材的知识梳理,讲考点和典型例题;然后是理科班给文科班讲,讲在网络课堂上查到的教材以外的有趣故事,讲这节课或这个单元他还有什么新见。

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听得认真,学得仔细,一个个成了“小先生”,他们是那样的激动,那样的自信,那样的满足。下课铃响了,他们依然哑着嗓子给“搭档”讲完,这样的“敬业”精神,真让我感动啊。而我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次机会,一个舞台。

记得《教师的五重境界》中曾说:“当我们将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这个时候,我不再是一名学科教师,而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很惭愧,觉得自己离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还相差甚远,但我不甘心做一个“知识搬运工” “教书匠”,于是,每一天我都抓紧点滴时间读点教材以外的书,每一天都变着花样设计课堂,每一天我都搜集课内外的资源,每一天我都热情洋溢地站在讲台上。

因为我一直觉得,我教的不仅仅是历史这门学科,我听到一种使命在召唤,仿佛说:站在讲台上,你就是历史!是的,我就是历史,我也要改写属于我自己的历史,要让学生优秀,自己必须先优秀起来;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必须做出点味道来。

我若盛开,蝴蝶自来;为爱改变,精彩无限!

猜你喜欢
导图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