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文化生态,培育未来新人

2018-06-05 10:37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
教育家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传统家长学校

/ 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

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组织和空间里,由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弥散在学校内外,植根于师生内心深处,无声地发挥着它独特的育人功能。太行山路小学围绕“正气”这一核心内涵,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制度文化为本、课程文化为魂的生态文化体系,让文化统领学校的发展,正气树人,品质立校,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培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植优秀传统文化之根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代教育虽然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但只有先夯实自己的根基,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获得文化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对我们来说,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太行山路小学近年来秉持“太行养中华正气,书香育世界情怀”这一行动纲领,专注于发展传统文化融合国际化的教育特色。

传统风格环境育人无痕。富有传统民族特色的育人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滋养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太行山路小学建设文化环境时,运用红、黄、白等中国古建筑常用色调进行装饰,各功能室如孔子苑、书画长廊、道德讲堂等均以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风格统领。进入校园,你会听到孔子苑里《论语》声声,嗅到国学讲堂上的弥漫书香,欣赏到书画长廊里瓷器画、风筝画、农民画的古朴端丽优雅。这样的环境无声地浸润着孩子,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如同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传统文化课程塑造品格。在现行课程中纳入传统文化,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他们适应未来、服务未来打下道德基础。我校结合校园文化特色,构建起以“中华韵·世界情”为主题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中华韵”系列为传统文化课程,包含“礼仪教育”“国学经典”“书法”等必修课程及百家姓、汉字故事、语文百花园、象棋、茶艺,古琴等20多个选修课程。

只有将文化内涵付诸实践,文化才更有生命力。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将其与家庭、社会相结合来塑造学生人文品格。学校周边有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家长中有许多是大学老师,文化底蕴丰厚,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设“老爸老妈开讲啦”课程,成立家长讲师团,在国学大讲堂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借助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读书节等活动,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深入体会来培养民族文化根基。我们连续三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中秋、重阳”经典诵读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将经典篇目与朗诵、歌舞、表演等相结合,利用服装、道具,演绎千古经典,阐释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抒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校还将梅子涵、庞婕蕾等著名儿童作家请进校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文化的传承、写作的技巧,灵感的来源……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课程,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强、热情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夯实管理文化之本

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该立足于“人本”,实现“以文化人”。而学校里的人不外乎学生、教师、家长。把这三个层次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将学校建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绿色空间、和谐发展的民主舞台。

现代学校治理提倡“确权”“分权”“放权”“让权”机制,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太行山路小学建立了“六位一体”的内部管理机制,教师、学生、后勤服务、信息、艺体、国际教育六大发展中心分工协作,实行“层级包干式”的扁平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建立起“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四个有校外专业人员参与的管理机构,加上校内的“教代会”“少代会”,共同搭建起民主管理的“四梁八柱”,相互协同,共谋发展。如学校的整体文化硬件建设是在校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的协调下,由家长筹资200余万元建成的;保护学生过马路安全的家长义工队伍是由家长委员会自发成立的。“亲子运动大会”“最美太行教师”评选,从筹备到评选到颁奖都是由家长委员会自行参与实施的,学校的14个“读书角”“失物招领处”都是少代会委员们根据需求提出的……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让每个人都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这个“家”在全体家人的共同治理下,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培养未来新人最好的摇篮。

铸塑课程文化之魂

太行山路小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有根的中华学子,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课程落实到学生身上。

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学校梳理了现有的三级课程,分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衔接,剔除学科间交叉重复的内容与目标,归整为横向的科学与技术、人文与语言、体育与健康、艺术审美、国际课程五大类。每一大类又纵向分为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及精品课程四个层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动态式”管理模式,即每个学期结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喜欢的、参与度高的保留发展,学生不喜欢的,参与度低的整改或舍弃。在一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中高年级的“经典诵读”“阅读与写作”“诗词赏析”“诵读”几门课程界限不清,孩子们对这些课的老师满意度也排在了后面,导致选择的人越来越少。经过分析,我们将这几门课程内容进行归并整理,整合为“语文百花园”“朗读者”,同时,学生不喜欢的老师被淘汰掉,换上了喜爱的老师来任教,学生参加人数激增,学习兴趣浓厚,自身素养也随着课程的进步而不断提升。

以学生选择为中心,实施自助式发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喜欢并且乐在其中,才能够激发起最大的学习动力。“自助自主式发展”就是太行山路小学的课程实施新举措。每个学期初,学校为孩子们提供自助式菜单,孩子们网上自助选课,每个周五下午进行走班上课。这时候是校园最热闹与忙碌的,因为这是孩子们的“兴趣花园”时间,他们卸下沉甸甸的书包,轻松走进自己喜欢的课堂,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丰盈心灵、锻炼体魄、提升能力。

每个学期末,学校还会将课程评价与庆祝六一、元旦相结合,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来展示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如“个人书画展”“文艺汇报演出”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发展方向,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和要求,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课程及表现方式,综合素养也在自我认同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培养未来人才素养为核心,拓展课程空间。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课程必须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太行山路小学实行“基础+个性”的培养模式,以基础类文化课程打底,以国际同步课堂、研学旅行等拓展类、精品类课程培养个性。为把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精品课程“航天科技”落到实处,我们将课堂放到了科技博物馆,带领孩子们实地参观,触摸科技的神奇与魔力;然后将神舟十号航天员张晓光请到学校,同孩子们共话蓝天、神游太空;最后利用“航天科技节”拓展课程形式,“纸飞机比赛”“鸡蛋返航”“太空种子成长日记”等活动让高大上的航天科技落了地,落到了孩子眼中、手中、心中。

文化具有最深沉的力量,学校文化是学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最具有效力的一种元素。现在,生态的文化体系已经深植于全体太行人心中,它不仅为未来人才奠定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将来的腾飞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相信在它的引领下,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未来人才从“太行山”走向美好的未来世界!

猜你喜欢
传统家长学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心中的好家长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