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微

2018-06-05 10:18王雪梅
卷宗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图书馆

摘 要: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一种全新的互动交流工具——微信诞生了,其应用之广令人始料未及,并在多个领域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本文以图书馆领域为视角,结合微信服务的特点,明确了其在图书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就其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微信服务;图书馆;应用

基金项目:2017年度南阳市软科学项目“南阳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研究”(2017RKX04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种通信、互联网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并推动着图书馆不断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方向发展,诸如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等新模式纷纷涌现。随着读者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图书馆仍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难题,而微信服务的应用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拓展视角,其良好的互动交流、信息推送等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也为图书馆进一步优化服务创建了新渠道。

一、微信服务概述

微信,诞生于2011年,是由腾讯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截止2017年,微信用户已超8.89亿,覆盖了93%的智能手机。如此强势的普及率,离不开其强大的功能。微信可以与手机通讯录自动匹配,用户可与好友展开线上交流,还可利用朋友圈发布最新动态,推送多样化的信息。不仅如此,微信还进一步拓展了功能,支持公共服务,并提供支付、钱包、公众号服务等多元化功能。其所推出的公众号服务,更是抢占市场之利器,成为继微博后又一重要的平台,其支持如下功能:

1)提供消息推送功能。这是微信提供的基础性功能,主要是面向用户推送重要的通知、有趣的信息,信息支持文字、图片、短视频、语音等,且可以发送至指定的對象,实现消息推送、精准投放内容的目的。

2)支持自动回复。用户使用微信时,可以利用某些指定的字、词语,即可实现对公众号信息的主动索取,达到了与公众号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

3)提供一对一、一对多交流服务。对于微信而言,其公众平台不仅能够对用户所发送的即时消息加以回复,还可以结合用户疑问,给予一对一、一对多的语音、视频等交流服务。

4)具备用户管理功能。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其能够针对用户展开小组划分,并分组加以管理,支持用户创建多样化的组别,在信息推送过程中,可分组群发。

5)推出公众平台信息接口。该接口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新的信息处理途径,开发者可利用该接口同用户展开信息交互。只要公众号成功连接接口,一旦用户向公众平台发送消息,服务器会结合请求将所接入网址推送出去,由第三方服务器接收、响应、回复,实现信息回复的目的。

二、微信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近些年来,图书馆对于微信服务的应用需求十分迫切。据调查,微信用户中中青年用户超过75%,而该部分用户学历层次更高,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学习意识更强。加上微信用户群强大的覆盖性,其已涵盖了图书馆各阶层读者群体。因此,微信已被视为图书馆亟需占领的“战略高地”。微信多元化信息推送功能,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信息接收途径,这为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就技术层面而言,微信不仅面向的广大受众,提供了开放性、互动性的平台,还面向各类社会机构、团体,提供了信息推广及服务平台,例如,其可利用微信申请公众号,作为信息服务的主阵地,在该平台上撰写、编辑信息,并推送至目标群体,借助于用户管理,还可就所推送的用户展开组别管理。此外,微信提供的API接口,无需过于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即可以采用微信搭建起第三方服务平台,为社会机构、团体、组织等提供更为具体、详细、多元化的应用。

当前,图书馆中有关微信服务的应用远未成熟,但微信服务在其他行业中的成功应用很多,可加以参考。 正如《2016年新媒体蓝皮书》所提到的:微信公众号近7个月内的增长量超过二百万个,且平均每日就有八千个新号出现,每日信息交互量需按亿次计。微信服务在医院、银行、酒店等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应用效果也甚为理想,因此,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具备现实可行性,图书馆大可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实例,不断创新微信服务新路径,促进图书馆移动化、信息化的发展。

三、微信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

(一)提供资源检索、导航服务

对于传统图书馆服务系统而言,为实现信息化建设,关键是构建数据库,但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必须进入图书馆,才能利用其系统获取数据仓库内的文献资源。而微信服务的应用成功地突破了这一桎梏,图书馆服务不再局限于时空,图书馆可以借助于微信平台,向各读者推送最新馆藏信息。读者还可利用图书馆微信平台进行资源检索,获取所需文献的详尽信息。

借助于微信平台,搭建起图书馆同读者之间的联系,仅仅是微信服务的基础应用,全面开展导航服务,方为重点。结合读者最为关心的内容,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界面,显示馆藏书籍的分布、新书的推介信息、读者的借阅权限、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最新讲座信息、近期文化交流或学术活动信息等。这些可以由图书管理员提前将信息编辑好,利用微信的针对性信息推送服务,一键发送给读者,这样读者可即时获取最新信息。以绵阳市图书馆为例,其借助于微信公众号,进行近期讲座、书籍推介、培训、图书漂流、最新动态等信息的推送,有效增进了同读者的联系,同时,公众号设置有读者意见栏,图书管理员负责与读者互动、交流,加上“活动预告”、“图书推荐”等板块的设立,极大地迎合了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根据读者的反馈,满意度良好。

(二)推出读者个性化服务

鉴于当前图书馆所面向读者群体的广泛性及其层次的多元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还需借助于微信平台,推出读者个性化服务。一方面,结合读者不同的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区段、服务需求,设置不同的专题版块,各版块对应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这样有助于打造图书馆独特的服务风格。例如,可以借助于微信,建立起相应的在线查询系统,读者可以利用语音、文字消息、视频通话等多种途径,与图书馆管理员加以互动,如此便于提升其服务的针对性、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

不仅如此,随着读者资讯量的增大,图书馆还可利用微信平台,及时、高效的推送较为全面的书籍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读者点击、浏览情况,分析出其行为偏好,对其可能青睐的书籍加以推介,并为其设置专题化书籍版块。以上海市图书馆为例,其所构建的微信平台,不仅推送专题化图书版块,还会依据读者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特点特长、研究背景、专业情况,自动显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同行微信讨论小组,读者可根据需求决定是否加入讨论小组,这样一来,图书馆服务质量、效率都有显著提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

(三)开展文化传播服务

一方面,微信服务的应用,开启了读者移动端阅读新模式。读者利用一部智能手机、Ipad,即可在联网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图书馆可以借助于微信界面的“图书推介”和“借阅榜”等,使读者了解近期热门书目情况,并帮助其利用界面电子书选项,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书,再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定期阅读推荐服务,将所需书籍名称,或刊物名称输入、推送,即可获取馆藏书籍、刊物链接,这样,读者在业余时间,即可享受阅读乐趣,不但强化了同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开辟了移动式阅读新模式。

另一方面,微信所提供的用户分组管理功能,不仅方便為其推送近期文化交流信息、阅读榜、图书展览信息、新书推介等内容,还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与推广效果。以往,图书馆虽定期会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文化交流、学术讲座等,但参与者寥寥,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传播受阻,微信的应用克服了这一传统难题,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精准推送的信息,预测读者可能的参与人次,从而科学地选择场馆,组织、安排、布设各类文化活动。不仅如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可借助微信讨论平台,对所要互动的话题展开深层次交流,实现了各项活动的举办目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与碰撞。

(四)提供咨询反馈服务

利用微信平台的会话界面、菜单栏功能,图书馆可开展读者咨询、意见反馈等服务。以读者咨询为例,会话界面下方的菜单栏:自动回复、人工回复两大选项,分别对应的是读者的共性问题咨询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可先借助于微信自动回复选项,设置一些读者常问的共性类问题,一旦其输入问题中出现与预设词语相类似的关键词时,公众平台将自动弹出回答。而另一种人工回复,是馆内咨询员利用微信对话功能,直接回复用户所咨询问题。读者可以将问题发送至微信平台,后台人员会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

此外,图书馆依托微信平台,还可以对读者意见反馈情况进行跟踪、调研。该反馈服务,主要是利用问卷调查、建议反馈、投票等选项,结合读者所提出的优化意见、改进服务建议等,为读者制定一个全面的问卷调查,以便考察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应用效果,及时优化、改进之。不仅如此,读者的反馈信息还可用于知识讲座、文化交流、培训活动的来源,以便进一步提高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满意度,真正做到以读者需求出发,为其提供全面、周到、细致的服务。

四、结语

一言以概之,微信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属于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因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还需结合进一步加强研究,特别是移动通讯技术、智能技术、媒介软件开发技术等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以便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全面增强图书馆的社会效能,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碧文.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18,21 (01) : 113 - 119.

[2]杨俊玲.微信在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 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2018,10 (02) : 74 - 75.

[3]李荣.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基于20 所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实际体验[J]. 图书馆研究, 2015,13(01):192 - 194.

[4]张真,丁国峰.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一一以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 2014,11(03):64 -66.

[5]王雪梅.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4(23):124-125.

作者简介

王雪梅(1977-),女,本科,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图书馆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图书馆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