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两落地、一融合”打造创新生态

2018-06-07 08:58李岚峰
决策 2018年3期
关键词:名城南京市落地

李岚峰

宏观的政策背景、区域竞争的大势所趋及丰沛的科教资源,南京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抓得不实更不行”的发展阶段。

“两落地、一融合”是时下在宁高校院所科研团队中广为流传的一个“热词”。

2017年9月29日,南京市与在宁高校“两落地、一融合”对接座谈会召开,52所在宁高校,南京市11个区和江北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紧密围绕“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三项核心议题充分讨论,交流对接。旨在充分发挥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资源人才禀赋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合力打造更具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放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的图谱格局中来看,西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有上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在夹缝中的南京陷入到尴尬的窘境。怎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成为南京未来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121”战略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说,推进“两落地、一融合”是南京推动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選择。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实际上蕴含着南京市推动创新发展,打造创新名城的不竭动力。其背后,更是源自南京打造创新名城的迫切需要。

从全国宏观发展背景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最重要战略支撑。在此背景下,南京推进“两落地、一融合”,与创新构成完整闭环,使创新的“果实”能够落地生根,将科研创新与地方发展融合,是对党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积极呼应,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意义。

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看,创新已成为驱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是下一轮城市竞争的显性动力和关键指标。正如张敬华在“两落地、一融合”对接座谈会上强调的,“不只是北上广深,国内不少城市比如武汉、长沙、成都、苏州等都在创新上铆足了劲,百舸争流,你追我赶,如果我们南京不采取超常规措施,与先进城市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

再从南京市创新的基础条件来看,南京尽管拥有禀赋优异的高校科研资源,有着12所高校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名单,却面临着创新效率不高、创新产出不多、创新实力不强、有“高原”无“高峰”的发展烦恼。如何掘金高校创新富矿,推动“校地”充分融合和优秀科技成果项目、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将丰沛的高校科研资源转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是南京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宏观的政策背景、区域竞争的大势所趋及丰沛的科教资源,南京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抓得不实更不行”的发展阶段。

2017年,在南京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上,南京正式提出要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建设一个名城,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两个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励创新、最适合创新、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两落地、一融合”成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具体抓手,也是实现“121”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

多个维度和平台同步推进

“两落地、一融合”承载着南京市挖掘高校资源潜力,打造创新名城的重任,如何落地?怎样融合?这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张敬华给出了答案:“关键是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链,让创新创业在南京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容易成功。”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引导下,从人才、企业、载体等多个维度和平台同步推进,合力保障“两落地、一融合”落地生根、深度融合。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两落地、一融合”得以持续推进的不竭动力。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南京要在安居住房、子女就学、事业平台、收入待遇、服务质量、生活环境等各方面拿出诚意,留住在宁高校数量庞大的人才。引导鼓励他们毕业后在宁就业创业,形成人才虹吸效应,逐步形成服务南京创新发展的强大人才群。

雨花台区在推动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平台融合发展上,每年计划引进1-2名科技顶尖专家及团队,制定重点人才企业技术需求和重点创新平台研发方向两个目录。尝试在高层次创业人才遴选中,对特殊优秀的创企业者开展“一事一议”。栖霞区发挥“科技镇长团”的潜力与资源优势,将科技人才置于重要岗位上,激发科技镇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成一批优质校地融合项目落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不仅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实践土壤,更以市场化的组织化运作模式为项目落地提供路径指导。在“两落地、一融合”的推进中,企业居于关键一环。南京推动科研项目企业化落地,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股权为纽带,紧密联系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地方平台和社会资本,优化企业的创新环境。

落户高淳区的浙江大学苏工院南京健康产业研究院实行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创业导向和薪酬制度,全员企业化管理,相关人员可在研究员和企业间无缝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制度的优越性。溧水区通过多项举措营造扶持企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对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对接提供扶持,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平台载体是“两落地、一融合”的现实保障,3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是南京市有待充分挖掘的宝贵平台资源。南京一方面以高质量平台为载体开展研发活动,另一方面依托各类园区,统筹规划产业方向,集成整合各类孵化服务,提高运行效率,解决产业同质化现象。同时,积极构建国家重大创新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南京大学作为驻地在南京的“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要率先把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在各区产业园区,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创新成果在南京本土深深扎根。整合打造“一体、两翼、多点”的基地群,规划建设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等一批重点研发机构,与栖霞区共同推动仙林大学城向“双创”科技城转变,深化校地合作,全面服务“两落地、一融合”。

从口号到行动

2018年1月3日,南京发布市委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其核心内容是10条政策措施,主要强化战略科技引领、支持名校名所与名城融合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和新型研发机构落地等方面内容。

如果说“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创新名城”是高屋建瓴、自上而下的一个战略口号,那么“两落地、一融合”便是着眼细节、自下而上的一次切实行动。南京因地制宜,發挥特有的科技人才项目禀赋,在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协力推进中,强调落地与融合,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掷地有声。

为推动“两落地、一融合”和市委1号文件等创新政策落地落实,张敬华带队以旋风式的速度,先后造访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意在推动科技成果项目转换和新型研发机构的真正落地,实现校地发展互动的真正融合,将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

实际上,“两落地、一融合”的背后,也蕴含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层逻辑。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这要求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另一方面,“两落地、一融合”也意味着科研导向的一次革新,有了这个坚实有力的“风向标”和“定心丸”,更多最新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走向市场化产业发展的“最前线”。实验室与市场间的距离被拉近,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相连。在校地融合中,科研人员的研究视野被极大拓宽,推进成果转化的动力也更加强烈。

“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启动以来,南京全市上下凝聚合力,进展良好。2017年11月首批签约落户的31个新型研发机构,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已孵化引进了一批依托高端平台、聚焦前沿领域、面向市场需求、蕴含着爆发式成长的科创项目。2018年2月7日,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第二批项目(新型研发机构)签约仪式成功举行,34个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户。

这是“两落地、一融合”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新一轮再动员、再部署。这标志着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孵化链条构想的实现,更意味着政府、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和社会资本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可复制推广路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名城南京市落地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