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三重维度

2018-06-07 09:56眭国荣
人民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话语权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眭国荣

【摘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需要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三重维度探析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强化党政协同,建立领导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人才体系;抓好阵地建设,构建平台体系。

【关键词】高校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生命线”,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如今,高校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领域,从外部看,西方反华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形式隐秘、欺骗性强;从内部看,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内容、载体等均发生变化,尤其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大而不强、散而不聚、外强中干、持而不久等问题,都削弱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因此,须从体制机制方面入手,加强改革、协同创新,加强话语权建设。

强化组织建设,建立“四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系

学校层面,认真履行《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以党委书记为核心的“全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所有校领导的工作职责。建立全校意识形态工作例会制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等工作的联动,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考核管理。同时,建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意识形态工作全覆盖。

机关职能部门层面,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跨部门兼职制度,职能部门负责人可在与其工作关联度较大的党政部门之间兼职,打破部门壁垒,发挥协同效应。如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负责人可在学生事务部兼职,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人可在人事、工会、科研等部门兼职,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机关日常管理,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状况。同时,此举措也有利于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骨干。

学院层面,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事项,参与讨论和执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以中心组学习为契机,加强工作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融入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等工作中,加强正向引领。同时,协同教师工作部、科学研究部等部门,重点加强人文社科等院系的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如将意识形态工作研究部分从人文社科项目中单列,加大资助力度,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加强科研,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避免将道听途说的信息传授给学生。

党支部层面,对学生支部和教工支部采取适当举措,打牢根基。支部是党组织的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对学生支部而言,应由政治坚定、明辨是非的教职工党员或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书记,书记须具备独立开展支部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力。对教工支部而言,实行教工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支部书记既是意识形态和党建工作的责任人,又是学术带头人。由此,在党务与行政、科研、宣传、统战之间建立起以职务和职责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工作协同机制,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四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人才体系

对党政团系统领导干部而言,首先,认真学习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政策文件、领会精神意图,提升自身理论修养和认知水平;其次,加强调研,强化协同。与其他职责相近部门开展联合调研,撰写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报告,针对突出问题建言献策,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再次,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供给侧改革”,为基层单位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和指导;最后,强化监督,严格管理。加强基层部门意识形态工作督查和抽检,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及时扶正纠偏,选树典型,做到奖惩结合。

对思政教师(含辅导员)而言,需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新媒体中不同思想文化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立场,在社会思潮的比较与批判中提升文明理性的思辨力。二是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教师要善于言传,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传播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教师更要善于身教,自觉同历史虚无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三是潜心科研和勇于实践相统一。思政教师应努力加强对政治传播、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树立言论边界意识,为话语理念、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性工作筑牢理论基础。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社科类课程教师而言,这一主体的意识形态工作较为薄弱。因为社科类课程相关理论大多引自西方,使用原版教材,多数教师有留学经历,“从校门到校门”,社会阅历少,缺少对国情的准确把握。因此,必须要加强该主体的国情教育,如以学术研讨的形式,增强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引导他们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相结合。

抓好阵地建设,构建“四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平台体系

加强教材编写,奠定意识形态教育主旋律。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教材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思政课程教材理论性强,抽象晦涩,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部分社科类教材采用西方理论,存在全盘接受并宣传西方价值观的隐患。因此,一方面,要创新教材编写形式,基于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借鉴后现代叙事等理论,多采用虚实结合、案例说明等形式;另一方面,要组织精干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人文社科教材,严格教材审查。

夯实课堂教育,守好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首先,树立“生本主义”教学理念,将意识形态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解决好学生成長性问题,探索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使其发自内心地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其次,优化教育内容,将抽象理论具体化、故事化,使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接地气、进课堂、入大脑”。最后,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活力。借助新媒体技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采用辩论、情景剧、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加课程的艺术性和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用好网络平台,净化意识形态教育“微”空间。对高校而言,一是要提升高校网络阵地防御能力,严格新媒体注册与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红军”,定期推送正面信息,尤其是针对热点社会事件、敏感问题及时解读,答疑解惑,传递“中国好声音”;二是要强化新媒体监管,建立新媒体管理员责任追究制度、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预警系统,高校应与新媒体运营商建立协作机制;三是要加强立法,构建新媒体法制体系,填补立法空白。高校也应制定相关工作条例,确保新媒体监管有规可循。

借力讲座论坛,丰富意识形态教育形式。首先,严格人文讲座论坛的管理,实行备案制,事前将讲座的主题、内容、主讲人等信息上报党委宣传部,加强源头管控。党委宣传部要加强主讲人背景调查、过程录音、跟听等,加强过程管控。其次,大力开展意识形态学术论坛,为学者提供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平台,须知真理越辩越明。

(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专题研究项目“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和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2017ZDTXM0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美]卡扎米亚斯、马西亚拉斯著,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合译:《教育的传统与变革》,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

②伍廉松:《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教育评论》,2017年第5期。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责编/温祖俊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话语权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话语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