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区制管理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探讨

2018-06-07 08:12李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区制教育对策

【摘要】我校所处国家高新产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外来务工子弟占我校学生总数的17.8%。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长年流动,大多养成了不良习性,不遵守纪律,不懂礼貌,学习成绩差,缺乏信心。本文试图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不良习性入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以便找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学区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26-02

我校所处的国家高新产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17.8%,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在学区制管理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就近入学。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我校作为心圩中学学区长学校,将秉承公平教育原则,对入校的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同等教育。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现实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居无定所,流动性大,缺乏约束,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性,如不守纪律,经常迟到,上课不专心,爱开小差和睡觉,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差;不懂礼貌,不尊重老师,以自我为中心,习惯较差;放任自流,好动,桀骜不驯,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密切,在校外认干哥干姐,沾染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等等。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问题成因

(一)辗转多地,适应不良

如我校七年级3班学生罗某,经了解该同学户籍为湖南永州某农村,自出生3个月到7岁,父母外出广东惠州打工,由年过六旬的祖母代为抚养,属于农村留守儿童,期间无入学记录。后因经济寒潮影响,所在企业倒闭,其父母从广东回到湖南永州老家务农2年,期间该同学在本村小学就读直至9岁。后父母又前往浙江打工,该同学被短暂接到浙江某私立小学就读,后因生活不适应等原因转回湖南永州老家村小就讀,直至12岁。

2013年春节后,其父亲进入我区某乳业公司打工,母亲随后亦从浙江辞职到我区某饭店打工。2015年9月该同学转学至我区某双语学校就读,后又进入我校就读。

该生先后辗转多地就读,四处流动,刚适应了一所学校就又转学了。其曾经有不能适应浙江发达地区的生活而转回老家的情况,可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综合症”。

(二)无暇顾及,学习落后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其所从事的工作也较为底层,平日为生活奔波劳累,基本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有心无力。可见,无暇顾及是造成孩子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基础薄弱,习惯较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辗转多地,四处流动,加上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等原因,普遍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来我校就读前是农村留守儿童,有些随父母务工辗转多地就读,习惯混乱,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压力过大等现象。

(四)家教缺失,养教不够

以罗某为例,其父母为管教方便为其购买手机,除了有时与父母联系外,其手机大部分时间用于聊QQ、微信、玩游戏等。其父母在家时亦是如此,还蒙骗父母说是拿手机学习,因其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当时无法辨识,也未能及时纠正其行为。由于其父亲经常上大夜班,母亲在餐馆工作到凌晨2点,其间无人看管,便经常到网吧玩游戏至第二天凌晨。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对策

(一)从家校入手,增强管教力

入学没多久,罗某因迟到被值班教师及班主任严肃批评,后又因上课睡觉被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叫到办公室。经查实得知该同学在网吧玩游戏至凌晨1点才回家睡觉,导致早上迟到,上课打瞌睡。了解情况后,班主任与政教处一起到学生家里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通过家校联动加大对孩子的管教力度。家校双方要与孩子建立互信,加强情感交流,以说服疏导为主,让孩子感到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他。同时也希望孩子的父母尽量少上夜班,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经过对罗某同学思想的感化渗透,孩子慢慢起了变化。

(二)从细节抓起,改变坏习惯

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培养和训练出来的。针对罗某同学的这些坏习惯,要注重训练,必须从孩子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开始训练,给孩子提出不同的具体目标。强化孩子在做中改变习惯,让孩子从克服点滴困难开始,一步一步训练。比如,开始只要孩子在课堂中不打瞌睡不讲话就行了,逐步加大训练量,最后要求断绝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训练中每当学生按要求去做,就给予充分肯定,久而久之,坏习惯就会越来越少。经过努力,该同学逐步改掉了一些小毛病,上课不再打瞌睡了,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

(三)从学习入手,增强自信心

罗某同学入学第一次月考,几科总分不到200分,排在全班倒数,其父母看到成绩后非常气愤,但又深感无奈。其实该生对学习成绩还是挺在意的,也觉得不好意思,可就是不想做作业。要想增强学生信心,提振士气,必须提高其学习成绩。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协商决定从课堂入手,多关注学生,多提问学生,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及时批改,肯定点滴进步。建立学习互助组,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他辅导功课,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表扬。每次测验考试时在卷面上适当加点分,一段时间后,该同学成绩已从倒数上升了几位,信心大增,学习劲头也上来了。

在学区制管理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实现就近入学,资源共享。这些曾经的弱势群体比其他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和照顾。因此,教育好这些孩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简介:

李琴(1984.8-),女,壮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心圩中学生物教师,研究方向:生物学。

猜你喜欢
学区制教育对策
北京:超六成中小学纳入学区制管理
教育治理理念下的学区制管理模式构建
浅谈留守学生的教育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法国学区制的发展状况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