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要素为引领,提高学生素质

2018-06-07 08:12欧爱秋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核心要素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

欧爱秋

【摘要】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本文通过核心素养的解说与研究,试着分析基于核心素养而带来的课改新方向:课程目标方面更加注重生存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课程结构方面增加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核心要素 课改方向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59-02

一、转变思想,提高素质意识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要与时俱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语文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六大核心要素为宗旨。具体来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努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创新实践,从而学会学习,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注重方式,培养思维能力

特级教师程红兵曾经把当下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种:1.轻薄语文——无意义的问答,轻轻滑过文本。2.闹腾语文——无效益讨论,一味追求热闹。3.玩弄语文——不实际创新,远离语言运用。4.固化语文——固定的僵硬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这些,我们很有必要谈谈什么是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某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强调语文学科的精气神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学活动安排应更多地让学生感受文学和文字的魅力,陶冶情操。

三、讲求方法,科学合理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方法,并加以合理运用:

1.欣赏鼓励法

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就告诉我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课堂上我采用多种表扬方式:用赞许的口吻或用亲切的动作——抚摸孩子的头或拍拍孩子的肩膀,还可以是微微一笑。每节课上我都尽量多赞赏学生。通過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2.认真倾听法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讲”,教师‘听”。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青蛙写诗》一课时,我让学生找出谁来帮忙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当我开始提问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地回答出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四、合作探究,学会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课文课程要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改变单纯的机械的接受学习。语文教学中的探究不同于科学探究,其目的不在于得出统一的知识,使学生对于文本有一个唯一的理解,而是需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理解方法。如《狐狸分奶酪》一课,引导学生探究,熊哥哥和熊弟弟正在为怎么分奶酪发愁时跑来了一只狐狸,它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这样预设故事情节,开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中训练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乐于分享的品质。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

五、拓展创新,引导多“读书”

1.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悟。教师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读,如默读,朗读。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范读时要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让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让孩子爱读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绘本就是最好的最感兴趣的读本。例如小谢老师在教《妈妈睡了》一课,布置孩子和大人一起看《妈妈心,妈妈树》一书,以拓宽阅读面。这样教师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总量,发展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务必用心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彻底地转变教学理念,并且真正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得以健康地发展和进步,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核心要素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
责任教育下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
特色彰显 品在其中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