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2018-06-07 08:12卓伟良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小学有效性

卓伟良

【摘要】學校德育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各层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教学艺术。教师作为德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德育教学关系着学生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端正学生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品格,为学生的进步、技能的掌握、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辅助。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88-01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萌生的阶段,德育教学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从教师自身找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创造性地完成德育工作,让教学更具实效性和技巧性,让德育工作变得更为得心应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一、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德育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德育工作关系着学生的思想的塑造、行为的规范,以及人格品质的锻造,因此,关注德育工作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祖国的未来。但是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对于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而言,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德育教学的品质、学生培养的效果,只有通过业务学习,保持教学办法的科学有效,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德育发展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不重视业务能力的提升,淡化教学理论学习,让小学德育教学在根源上处于劣势地位。德育教学不同于知识教学,但是在方法上同样讲求科学有效,但部分教师很难做到,在德育教学中,良好的方法能够让德育教学工作步入正轨,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但是德育在教学中教师仍沿用以往的方式,让德育教学毫无生机[1]。与此同时,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德育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依靠的是德育的有效引导,而在引导过程中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有距离感,普遍缺乏互动性,在德育教学中难以达成共识。更为严重的是,学校德育内容在家庭教育中难以延续,德育教学工作出现断层的问题。

二、新时期强化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用尊重的态度面对学生

德育教育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师生互动对于提升班级德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更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团结互助的能力,为学习、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有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主体地位也延续到了德育教学之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单纯的想让学生服从教师的教学,保证教师在学校工作中不出差错,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并不适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更是毫无益处。所以,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要在创新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体验,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德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实现德育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约束力与管理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感受,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为了促进德育教学更好的发展,我们也要具备检测意识,借助活动等形式做好德育教学的检测与细化[2]。

(二)用情感和故事深化德育教学内涵

情感交流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辅助,也是教学水平得以发挥的手段。德育工作细致繁琐,小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情绪和心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爆发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可以采用主题班会、交流会的形式学生的情绪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解决。面对一些个别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谈心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细致的交流,帮学生排解内心的烦恼,提高德育教学的品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引入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举例来说,我们要教会学生“乐于助人”,就可以从故事出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和“乐于助人”有关的故事和人物事迹,主动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究之中,让学生通过找故事,讲故事的方式,提高对乐于助人这一德育目标的认识。可见,丰富的故事呈现形式也能够给德育教学带来品质上的提升。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深入推进,不同学科都开始与现代技术融合,我们也可以将德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其目的就是渗透德育思想,提高学生的认识与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情感,让德育教学变得更富趣味性和人文性。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担负着学生思想、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作为小学教师要在明确学生年龄特点的同时,提高德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在工作中优化教学办法,切实做到多听、多看、多思考,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运用更为巧妙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翠.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德育[J].教学与教育研究,2017(17):118-120.

[2]黄珍.小学德育教育渗透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7(46):196.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小学有效性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