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8-06-07 08:12陈平扬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言语形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平扬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在阅读中逐步获得语言运用与创新能力,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许多教师逐渐挣脱了传统以“课文理解为目的”的阅读理念的桎梏,开始考虑如何以阅读文本本身所包含的言语特征与形式来让小学生获得更加系统的阅读认识。在这一背景下,“言语形式”教学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流思想。本文将从挖掘文本的文体特征、构建文本的篇章结构、分析文本的特色语言三个角度来讨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言语”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言语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07-02

小学是语文的起点教育,在这一时期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学习各类文本的言语形式,可直接让小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宏观的阅读意识,这便于小学生在未来的阅读活动中直接调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本的言语特点,以不同文本的言语形式来探究这些文本的文学价值,从而使其逐步形成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正是因为“言语形式”对于整体优化小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所以这种教学理念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一线语文教师的欢迎。那么,具体来说,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言语教学”,教师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挖掘文本的文体特征

从文体特征来说,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本有童话、剧本、诗歌、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同一文体的内容虽各有千秋,但是却遵循着固定的文体规范,有着共性的文体特征。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言语形式”阅读教学中,应从大局着手,从文体特征出发,让小学生从整体上分析这些文体的文学特性,便于他们在自由阅读中辨别不同文本的文体构造。

就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便是一篇经典的说明文,而说明文最显著的文体特征便是语言平实、内容真实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多按照时间、空间等作为文本的写作顺序,在文章中常常会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手法。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便以“黄河的变化”作为说明对象,从变化过程、原因以及治理方法进行了翔实而具体的描写。在本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小学生回顾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总结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手法等概括性知识,然后鼓励小学生比照课文,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明显的说明文文体知识总结出来,使其宏观把握本文的文体特点。

二、构建文本的篇章结构

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篇章结构,这是写作者所构建的写作视角,只有做好篇章结构的分析教学,才能提升小学生分析、概括与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实际上,分析文本的篇章结构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组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他们却很少让小学生自主去分析,也很少从某种谋篇布局的结构优势与写作意图来进行整体分析,所以小学生便处于“学了记,但很快又忘”的负面循环。为了避免这一弊端,教师应让做好主体教学与对比教学,便于小学生做好把握。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全文分为六大部分,每个部分描写的都是小说主人公——“雨来”的抗日事迹。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了解本小说的篇章结构特点,笔者要求小学生为这六个部分写下一句“总结语”,鼓励他们按照这几句“总结语”来完成课文复述,从而使其了解小说所特有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这一最基本的结构特色。为了延伸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强化他们对小说这一文体常见篇章结构的认识,笔者鼓励小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短篇小说,进行“短篇小说复述写作”练习,以便锻炼他们的知识归纳与总结能力。

三、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

“言语形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言语知识来自行解读与架构文章,因此,让小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的言语特色,丰富他们的言语认知,也是“言语形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生的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都很强,引导他们分析文本的言语特色,使其了解不同文本的独特魅力,不仅可让他们了解这些优秀文本的创作亮点,还可为他们的写作学习积累素材,打好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渔夫的故事》一文是《一千零一夜》这本故事集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这篇文章使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来丰富本文的语言内容。在本节课上,笔者引导小学生分析了本文的语言特色。比如,文章以“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等肖像描写来描绘了魔鬼的外貌,对此,笔者直接向学生提问:肖像描写的作用,以便让小学生了解这几句肖像描写对于刻画凶狠、残忍的魔鬼形象的作用。另外,本文还描写了渔夫在面对魔鬼时的心理变化,从一开始的“呆呆的”,害怕等心理变成要以人类的智慧战争魔鬼的坚决心理,表达出了渔夫的勇敢与无畏,而这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总结出渔夫十分勇敢、机智等人物特征。

总而言之,“言语形式”教学就是要还原文本的语文味,让小学生从文本的本身特色出發,使其学会欣赏与品鉴文学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他们整体素质的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每一篇文本的“言语形式”,以形式分析本质,从而真正让小学生学会如何“读”、如何读好。

参考文献:

[1]官建国.“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J].课外语文,2017(04):69.

[2]于洁.“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16(11):53.

猜你喜欢
言语形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