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障碍的康复与护理

2018-06-07 08:12张素菡孟红旗陈慧卿范宇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

张素菡 孟红旗 陈慧卿 范宇

【摘要】言语障碍是对于口语,文字和手势的理解及应用的异常。言语障碍为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构音障碍和失语以及由发育迟缓引起的表达困难。言语障碍对于患者的危害不仅仅是生理上,更有心理上。为了让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言语障碍的康复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言语障碍,可施以针灸,推拿,基本训练,护理等方法改善相应症状。

【关键词】言语障碍 构音障碍 刺激 康复 护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33-02

言语是表达性语言在口腔的过程,当产生言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言语障碍。言语障碍对于患者的危害不仅仅是生理上更有心理上,为了让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言语障碍的康复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言语障碍的康复

(一)发音器官训练矫治

1.电刺激疗法

有人采用电刺激结合构音训练的方法将41名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卒中伴失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早期康复肢体训练。实验组除对照组常规训练还增加电刺激构音训练疗法,即利用吞咽电刺激仪以对患者的言语辅助肌给予电刺激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以及单词等的训练。该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2.物理性刺激

有人对128名脑瘫患儿分析得出,找出发音器官的功能障碍的所在部位后治疗师予以相应方法刺激该部位或者按摩穴位,如口唇运动矫治,舌运动障碍矫治,下颌运动障碍矫治,呼吸功能障碍矫治,软腭运动障碍矫治,发声系统功能障碍矫治,并按揉刺激患者的风府,百会,哑门等多个穴位。对发音器官的按摩和进行运动矫治的目的在于降低肌张力,提高肌肉灵活性[1]。对于重症的患儿应用压舌板和冰块的刺激来达到促进口腔的运动训练。 19个月之后直至3岁以前是儿童的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而5岁及以前则是儿童诊断治疗发音器官的功能障碍的最佳时段。由于我国的言语治疗的发展相对缓慢,很多家长没有相关意识,导致27.1%的就诊儿童年龄偏大,康复治疗的效果不理想。

(二)言语训练

①构音训练:让患者认识及辨别正确的发音,由治疗师模仿其发音或者利用留声机回放患者的错误发音,让其据此通过反复的训练后纠正其发音。若患者不能辨别则对其进行辨音训练。治疗师应根据其构音错误类型引导其正确发音。该训练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家庭构音训练尤为重要,要鼓励家长充分参与。②命名训练:治疗师指点示意实物或者图片并让患者说出其代表的名字,当患者不能答出时可有适当的提示。③阅读理解训练:利用卡片图画等让患者描述故事,题材应该选用耳熟能详的儿歌诗词等记忆深刻的即便失语后仍有记忆残留的。④书写训练:让患者单词与语义相结合,后进行抄写至默写。应达到患者能进行有意义的书写。⑤语言记忆训练:先让患者记住图片中的人物或者故事,随后向患者描述故事情节,患者只需回答是或者否。⑥利用仪器训练:司博宇等研发一款基于声控游戏的康复系统,上述的训练融入电子游戏来训练儿童的言语能力。

(三)针刺疗法

贾一波等利用中医学的理论对23例吞咽言语障碍患者进行针刺疗法配合言语训练对比言语训练以VFFS评分为标准进行测定,发现经过治疗,治疗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2]。有人采用“补肾健脑针法”对32例脑瘫患儿治疗,发现采用“补肾健脑法”后其语言发育以及发音器官积分有较明显提高,且其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据悉,该方法起功效是因为针法中头针刺激了大脑前动脉主干,额叶,颞叶语言区运动区在头顶的映射区。疾病初期,脑细胞坏死仍处可逆,刺激穴位可使血管扩张而恢复局部供血,因而加速言语康复。该治疗配合构音训练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采用舌针能较大强度的促进舌咽,迷走神经和面神经等末梢发射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冲动的刺激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四)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颉淑玲将60名脑瘫患儿均分成两组,治疗组进行磁刺激结合言语治疗对比对照组言语治疗。由实验结果得出,治疗组的总体的有效率较对照有统计学意义。该疗法安全性高,30例治疗组儿童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只偶有几个患者出现头晕等轻微症状。该研究表明低频经颅磁刺激能降低突触阈值提高突触兴奋性;促进突触重建再生;加强血流:抑制皮质兴奋性利于言语功能重建。

二、言语障碍的护理

护士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师的指导对患者实施具体操作。因此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该以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并且应该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家属避免过度喂食而引起呛咳等。相对医师,护士和患者相处时间更多,因此护士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治疗过程中身体状况变化如血压等,还应该给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物理环境。这些对于患者的心理改善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据报道大约70%的失语者处于心理抑郁的状态。有人对28例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发现心理疏导对于患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大部分的患者由于构音异常或者词不达意而变得沉默寡言,不利于对康复治疗的进程。因此患者入院第一天就应该接受心理治疗。言语治疗训练期间治疗师应该多用鼓励暗示法,让患者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取得家属的信任,日常对患者语言刺激,让患者主动沟通。

三、小结

各方法均能对言语障碍有所改善,但是同时综合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结合头针,推拿,益智药物口服等。但是言语康复是漫长的过程,其探索之路仍然有待研究和改进,结合过去的经验不斷创新、不断进步才能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娜,于博,姜瑾.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07):915-916.

[2]李海娟,吴跃伟. 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OL].河南医学研究,2017,(21):1.

[3]黄茂,王超,王海燕. 益康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言语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1):51-53. 作者简介:

张素菡(1997-),女,学生,广东韶关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康复系1班,研究方向:康复治疗学。

孟红旗(1959-),男,硕士,安徽亳州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神经病学及康复医学。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低频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