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与诗歌结合的历史与前景

2018-06-08 09:27陈哲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诗歌

陈哲

【摘 要】诗歌文化在我国历史中源远流长,是当代中国的文化瑰宝之一。中国的艺术歌曲与之结合在中国音乐史中曾屡见不鲜,并曾将中国的音乐文化推向一个个发展高峰。本论文从诗歌与中国艺术歌曲结合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与诗歌结合存在的不足,以及诗歌与中国艺术歌曲结合的前景三个角度切入,分析了诗歌和中国艺术歌曲结合的历史与发展前景,指出中国艺术歌曲与诗歌的结合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诗歌;音乐化;中国艺术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062-01

一、中国诗歌音乐化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艺术歌曲。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它首先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二是为了表达感情和娱乐。《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了四段民歌起源的传说,都是说明歌曲是由于表达感情需要而产生。音乐在产生的过程中曾模仿大自然音响与鸟类的鸣声。大自然不少鸟类的鸣叫是有固定音程的,如杜鹃、百灵等。《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的关于皇帝时伶伦作乐曾经“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正是从这一观念延伸过来的。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音乐化。随着奴隶制社会的衰落和封建社会的到来,周朝时期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将社会的等级制度制定更为森严,艺术歌曲第一次有了“文本”的分类,也就促成了诗经的形成,也正是诗歌在中国正式音乐化的开端。这一时期的《诗经》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于诗经之后,我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出现。这部书大部分是可唱的歌词。从此往后,无论是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还是东晋南北朝期间的清商乐,以至于后来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无不传承了诗歌音乐化的精髓。

(三)宋元时期的诗歌音乐化。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与综合性极强是宋元艺术歌曲的重要特征。曲子词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音乐部分称为“曲子”;歌词部分称为“词”,是诗词歌赋与艺术歌曲结合最直接的一种形式特征。北宋著名词人柳永长期生活在伶工乐伎之间,因此写出了大量的慢词为曲子词的发展带来了突破性的变化,开启了新的领域。据《避暑录话》载:“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时期的皇帝,多以精通音律、擅长曲子著称,所以君臣上下,作曲填词,蔚然成风。宫廷的音乐机构与教坊均以创作和演唱曲子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且将唱曲填词作为一种雅兴。曲子作为民间兴起的一种歌曲性质,将诗歌音乐化在中国古代推向了一个巅峰,且为后世的艺术歌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明清时期的诗歌音乐化。鸦片战争后,由于当代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动荡,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呼声直接推动了我国新式学堂音乐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归国的留学生引进西洋音乐文化,直接采用欧美或者日本的曲调,按照“选曲填词”或“按词选曲”的方式编写而成,所填之词,大多是由当代政治环境所渲染的近代诗人所作。前期基本為宣扬的“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后期题材内容开始较多地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因此这些融合中西文化、紧贴时代的音乐历史现象,将诗歌与艺术歌曲的结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当代艺术歌曲与诗歌的结合

(一)旧词谱新曲。邓丽君的《淡淡幽情》这张专辑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李煜的《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朱淑真的《生查子》,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等。还有近几年名声大噪的《甄嬛传》当中贯穿全剧的背景音乐,唱词正是李白的《长相思》。这些作品给旧词赋上新曲,不仅给中国古典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给流行歌曲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通过改编诗词。琼瑶为自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写的主题曲就很有代表性。例如《庭院深深》取自北宋欧阳修的《蝶恋花》,《却上心头》取自李清照《一剪梅》,《一帘幽梦》取自秦观的《八六子》等。

(三)通过继承古典诗词的意向。这类作品是当代新锐流行乐坛最具有建设性的结合方式。周杰伦在《十一月的肖邦》繁体字版的歌词本中,其《发如雪》的歌名下有一行引言,原句如下:“极冻之地,雪域有女,声媚,肤白,眸似月,其发如雪;有诗叹曰:千古冬蝶,万世凄绝”这段引言并非出自古史资料,是作者为营造《发如雪》的古典气质所刻意杜撰的句子。《发如雪》的歌名源于李白《将进酒》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阅后感叹其青丝华发一夜成雪,遂得“发如雪”一词。同理,方文山解释《烟花易冷》的灵感出源于《洛阳伽蓝记》,还有《红尘客栈》、《东风破》、《青花瓷》等名曲皆有史风诗词之意掺和。这种与诗词意向韵味的结合远远高明于直接选词填曲的方式,使得流行艺术歌曲瞬间少了许多流行歌曲的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多了有诗词加工的传统底蕴,最难能可贵的是继承了这种文化底蕴,并在其基础上有了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而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前景最需要的便是这种继承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5.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出版社,2009.6.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文化部教育司.

猜你喜欢
诗歌
马元诗歌10首
诗歌
诗歌是光
跟着诗歌畅游道里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