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的形态之美

2018-06-08 10:13欧阳明月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

欧阳明月

【摘 要】汉代是华夏文化的奠基时代,更是华夏审美精神形成的大一统时代。两汉时期对于美的高度崇尚,所呈现的是整体的民族审美精神。对于美的追求,在汉代乐舞中同样都有突出的反映,袖舞作为汉代主要的舞蹈艺术形式,经过发展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下独特的舞蹈形态,并呈现出独特的舞蹈形态之美。因而,本文以袖舞的形态之美作为研究重点,图史为证,通过对袖舞形态种类的归纳,分析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形态的“和谐典雅”之美、“圆曲温润”之美、“中和共容”之美。

【关键词】袖舞;淮海地区;汉画像;形态之美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143-02

袖舞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是汉代舞蹈艺术的成就,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汉代经济文化的繁荣、疆域的开拓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形成了乐舞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衣袖”在超越了实用性、礼仪性的作用后发生了质的变化,被大量运用于舞蹈服饰上,丰富舞蹈艺术的表达。古文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些袖舞的舞蹈形态直接体现在大量的汉画像上,为当下汉代袖舞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源。

一、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图像的概况

淮海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书中云:“海、岱及淮惟徐州”。现在主要是指以徐州为中心城市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域,东濒黄海,西连中原,南邻江淮,北接齐鲁。淮海地区作为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经济区,自古以来各区域之间就保持并延续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联系。因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淮海地区便成为汉文化第一辐射地区,遗存下来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汉画像作为宝贵的文化遗存资源所呈现的内容包罗万象,是汉代人生活理想和审美崇尚的直接写照。从整体区域来看,各地的袖舞汉画像既有共同的风格和样貌,同时又有些许差异性。在苏鲁豫皖四省广阔的地域中,汉画像石的分布以徐州地区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呈放射状分布,总体来说多数袖舞的舞人形象均刻画得较为修长,且身姿婀娜。

二、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的形态种类

袖舞上溯之因承襲楚风,下续汉代丰富发展,既含荆楚巫文化的基因,又具汉儒文化的气象。同时袖舞也是江淮流域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相互交织碰撞所产生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对淮海地区形态丰富的袖舞汉画像的统计与分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的舞袖方式。

(一)曲折缱绻的对称型舞袖

曲折缱绻的对称型袖舞,指舞人躯干姿态丰富,衣袖飘然,左右衣袖同时做相同的舞袖动作或技巧。舞人肢体上的动作一般较为婀娜,曲折有致,逶迤蜿蜒。从总体的舞蹈体态和造型上看,舞袖动作与整体动作配合巧妙,舞姿形态和谐对称。如图1,舞人身体成曲折之态,左右两侧手臂同时绕袖划圆,在身体两侧完成对称的舞袖动作,形成曲折缱绻的对称型舞袖之态。

(二)倾倚低昂的同向型舞袖

同向型舞袖在汉画像中极为常见,指舞人在做手袖动作时,两个手臂动作于同一方向。譬如,舞人右臂向右方做舞袖动作时,左手臂也向右做舞袖动作。当衣袖于同一方向作舞袖动作时,身体也会随之舞动,根据舞袖运动方向把握身体重心,形成配合性舞姿,或倾斜,或倚靠,或腾跃,或低跪。如图2,舞人头梳三髻,身姿纤细,右手长袖于右侧做下垂之态,左手臂长袖举过头顶也向右侧抛出,腰部同时向右侧弯曲,配合舞袖动作,形成侧倾同向舞袖的舞姿造型,温婉俏丽。

(三)顾眄多姿的平衡型舞袖

平衡型舞袖,指舞人其中一手臂向某一方向做动作时,而另一手臂所做的动作与其有所差异。例如,舞人左手斜上方举臂抛袖,这时舞人右手会在另一方向做动作,或斜下方,或旁平位等不同位置,整体呈现出的舞袖动作基本左右互补,或一上一下,或一前一后,平衡身体重心和舞姿构图,因动作不同,形成的舞姿风格也不尽相同,或是曼妙之感,或是健丽之感,或是轻盈之感。如图3,舞人左手小臂带动长袖上甩,右手小臂下垂,大臂几乎在同一位置,而小臂做一上一下动作行成互补,做平衡型舞袖动作。

图1 图2

图3

三、淮海地区汉画像中袖舞的形态之美

傅毅在《舞赋》中说道:“与志迁化、明诗表指。”大概意思指舞蹈艺术通过形象、动作的外衣,最终所表达的是内在的精神层面。即以有限的舞蹈动作形态,表现无限的情感精神。虽然舞蹈动作所呈现的形态是多重的而非单一的,但多重的形态并不妨碍对单纯内质的揭示。“因为多重形态中的任意形态,都是对那一内质不同方式的呈现。”①汉代的袖舞就是一种赋予人体和道具以意义,进而以多重的舞蹈形态表现“美”的艺术行为方式。

(一)“和谐典雅”之美

“对称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古希腊认为和谐与比例才能称得上有美感,而对称美更是这种和谐与比例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②最初,古人的对称意识,以及舞蹈形态中的对称性,应该是来自于宇宙事物之间自然表现的对称性启发。自然界中到处都充满着对称的特征,人体、动物、山川、花草等等,无不具有对称的特性。所以,对称性舞袖的发生,或许源自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模仿,是受到自然的影响。关于对称型的舞袖形态,是指以一条中轴线为分界,在左右两侧形成等型等量的对等姿态或构图,舞袖的舞姿最终形成左右相对称的对等结构。依据对称性的作用,将这一表现形式运用于舞袖动作上,成为构造舞蹈形态美感的重要手段。

就像许多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一样,均强调对称性,体现完整、统一、庄重、肃穆、和谐的审美格局。因而,对称性所激发的美感恰恰是一种“和谐”之美,这种“和谐”之美在舞蹈中最终将以不断雅化的形式呈现,以达到“和谐典雅”之美的舞蹈艺术效果。一定意义上来说,袖舞对称的“和谐典雅”之美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美学中提出乐舞有三境,分别指初境乐人,中境乐治,上境乐天地。所以说,“大乐与天地同和”,乐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宇宙天地之和。舞蹈中“和”的美,不仅是对了宇宙自然的本质的体现,更是一种审美境界、生命境界。“和谐”之美不仅是为了达到乐人乐治的目的,更是为了达到天地相和,也就是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二)“圆曲温润”之美

自古以来,“圆”就有温润、圆融、丰富饱满的美感特征,它能使舞蹈动作呈现出清晰的轨迹、自然流畅的特点。例如,舞人的手臂在做同向舞蹈动作时,另一只手臂多呈现的是最远距离的划圆路线,这时,舞蹈动作空间占度更加丰满,表现力也更加充实。“圆”是人体对空间最大限度的延伸和利用,求“圆”的审美思路运用在袖舞的表现上可以说是“物尽其用”。其实,从一定程度上讲,汉代袖舞就是追求“划圆”的艺术,通过舞袖动作形成不同形式的“划圆”路径,不管是衣袖还是身体,大多都是“圆曲”的体现。舞蹈者手臂变化中的平圆、立圆、交叉圆等,以及造型上强调各关节之间形成的曲线线条,突出婀娜圆曲的舞蹈形态,形成独特的具有东方神韵的民族审美追求。所以,圆流周转正是汉代袖舞的形态体现,以“圆曲”的动作形态来表现“圆曲温润”之美。

提到“圆”,又不得不提“曲”,“圆”与“曲”是分不开的,舞蹈艺术中暗含求“圆”成“曲”,“曲”中有“圆”的规律,袖舞所呈现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离不开“曲”,在汉代的袖舞表现上,“曲”与“圆”相辅相成,“体如游龙”“状似回波”等佳句被大量形容于汉代袖舞所呈现出的舞姿体态。所以,袖舞艺术形式在历史的磨砺下,积淀的是中国古代高度的思想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表征,“圆曲”的形态更是中国哲学符号的艺术性象征。

(三)“中和共容”之美

中国自殷周时期就讲究“中”与“和”的思想,“五行”说讲的便是“和”,以对立中和平衡为理想式追求。這在汉代袖舞的舞袖动作中也恰恰体现了这一思想特点。通过观察汉画像中的大量舞姿形态,不难发现,舞蹈动作依平衡之感,上下、前后、左右互补,形态变幻丰富,讲究相互包含、融合,使之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最终呈现的舞袖动作给人一种平衡协调却不失特点的“中和共容”的舞蹈美感。通过文化历史来看,这种美的追求在春秋时期李耳所著的《道德经》中就已经提到:“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由此,我们可大胆推测,汉代舞袖动作所呈现的舞姿形态,体现的“中和共容”之美不仅是时代的艺术追求,更是历史审美的延续。

平衡中和性的舞袖动作在淮海汉画像中非常常见,呈现的美感几乎也都是“中和”而不失大气、“共容”却不失个性的平衡之感。舞蹈强调动作的变化、高低、前后、大小、明暗等等之间的转换,同时形成强烈的左右对比,相辅相成,协调舞姿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这种反差的互补性舞姿具有特殊的审美效应。所以,袖舞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和形态,同时又是一种非常具有包容性的舞蹈艺术形式,它既可以以对称性的舞袖动作体现“和谐典雅”之美,又能以丰富的舞姿体现其“圆曲温润”之美,同时它还能够以不同的舞袖动作相互配合,以及融入多种舞蹈道具来表现其多样性的舞袖形态之美。

四、结语

汉画像上的舞蹈形态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舞姿造型,它们所积淀的是民族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透过身体语言符号,已然构成舞蹈形态美的隐形结构。这些隐形结构,有些已被发掘破译,有些亟待探索。袖舞既是当时人们审美活动的“对象”之一,和审美精神下的“作品”,同时又凝结了汉代时期的审美文化理想,彰显特定历史时代下特有的观念、意识以及创造激情,这是内在历史文化意蕴的凝结,显现在外在的感性表象的形态上,由袖舞这一艺术表象形态,表达出内在文化意蕴的美之所在。

注释:

①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8:50.

②吴宪珊.谈“对称美”[J].陕西:人文杂志,1989(06):44.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刘建.汉画像舞蹈图像的表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高众.古典舞的美学探索[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6(03).

[4]李淼.身体叙事中的流动美学——论汉画像中舞蹈图像的审美形态与文化表达[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7).

[5]周宏.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文化内涵[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