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歌唱教学五步法

2018-06-08 09:28陈长敏
戏剧之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聆听歌唱教学

陈长敏

【摘 要】歌唱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影响最直接、最富感染力,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歌唱教学五步法指的是学生从聆听入手,在聆听中掌握歌唱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声情并茂地歌唱,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与勇气,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音乐的核心素养不单是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鉴赏审美与创新能力。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与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歌唱教学;聆听;合唱教学;歌唱技能;音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165-0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歌唱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歌唱教学首先从聆听入手,利用音乐的弥漫性特点加深歌曲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技能,进而通过合唱教学,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在二十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摸索出五步教学法對学生进行歌唱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歌唱水平及音乐表现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会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任何歌曲在学习之前首先要学会聆听,而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爱模仿,不会静下心来聆听,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在聆听之前围绕歌曲的表现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聆听上,从而完成有效聆听过程。

学习四年级下册歌曲《友谊的回声》,创设情境,播放大屏幕观看动画片《回声》,教师提问:“小兔子淘淘在山谷中呐喊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们一下被吸引到课堂中,聚精会神带着问题观看大屏幕,激发学习兴趣。看后回答:“这种现象叫回声。”初步聆听歌曲《友谊的回声》,教师提问:“歌曲中哪一句出现回声现象?”学生们仔细聆听找出答案:“歌曲第三句。”教师又提问:“那什么是回声呢?”大屏幕PPT展示:“回声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教师再提问:“歌曲中哪里有回声?”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听后回答:“湖边、山谷中、大森林、大海边、沙滩上。”学习歌曲第一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在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美妙与神奇。

二、在歌唱中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歌曲第一部分内容,教师提问:“歌曲中原声与回声有什么不同?”学生早就发现这一问题,争先恐后回答:“原声声音很强很大,而回声很弱小。”学习力度记号F(强)与PP(弱)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回声的效果,通过反复记号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在空旷的地方都可以出现回声。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以音乐为主线,教师引导,从歌曲的意境、歌词的描绘到旋律的走向,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得以构建,从而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在情感,学会做到歌唱时,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当歌曲《友谊的回声》第一部分“回声”学会后,教师引导:“大家动脑想象一下,什么是友谊的回声?”教师在回声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友谊的”,板书变为“友谊的回声。”同学们带着问题聆听歌曲第二部分内容,听琴模唱歌曲第二部分内容,理解并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为什么说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呢?”教师再问。学生们有的挠头,有的在思考,不知怎么回答,这时,教师再播放动画片《回声》的后半部分,学生再次被吸引,高度集中,通过观看动画片《小兔子淘淘》,结合歌曲聆听学习,学生们理解了什么是友谊的回声,理解了歌曲中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最后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完整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让学生理解只有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美好的友谊,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大家互相理解,彼此信任与包容,友谊之花才会开在每个人的心中,人间充满友谊,充满爱。因此说,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鼓励学生懂得如何爱自己,爱他人,心中充满爱,才能演唱好这首歌曲。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情感表达,同时挖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

四、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与勇气

当全体同学都学会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时,教师单独请同学到讲台前表演唱,大家配合演唱回声部分。这时,有的同学积极踊跃举手,到讲台前演唱,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而有的同学想演唱却不敢举手,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并给予充分鼓励,培养学生勇敢、大胆、自信歌唱。教师以小组加分、男女生PK或实物奖励等形式,激发学生歌唱的积极性与敢于挑战的勇气,主动到讲台前演唱,并能很好地表达出《友谊的回声》歌曲内在情感。让学生在歌唱中找到自信与快乐。

五、培养学生合唱综合能力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合唱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掌握音高、音色、音准、力度变化、声部间的旋律配合等都有重要作用。

歌曲《友谊的回声》学会后,歌曲第二部分加入二声部旋律,进行二部合唱训练。

五年级歌曲《晚风》二声部合唱歌曲的学习,首先,给学生的聆听创设美的音乐情景与画面,聆听歌曲。教师介绍:“这是一首带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夜莺在歌唱……抒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体会夜晚宁静的风中传来夜莺婉转歌声的意境美与两个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教师再次提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有什么特点?”学生再次聆听,体会6/8拍在歌曲中的特点,好像晚风吹来的摇曳动感,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学生已经产生学习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教师立即指引学生进入学习歌曲状态,分声部进行识谱训练,教师弹琴,学生听琴视唱高声部旋律,教师及时纠正易唱错的音符、音高。低声部的识谱训练,音高音色的处理,高低声部的旋律演唱,声部间的聆听与配合,培养学生识谱能力与音高控制能力。

合唱的综合能力培养,还需要音乐教师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与坚持不懈的音乐鉴赏力。

歌曲旋律掌握后,加入歌词的演唱与训练,首先培养学生轻声朗读歌词,在朗读中,注意呼吸训练、咬字吐字训练、字头字尾的处理、气息控制训练等,教师弹低声部旋律,高声部进入本声部旋律的演唱,教师弹出高声部旋律,低声部进入本声部旋律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高控制与其他声部的聆听配合能力。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演唱时,各声部间的音色配合,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的处理,鼓励学生大胆自信演唱自己的声部,并能配合其他声部完整处理好歌曲的演唱。教师再进一步深挖教材,进行拓展训练,从歌词、歌曲的情绪情感、呼吸记号、力度记号的处理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识谱、演唱能力及音高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提高艺术鉴赏力与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及音乐核心素养。

歌唱教学五步法,通过培养学生从聆听入手,掌握歌唱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大胆自信歌唱。进而通过合唱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呼吸、咬字吐字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歌唱教学过程,最终从容、轻松、完美地演绎曲目,这是小学生歌唱教学训练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音乐核心素养聆听歌唱教学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聆听,让生命如花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歌唱中正确运用气息
喧嚣时代如何学会“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