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木里舞蹈钢珠的表演形式和传承

2018-06-08 09:27宝林王祎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表演形式传承发展艺术价值

宝林 王祎

【摘 要】钢珠舞是木里藏族民众创造的一种古老悠久且具文化魅力的舞蹈,钢珠舞对于木里藏族文化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本文对舞蹈钢珠的表演形式与传承问题展开研究,旨在对木里藏民族传统舞蹈钢珠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木里钢珠舞;艺术价值;表演形式;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118-01

一、舞蹈钢珠的起源

关于舞蹈钢珠的起源,并无确切的史书记载可供查询,相传与庆贺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有关。但是我们从它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来剖析,可以发现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舞蹈形式。舞蹈钢珠虽然和藏民族著名的锅庄舞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其舞蹈风情和表演形式却十分相似,都是由约为五千至五千八百年前彩陶盆上拖尾插羽之舞人形象上原始舞姿的发展和传承而来。

二、舞蹈钢珠的表演形式

钢珠舞整个舞蹈中的歌唱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大段,每一大段又分为三个小段。三个大段分别称为金段、银段和铜段。金、银、铜三段再进一步细分为一、二、三的小段。每个小段都表达一种祝福或者庆祝的含义。歌唱部分从金段开始,唱至最后的铜段才算是完整结束。在唱完每个大段之后也可以循环往复,直至尽兴。

三、舞蹈钢珠的艺术特色

(一)舞蹈钢珠的舞蹈形式多通过集体对唱和唱跳结合的方式表现。木里藏族的钢珠舞蹈体系主要是分为“吉祥”“祝福”“敬神”三个方面,这些舞蹈体系虽然现在已经以娱乐庆祝为多,溯本追源也是以一种表达敬仰神灵的途径。由木里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流传至今,富含其本民族特色和木里地方性特色,极好地表现出木里藏族人民对生产生活的美好向往,赋予着他们对神明的敬仰、尊崇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祝愿。

(二)舞蹈钢珠的主题始终源于生活,表达庆祝与祝福之意。舞蹈钢珠流传至今的各式各样连续编创的舞蹈都源于木里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其中头部往往采用低头的动作以示虔诚与祈祷之意,表达了对普天同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庆祝和祈祷,还有对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财源广进和平安幸福、儿孙满堂和福贵长寿的期待和愿景。

(三)舞蹈钢珠的场面热闹,参与度高。舞蹈钢珠作为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蹈,舞蹈以十几人起,多则上百人共舞,木里藏族人民男女分开对唱,一方唱罢另一方根据所唱内容跳舞,自唱自舞,轮唱跳舞,唱完每个大段之后还可以循环往复,直至尽兴。舞蹈钢珠动作虽较为内敛,但其舞蹈内容丰富,在木里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男婚女嫁的喜庆日子里,都要以舞蹈钢珠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洋溢着的满足与幸福。

四、对舞蹈钢珠“活态传承”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钢珠舞非遗档案与活态保护机制。建立非遗档案,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此外,定期对钢珠舞传承人进行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想素质,健全对舞蹈钢珠传承人的活态保护体系,以此加强传承人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纽带作用。

(二)促进舞蹈钢珠进入学校教学系统。近年以来,随着政府对于非遗文化的支持力度的加强,使得社会各阶层普遍认识到了非遗保护、创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舞蹈钢珠作为木里县重要的非遗项目,进入校园,融入课堂势在必行,可以在钢珠分布活跃地区合理地嵌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通过聘请或选派优秀的钢珠传承人到学校授课,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本民族文化,还可提炼创编钢珠舞的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既能够在学校参与该活动锻炼身体、丰富生活,又能在走向社会后促进钢珠的传播与发扬,从而形成承前启后的“活态传承”。

(三)依靠旅游市场,传承民族文化。目前木里县的旅游产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钢珠舞蹈作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和宝贵的文化资源,结合到旅游业中可以成为当地文化产业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肢体语言向游客展示木里藏区的民族特色与风土人情,对推动本地文化的宣传具有积极作用,在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文化资源无法比拟的价值。

五、总结

舞蹈钢珠即是一种舞蹈形式,又是一种体育手段。随着木里藏民族地区现代文明的发展,其健身价值等社会功能也得到不断的拓展,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将这一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从枯萎流失的现状里拯救出来,充分发揮它的能动作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带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进行。因此,研究钢珠舞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对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李茂,李忠俊.嘉绒藏族民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3]倪欣,叶巍.浅析增设体育舞蹈选项课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J].体育与科学,2006,27(3):96.

猜你喜欢
表演形式传承发展艺术价值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