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种心理效应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2018-06-08 09:27田川卉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乐理心理学效应

田川卉

【摘 要】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依据学生的心理反应,从而针对授课设置,针对教学方式有所调整,从而能更好达到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牵扯到乐理的书本知识传教,还有音乐演奏技巧的传教,因此音乐教育心理学相较普通教育心理学更要注重普通心理学与实践心理学的结合。由于当前国内对教育心理学在音乐教育的应用颇为匮乏,加上音乐教育的复杂性,导致显存的研究中不能全面地结合乐理书本教学与演奏技巧实践教学中所呈现出的心理学问题。因此本文将尝试从基本的心理效应的了解入手,尝试分析其对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效应;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206-01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普遍存在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鸟笼逻辑效应、破窗效应、霍桑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对音乐授课过程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從而发现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教学方式,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心理效应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应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鸟笼逻辑一般会体现在施教者身上。对于经验阅历尚浅的施教者,其惯性思维将会导致其在音乐课程传授方式上过于教条。经验不丰富的施教者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常常会采取经验主义,通过自己受教育的过程来进行教育活动,从而不能更好地结合实际教育情况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施教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要注重人性化的设置,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来相应的方式教育对身体素质有一定依赖的演奏技巧。对乐理的教育要注重理解,在考察乐理方面要突破以往对试卷成绩的注重,转向对学生乐理中自我对知识的发散联想。这样,才能激活艺术创造细胞,在基础的音乐知识以及演奏技术工具掌握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创造,最大化的释放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作为课程安排教育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教师要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发掘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普通的音乐教育较注重普遍问题,即共性的问题,然而,个别问题却由于具有独立性,未被及时发觉解决,从而随着问题积累,反而再解决起来变的不易。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累积起来的破窗效应的影响,就更需要发掘个别问题。共性问题也是由个别问题聚拢起来的,不仅能够在共性问题上迎刃而解,亦可以避免问题积累产生的恶性循环。

音乐教育的内在因素主要在于受教者心理上的因素。在音乐学习中,乐理的认识和学习可以通过努力来快速提高。但是,在技巧掌握上需要不断重复,并非每次重复都是成功的。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应当明白,要将自己的眼光开阔一点,要看到每一项技巧的掌握都是伴随着大量的训练。而从施教者的角度看,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必须要一视同仁。由于霍桑效应的影响,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保证对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关注度,能够做到对每个同学的个性有所了解,从而建立适合学生的音乐风格或思维信心。要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式去探寻个性的创作,而不是以经典或自我的无法理解而忽视其背后具有的个性价值。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中,较缺乏的就是对个性创作的引导和发扬。

教师运用霍桑效应,其本质是要系统构建“被关注”的教学环境,当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就有被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关注的感觉。在音乐教育中,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可以对课程环境的设置进行以下方式的尝试。

第一,拓展小课。在原有的一对一课程设置上,采用小课形式,这样在教师关注度范围内,学生可以体会到来自同学的关注,从而加强“被关注”的教学环境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模拟舞台、或者举办小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教学氛围,使得学生更积极的学习,从而营造较积极的教学氛围。

通过加强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霍桑效应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提升。

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罗森塔尔效应的重要性,在对学生的期望上要充满信心。不论教学对象的条件、基础如何,在心理上教师一定要树立信心,要相信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一定可以学会、学好。教师要发挥自己在音乐教育上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并以鼓励的方式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习和掌握技巧上必然存在好坏和快慢之分。对因各种因素阻碍了学习进度的学生,教师应当循序善诱、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另外,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效应,要实施有效的教学,必须淡化师生的界限,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结语

教育过程中,作为施教者的老师和作为受教者的学生,都会受到某些心理效应的影响,有些心理效应可以加以应用,从而对教育活动产生有益影响。有些心理效应则要避免和突破,排除其对教育的不良影响。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音乐教育心理学,并利用其中的有益效应应用于课堂中,从而达到较好的音乐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乐理心理学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懒马效应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