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逃的女性

2018-06-08 09:27王颖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女性

王颖

【摘 要】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可以吃的女人》借主人公玛丽安的工作和爱情,描述了女性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中被异化的命运。消费社会中,女性被规训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失去话语权及自我意识,成为被异化的消费品。这为现实中的女性起到了警醒作用。

【关键词】消费主义;女性;危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240-01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为读者展现了父权制社会下女性身体受到的规训,以“厌食症”为象征,表达玛丽安对女性身份的拒绝及对男权权力的反抗,但并没有为玛丽安安排一个自救成功的结局。本文将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探讨书中呈现的消费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危机。

一、消费主义带来的异化

消费主义可以理解成消费的异化发展。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人生最高目标,商品拜物教现象进一步深化。这种异化的消费成为人们对异化的受操纵的劳动的一种补偿。这种补偿让人们在进行无休止的消费过程中处于被消费所控制的状态。通过消费,人们看似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实质上这种消费往往受到特定意识形态的操纵和控制。

消费社会对人的吞噬不仅在于调动一切手段使其失去理性,成为商品拜物教的教徒,还在于它使人这个原本的消费行为主体由于失去自我而异化成了消费品,即“单向度的人”。在玛丽安眼中,她的同事们“只是具有某种形状的客观存在”,除去穿着、发型、化妆等方面的差别,“仿佛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这与玛丽安在超市中看到各类产品时的视觉反应是一样的,即大同小异的产品之间仅凭五花八门的包装进行区别。

二、异化世界中的女性危机

人的自我意识在海量产品消费中逐渐消弥,异化成了商品,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更逃脱不掉消费品的命运。在消费主义文化泛滥的世界,女性成为男性投射其欲望及幻想的消费品,逐渐丧失自我意识和主体人格,成为异化的人,被赋予了象征性消费的符号。

玛丽安所在的公司里,男性被称为“楼上的先生”,他们垄断了管理层,掌握着整个公司的话语权,并且占据着最优化的公司资源。玛丽安非常明白自己“不可能成为楼上的一员”,唯一的可能便是成为部门主管或者主管助手。女性的职业发展不仅受到男性管理者的严格约束,还会因结婚和怀孕被解雇。在这样的权力规训之下,女性自身都对怀孕抱有一种罪恶感,觉得是“对公司的不忠”。在管理者看来,女性职员就像是调研地图上写有地名的小纸旗,没有自主权,可以任意支配丢弃。

玛丽安将希望寄托在传统的婚姻上,试图借此建构自己的主体身份,赢得尊严。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爱情和婚姻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和属性,一切都成了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在彼得看来,男性对女性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虽然玛丽安把他看作“混沌状态中的救星,社会稳定的柱石”,但内心充满了恐惧。对于玛丽安来说,结婚会让她脱离严苛的职场,同时也会抹掉她的社会属性,使她彻底沦为以彼得为代表的男性的附属品。在与彼得的相处中,玛丽安需要处处迎合,她没有选择权,甚至连幻想逃避的权力都被剥夺。因此玛丽安才会觉得彼得是把她“当作舞台上的道具”。与彼得订婚后,玛丽安觉得彼得注视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多,她认为那只是一种“掂量”。玛丽安对女性象征性消费功能的抗拒,使她患上了所谓的“厌食症”,她拒绝被作为商品,拒绝父权制社会为她安排的女性内核和气质。

作者通过对广告的描写,表达消费社会对女性简单粗暴的物化及规训。公车上的广告将紧身褡与女性气质紧密联系起来,男性的欲望与审美观塑造了女性对自身的审美要求,通过紧身褡,男性的消费幻想得到满足,女性只有得到男性审美观的承认才能认为自己是“美”的。女性如同紧身褡一样是货架上的商品,被男性所凝视,等待着男性的挑选,无处可逃。

三、结语

消费社会不仅将人驯化成为商品拜物教教徒,吞噬掉人们的自我意识,使人们为需求欲望所驱使,而且将女性置于消费品行列,剥夺其自主意识,规训其身体及思想,从而使其成为具有符合父权制社会欲望需求及审美标准的物品。玛丽安因为拒绝这样的异化而患上了“厌食症”。当她将人形蛋糕献给彼得时,说明她终于敢面对一直以来的困惑与恐惧,揭露男权社会试图掩盖并加以美化的真相:“你一直在想方设法把我毁掉,不是吗。”

玛丽安的“厌食症”最终痊愈了,但消费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危机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阿特伍德作品的警醒意义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M].刘凯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傅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张昌明,钱艳美.《可以吃的女人》中的异化主题研究[J].名作欣赏,2016,(30):55-57.

[5]何畅,闫建华.试论《可以吃的女人》中的消费主义意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5):106-110.

[6]徐琴.消费、消费主义与生态危机[J].哲学动态,2017,(12):85-91.

[7]陈众议,高照成.消费主义与“世界文学”[J].吉首大学学报,2018,(1):118-123.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女性
Film review:WALL·E
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在当代历史记录者大会上的演讲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